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龄环境下常态包装开合方式的拓展性设计研究
2019-03-27何彤
何彤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体机能都会有所老化和减退。在年轻时很容易做到的事,上了年纪就成为难事。在老龄化环境下,应从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角度,进行合宜的老年化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设身处地为老年人着想,为老龄人群提供舒适的日用品消费环境,安全的用药条件,独立使用食品的便捷方式,因此研究、开发和设计适合老龄人群,又能满足常规使用的包装设计,成为当前包装行业发展的课题之一。
在《基于老龄化社会环境下常态包装拓展性设计研究》项目调研中了解到,老年人对于市场上的日用品和食品都坚持“绿色健康、注重实际、识别性强、方便舒适”的消费理念。由于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老年人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消费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在购买方式、使用方法、商品认知(或品牌认知)等方面。老年消费者,心理稳定程度高,对一直使用的物品及包装有依赖感和较高的信任度,注重实际,较少幻想,对商品及包装普遍要求物美价廉。特别是对包装的方便性很是看重,方便是老年人生理变化促成其对消费观念产生变化的自然走向;包装的方便性需求是生理变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基于常态包装下的拓展性研究提上日程,一是满足老年人的认知习惯,二是满足老年人使用方便,三是满足老年人的实用心理。
一、应对老年人视觉障碍的常态包装开合拓展性设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会出现老花的现象,近处的物品看不清楚,对远距离物体的分辨能力也削弱。对焦不准的困扰,视觉上的老视问题使得阅读变得更加困难。阅读光线强弱对他们影响也特别大,60岁的老年人光线进入视网膜是年轻人的20%左右,75岁后又会降低20%左右。对于色彩的辨别上,老年人总体比年轻人低33%左右。对于红、黄色系的辨识度高于蓝、绿二色。根据老年人的视觉情况,张素筠对保丽净假牙清洁片进行拓展性设计,不改变原有外包装的尺寸和结构,不改变原包装的一次量单片独立包装。规避了老人的身体问题,以彰显老人的视觉辨知能力来进行设计。包装开口处用大面积红色进行引导性撕拉提示,第一层开口处使用撕米线设计,方便开启。拉开之后,是反折式插接,为后期未用完的产品有好的保存方式。独立单片装开口撕拉处同样是红与白的对比性提示图案,简洁、明了,识别性强。这种拓展性的设计,让老人使用产品更舒心。(图1)
老年人对品牌的忠诚度高,一旦找到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品牌产品,30%的人不会去寻求新的品牌。他们更喜欢在熟悉的并可依赖的产品中找到一定的舒适感。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希望获得一定程度的高品质产品,会把健康和家庭关系看作是健康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的老人有可支配的收入,他们希望将其用于改善自己生活的商品和服务上。因此,对于信息传达准确,能快速被他们接受的视觉形象和文字的包装会有所偏爱。如有些老人喜欢用的“巴马眼宝”,一种护眼保健贴,包装袋用稳重的深褐色从中间等分土红色底成三等分,品名字体大,用黑色行书字体勾白边,对比强烈,易于识别。每一小袋的边上有容易触摸的开口孔。打开非常方便,它是一次性用品,一次一袋用后就扔。
> 图1 张素筠的假牙清洁片拓展性设计
> 图2 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鲑鱼酱设计
> 图3 英国牛奶瓶盖
> 图4 台湾原味咖啡
在奶制品市场,伊利和蒙牛的高钙奶、低脂奶都是老人喜欢的品牌,往往是许多老人依赖的产品,小盒装设计也能满足老人一次性用量。但老人一般在春、秋和冬季时,多数人的习惯是喝热的奶,因此,老人常会用剪刀剪开奶盒开口,倒入碗中加热。作为砖型盒设计的问题就出在开口处,剪刀口标识不明显,由于纸盒在被剪过程中,处于手的压力之下,所以在剪盒边口时,牛奶容易被挤压出来。灭菌装砖型盒的机械决定了盒型结构。由此可以考虑工具介入。在每盒奶的塑料吸管下放置6厘米长,折叠后两边为0.5厘米宽的铝片,铝片前部分为尖端,使用时从插吸管的铝箔孔插入,奶就顺铝片流出,也是解决开口的方法。
二、应对老年人手肌退化的常态包装开合拓展性设计
随着年纪增大,老人会产生感知机能、行动机能、思维机能等生理功能的障碍和病变。在行动方面,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肌肉和骨骼发生变化,出现机能障碍,例如对手的控制能力减弱,老年人每天打开他们喜欢的包装就会构成一种挑战。
可以想象一个成年人挣扎着打开罐子、瓶子和盒子时,一个八十岁的老太(因为她的力气只有三十岁女人的一半),会是怎样的挫败感。老人的力气下降是一方面,注意力和视力下降更是增添了难度。就如午餐肉罐头常用的开启拉环,对成年人开启都不易,网上的三步开启法很有意思,一是用不锈钢筷子塞到缝隙里慢慢撬开;二是用尖的刀沿铁皮边划开,然后一点点撬起铁皮;三是用汤匙柄端沿着拉环断处封口缝插入,用力撬起封口。特别是梅林牌午餐肉,是许多老人喜欢的老品牌。如果没有成年人的帮助,很难享口福。虽然此品牌现在有一款,是从边上小铁片插入配在罐头上的小钥匙进行卷曲开启,也就如撕米线开口,比拉环容易多了,但由于老人视力减退的缘故,难于找到罐头侧面的小铁片,即使找到小铁皮,要插入钥匙的小口也是难题。
基于这样的问题,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鲑鱼酱设计(此项目决赛入围国际铝管设计奖)(图2),给了我们启发,进行午餐肉罐头拓展性设计。其实就是延长罐头旁边的小铁皮,直接固定在小钥匙上,就如鲑鱼酱后部设计一样,钥匙可以是红色或黄色,老年人易于识别,也易于把握。钥匙设计运用铰接方式,没有使用前是反折在罐头顶面,便于堆码运输;使用时,竖立起来,便于把握旋扭铁皮。
人们常用的“白砂糖”包装,主要是价位较低的塑料袋装。买回家后,多数人会借助剪刀开口,因为白砂糖的特性容易受潮,所以一般会在四边严密封口。即使是200克左右的白砂糖,一般也无法一次用完,要么需要另外的容器盛装,要么需要封口紧密的夹子来再次封口。产品的后续处理,常常为老人带来不便。现在市面上的“白砂糖”塑料立式包装袋,价位提高了些,但在开口处换成塑料旋盖,对于常人方便了许多,开合用起来,非常合适,特别是在倒出白砂糖时易于控制。然而,老年人在第一次扭旋盖时,还是有困难,对于手肌能力减退的老人力度达不到能开启的力量(主要原因是下面是塑料袋,不如塑料瓶和玻璃瓶容易旋扭)。就此,如果在旋盖设计中,第一次用塑料盖撕拉式,并且撕拉处用红色标注,完全可以优化白砂糖袋的开口。在不增加太多费用的情况下,达成更好的包装体验,让常人和老人都受益。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吃面做菜都要用酱油。现在市场上的酱油的瓶盖多数是塑料拉环式。对于成年人完全没问题,而老人还是不容易拉开。在英国访学中,天天喝牛奶。奶瓶外盖是常规塑料旋盖,内部是铝塑结合的密封层,使用时,轻轻拉起上面的半圆塑料带(很少的外力)就可倒出牛奶。这样的思路,完全可以运用在常态酱油的瓶口设计上。灭菌、保质、干净、方便。(图3)
三、应对老年人自尊心的常态包装开合拓展性设计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逐渐提升,老年人希望将退休金和养老补贴用于能够大大改善自己生活的商品和服务上。60+人群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健康老龄化,积极的生活方式,能保持一定的传统和家庭关系。老人们不想被贴上“老年人”的标签,毕竟,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作为一个设计师,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人群,需要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和价值观,而不是他们的年龄。
岁月不饶人,也是不争的事实。老年人这里痛那里痒也是常有的事,中国老人喜欢中药的也多,对于中药的药渣,处理时的确麻烦。台湾的一款原味咖啡的喝法很具有启发性(图4)。它不是速溶咖啡,冲泡时有咖啡渣,因此用有细密孔洞且比较绵实的纸袋来盛装,开口处有撕米线,轻轻就能撕掉,然后可直接将磨好的咖啡进行冲泡。纸袋两边有可延伸开的插在杯口的硬纸折屈。咖啡冲泡一定时间后,拿出纸袋,滴干咖啡汁,就可饮用到刚磨咖啡的味道。
冬季老人喜欢泡脚的一款“藏药王”沐足药,本来是大袋装100小袋。每次老人使用时,手上粘满药粉,泡后的小药袋要在脚盆中摸一会,才能提取出来,不小心,把纸袋弄破会有药渣漏出,还不能倒水槽,怕堵塞水道。在“台湾原味咖啡”启发下,进行拓展性设计,得到改善:一个大袋改装50小袋,每一小袋有硬纸卡口折屈,能有效扣住脚盆沿口。同时,硬纸卡口,能有效别住没用完的大袋口。硬卡纸底部挂棉线与小袋药包结合。取出硬卡纸时,就顺带拉出小药包,不会弄脏手。泡完脚后,取下脚盆边的卡纸,拉出药包扔掉就是。
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刺激来引发选择性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老年人由于年岁的增长,对事对人的态度比年轻时更易于急躁、无耐心,并且容易定性思维,对于开启食品和药盒时,就急于求成。特别是患病的老人,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老年人对陌生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并且慢,怀旧情绪强,情感脆弱,渴望被关怀,但又自尊自强。美国Cincinnati大学设计系的Alex Broerman和 Ashley Ma设计的药盒,把原有的药盒缩短了瓶身,变得“矮胖”,瓶口部分做了30度倾斜面,易于挑选药片。通过带铰链的盖子的翻转来达到打开药瓶的目的,防止瓶盖丢失和打不开瓶盖带来麻烦,按下盖子时,卡扣会有声音表明扣紧。瓶盖上有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粗纹理,为老年人带来视觉识别和触觉识别的有效性。瓶盖上还设计了一个声音按钮,按下按钮时会有声音阐述药品的使用。这款塑料药瓶的设计,从视觉、听觉及触觉这几个方面有效解决了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这款智能药瓶设计相对于其他智能药品包装价格还更为便宜。
结语
设计师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有心人,把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艺术设计,并根据人们的需求去设计,这样的作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基于此原理,对常态包装进行有效的拓展性设计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这不仅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也为更多人群提供了便利性和人性化的设计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