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筛查,没过别紧张

2019-03-27

妈妈宝宝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筛外耳道筛查

恒泰姥姥:“我孙子刚出生2周,身体挺好的,吃饭睡觉都正常,就是出生听力筛查没有通过,医生说让1个月时再去复查。筛查没通过是代表他听力有问题吗?我们该怎么办?”

出生后的听力筛查

筛查时间

初筛: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复筛: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筛查结果

通过:表示幼儿外耳道记录到正常的耳声发射反应,说明外周听觉器官功能正常。不过,听力在发育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急性传染病、耳毒性药物、中耳炎和噪音等,因此要继续关注听力和语言发展情况。

未通过:表示幼儿外耳道未记录到耳声发射反应,可能是听力有问题,也可能是测试时环境噪音过大(大于30分贝),或幼儿耳道内分泌物堵塞,以及存在中耳病变等,所以需要复查,同时患儿父母要留心观察患儿的听觉行为(对声音的反应)。

听力筛查没过怎么办?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机构采用耳声发射仪进行听力筛查,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的初筛未通过率可达10%~20%。由于耳声发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未通过耳声发射听力筛查并不一定说明孩子听力有问题,还有可能是因为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腔可能有羊水、胎脂、胎性残积物滞留,它们对传入的刺激声和传出的反应信号造成衰减,导致耳声发射能量减弱或消失,造成了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假象。这种情况在剖宫产新生儿,以及产后不满3天即进行初筛的新生儿中尤为多见。随着吃奶、哭闹等带动软骨运动,可以使一部分羊水和胎性残积物排除,从而在满月或产后42天复筛时顺利通过。

当孩子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时,家长不必过分担忧,应密切观察孩子平时对各种声音的反应,同时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噪声,慎用耳毒性药物,避免孩子感冒和头部受伤。最重要的是要按时到医院复查,绝大多数孩子最终会是听力正常的。即使检查存在听力障碍,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也将使孩子最终听力改善,与人有比较正常的语言交流。

居家自我排查听力障碍

如果家中曾有人患过听力疾病,那么家长多半会格外小心。不过,当宝宝不属于听力障碍高危人群时,家长就容易忽视这方面的检查,所以轻度或中度听觉障碍就更难察觉。因此,家长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听觉发展状况,按照下面方法测测宝宝的反应,以便及早发现听觉障碍。

0~2个月

·听到巨大声音(如拍手或关门声音)时会有反应,如眨眼睛或表现出受惊吓的表情。

·对环境中的声音会感到喜欢或厌恶,比如喜欢音乐、讨厌吸尘器的声音。

3个月

·会被突然出现的巨大声音吓一跳。·因为吵闹声太大而无法入睡。

·因为突发的声音而停止吃奶。

·会对妈妈微笑。

·眼睛会注视讲话者。

6个月

·可以转头至声源的方向。·当妈妈说话时,宝宝有时会停止哭泣。

·在游戏时会咕咕作声、低声轻笑或大笑。

·对听到的言语会以单音节字如“啊、哦”回应。

9个月

·会用简单发声引起他人的注意。·开始对某些字(如自己的名字、不可以、再见等)有反应。

·对友善或生气的声音会有不同的反应。

·会直接转头面对比较新鲜的声音。

12个月

·牙牙学语,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有时会把一些单音连起来发音。

猜你喜欢

初筛外耳道筛查
外伤性外耳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特征及处理策略研究△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
——外耳道成形技术进展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应该如何准确划定产前遗传筛查范围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昆明某医院2010-2014 年HIV 抗体初筛检测人群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