APP下载

香港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2019-03-27舒平刘梦珂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康乐郊野公园

舒平,刘梦珂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01)

一、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气等新能源代替了柴薪,之后香港提出土壤和水源保护计划,同时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保护问题越发突出。1965年港英政府邀请美国专家戴尔博夫妇针对郊野公园系统进行了可行性调查,随后拟了《香港保存自然景物问题简要报告及建议》报告,这份报告被公认为是香港郊野公园后期规划蓝本。1971年成立“香港及新界康乐发展及自然护理属委员会”。1976年8月《郊野公园条例》正式生效并设定郊野公园委员会。1977年划定了首批包括大潭、城门、狮子山、金山及香港仔在内的受法律保护的郊野公园。1984年凤凰径和1986年港岛径的建成使郊野公园基础设施越发完善。到了90年代,龙虎山、西贡湾仔、大屿山等新的郊野公园陆续划定。

二、香港郊野公园的建设现状

截止到2017年,香港的郊野公园数量为24个以及22个特别地区(大部分位于郊野公园内),遍布全港各地且共占地443平方公里,其范围包括风景怡人的山岭、丛林、水塘和海滨地带(图1)。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负责管理郊野公园。2017年郊野公园游客约为1300万人次。

三、香港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一)香港郊野公园功能分析

通过对香港郊野公园的相关调查研究,并结合实例分别从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和科教的场所、提供康乐健体场所、科普知识与环境保护教育三个方面分析总结香港郊野公园的功能。

1.保护自然环境资源

香港自然环境保护的类型分为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特别区三类,而郊野公园是其最大规模的保护区,面积最小的龙虎山和最大的南大屿分别为47hm2和5640hm2,平均面积1800hm2,庞大的面积决定了其保护范围的广泛性。资料显示,香港郊野公园覆盖全港60%的林地,55%的灌木,40%的草地;香港目前已知的动植物品种包括509种鸟类、116种蜻蜓、240种蝴蝶、56种哺乳类动物、24种两栖类动物、维管植物超过2100种。

香港自然保护的成功离不开香港严格的法律制度,在其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障下,香港郊野公园才得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并形成独立的体系。1976年出台的《郊野公园条例》为郊野地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之后还相继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和《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规则》等相关法律作为补充。

2.提供康乐健体场所

香港郊野公园遍布全港,交通便利,为市民提供短途郊游。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规定需符合具有保育价值、具有景观及美观价值、康乐发展潜力三条原则才可划定为新郊野公园或扩建现有郊野公园,为郊野公园康乐健体服务功能的提供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每年约有一千多万游客前往香港郊野公园进行漫步、健身、远足、越野单车、野餐、露营等游憩活动。目前香港郊野公园共拥有四条长途远足游径且康乐设施完备,为游人的康身健体活动提供场所。

3.科普知识与环境保护教育

> 图1 香港郊野公园分布图(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网页)

> 图2 香港郊野公园主要人文资源分布图

香港郊野公园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政府重视户外引导与教育,园内配有完备的户外教育设施,使市民和游客能够通过寓教于游的方式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从而达到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宣传和教育目的。例如,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在自然教育径与树木研习径均设有解说系统,从而帮助游客更好地认识自然与生物;不同郊野公园游客中心会内设展览馆举办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公园推行适合不同人群的“郊野公园教育活动计划”来鼓励人们走进郊野并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品质,如“义工计划”“远足植树日”系列活动。香港郊野公园内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香港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图2)。公园内有古民居、古寺古庙、古旧村落、战争遗址和水塘水坝等文化物质资源,这不仅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对地域文化特征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二)香港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特点

1.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

香港郊野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人们提供独特的景观资源和游憩体验。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规定划定或扩建现有郊野公园时需根据面积、接近现有郊野公园、土地类别、土地用途相配四条划分准则划定。郊野公园的一定的面积规模决定了其覆盖的广泛性,香港三面环海,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且天气多变,不同的气象景观能够吸引游人前往郊野公园进行观赏。另外,由于海水侵蚀和火山等原因,香港拥有丰富多变的地质地貌,森林覆盖率高使生态多样性极其丰富,加之政府的立法保护和较低的人为干预度,郊野公园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且很大程度保留了原生性。园内拥有诸多反映香港历史、文化等独特地域特色的遗址,丰富的人文景观沉淀于其中,例如城门郊野公园有采矿工业遗址、张屋村遗址等。别具一格的景观特色使郊野公园更具观赏价值。

2.科学的功能布局

香港郊野公园功能分区明确且合理,注重自然保护与休闲游憩并重的功能布局。因地制宜的分区不仅有利于公园的管控,还对生态敏感区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例如,香港城门公园规划了5大功能片区,分别为集中活动区、分散活动区、自然保育区、荒野区和特别保护区。集中活动区是游客密度最高的区域,该区域位于入口附近且交通便利、易于到达,具备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分散活动区可开展郊游等活动,位于城门水塘周边,设计了较短的步行径及适当的基础设施,如休息站、避雨亭等;自然保护区景色优美且通常位于公园较深入位置,可开展远足等活动。荒野区位于交通可达性较差的区域且相对偏僻,该区域保存着原生、野趣的自然景观状态,可以露营。特别保护区设置于具有科研价值的自然景观地区,由于其具有较高生态价值,所以相对于其他分区该区域管理保护条例较多。

3.完善的路径体系

为了满足游人的不同需求,香港郊野公园合理组织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设有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游径(图3)。主要有长途远足径、郊游径、家乐径、树木研习径、自然教育径、地质步道、野外均衡定向径、健身径、缓跑径、特色路径及古道。长途远足径最能代表香港郊野公园的特色且共建有四条,一般将其分为长度约5km~16km的若干段,每段之间衔接处均设有车站, 交通便利。游径内每500m便设有一个标距柱,便于游客掌握远足进程,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通过标距柱编号获取帮助(图5)。家乐径设置于交通便捷、景色宜人的区域,一般长度为1km~3km不等且坡度平缓,难度较低,大多为循环线便于找回出入口,可供一家人漫步郊野,享受美的自然风光。树木沿习径和自然教育径为游人提供寓教于游的游憩体验,设置于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沿途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人文历史景观,并配有相应的简介标识。为了使游客掌握不同游径的咨询,便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线,公园会提供介绍不同路径的详细资料供游人使用。游径标识体系包括安全标识、越野定位系统以及对各种配套设施的详尽解说,安全性高且内容完善。

4.人性化的康乐设施

香港郊野公园主要以散步、健身、远足、越野单车、烧烤、露营等游憩活动为主,不仅基础设施完备,且设计富有人性化(图4)。郊野公园游客中心内常设有为游客提供自然和历史知识的不同主题的展览馆,是推行“郊野教育计划”的重要据点,工作人员通过视频、照片、互动游戏等丰富活动内容。在集中活动区设立烧烤点、儿童游乐设施、公厕、资料版、避雨亭、垃圾箱、停车场等。设计从人们的需求出发,自然环境保护与康乐游憩并重,推行“以自然为本”的生态旅游,例如,公园设置雀鸟在园内栖息的雀鸟巢箱,同时有助于游人对雀鸟进行观测。园内设有残障设置,例如,香港仔郊野公园设有伤健乐园和轮椅径、盲人径,使伤健人士也能亲身欣赏郊野美景,除此之外还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位于市区较近的地区开辟健身径或缓跑径;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在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将康乐设施减至最少,仅修建长短不等的步行径;根据游径路段的需求均设有露营点、桌椅、卫生间、避雨亭、标识牌、垃圾箱等。

> 图3 充满郊野之趣的登山径

> 图4 园内康乐设施

> 图5 游径中每500m出现一次的标距柱

> 图6 和自然环境浑然一体的卫生间

5.节能环保的自然材料

香港郊野公园的建筑与设施采用以本土自然材料为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建设,不仅节能环保,而且风格朴实,拥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公园采用最小人为干预的方式进行建设,人工构筑物少,只有必要的服务设施,例如,游径道路尽量保持其自然原真性,尤其在生态保育区除树木种植外只允许少量改善工程。游客中心层数通常为三层以内,大多采用石材、木材、混凝土等自然材料,内设游览观赏功能为主的自然教育中心,室内装饰风格实用、简洁,例如,西贡狮子会自然郊野教育中心内设五个不同主题的展览馆,种植大量树木和展示各种蔬菜、矿石及本土植物等以提供自然教育。公园内的基础设施如公厕、凉亭、垃圾箱等也采用可循环利用的自然材料(图6),有利于完整回收再利用。

6.完备的安防措施

香港郊野公园内设有供游人使用的报警应急求救系统,同时为了防止山区信号差和便于及时救助游客,还建设了移动通信设施站,游客中心可以提供租赁无线对讲设备的服务。为了使游人便于掌握其所在位置,郊游路线内设有指示牌和标距柱,同时采用造型简单且生态环保的双语标识系统。由于香港气候变化多端,游客服务中心还对特殊季节的特殊游客做特殊安全装备指引,以防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公园为游客提供野外生存远足活动指引,例如,提醒游人有必要在远足前先进行体能测试,告知游客公园高危地点和安全条款,引导游客选择适合的郊游路线。

四、结语

郊野公园的建设能起到优化人居环境、抑制城市无序蔓延、改善环境等作用,同时对满足居民游憩需求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大陆郊野公园建设起步较晚,目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香港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总结分析,以期为我国郊野公园的体系建设和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猜你喜欢

康乐郊野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康乐年华15周年 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
康乐桥
在公园里玩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基于岗位需求的邮轮康乐课程开发与设计
一见如故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