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贫血状况及病因分析
2019-03-27李宝玲朱宏丽王统民翟冰李素霞刘彦生
李宝玲,朱宏丽,王统民,翟冰,李素霞,刘彦生
(解放军总医院:1第二医学中心血液科,4第一医学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北京 100853;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血液科,3普通外科,北京 101300)
贫血是老年人群的一个共同问题,且随年龄增长,贫血率逐渐升高。贫血可影响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认知和身体功能(疲劳、抑郁、肌力下降),还可以是其他疾病(如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伴随疾病,甚至和死亡相关[1,2]。
然而,关于老年人贫血的问题,国内一直缺乏相关研究,并且临床医师大多对老年贫血问题缺乏重视。本课题通过收集解放军总医院≥60岁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老年人群贫血的发生情况,并对病因进行分析,为老年贫血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诊治的年龄≥60岁患者的病例资料,同一患者多次就诊只提取首次血常规信息。排除标准:(1)急性或慢性感染;(2)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疾病、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疾病;(3)饮酒> 30 g/d;(4)吸烟> 20支/d;(5)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共收集患者10 307例,就诊年龄(72.0±9.1)岁,其中男性6 514例(63.2%),女性3 793例(36.8%);普通人8 733例(84.7%),高干1 574例(15.3%);住院患者7 341例(71.2%),门诊患者2 966例(28.8%)。贫血患者总发生率23.4%(2 412/10 307),男性贫血发生率23.7%(1 545/6 514),女性贫血发生率22.9%(867/3 793)。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籍贯、身高、体质量、就诊时间、就诊科室、门诊诊断、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出院诊断等基本信息。记录患者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蛋白、铁、肌酐、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考察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就诊方式对贫血发生率的影响。依据患者临床诊断及各指标情况,分析贫血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
贫血依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3]进行诊断及分级,即Hb≤ 30 g/L为极重度;31g/L≤Hb≤60 g/L为重度;61g/L≤Hb≤90 g/L为中度;90 g/L 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在Hb为130~139 g/L时男性和女性比例最大,近50%男性患者的Hb在130~149 g/L,大于50%女性患者的Hb在120~139 g/L。男性贫血患者中,极重度、重度贫血者占0.26%(4/1 545),中度贫血者占11.52%(178/1 545),轻度贫血者占88.22%(1 363/1 545),Hb主要分布在90~99 g/L。女性贫血患者中,极重度、重度贫血者占0.46%(4/867),中度贫血者占15.46%(134/867),轻度贫血者占84.08%(729/867),Hb主要分布在90~99 g/L(图1)。 图1 不同性别患者Hb水平分布情况 年龄和就诊方式对贫血发生率有显著影响(P<0.001;表1)。 表1 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2 412例贫血患者的病因如下:(1)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占19.0%(458/2 412),其中缺铁性贫血占12.7%(306/2 412),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占6.3%(152/2 412);(2)慢性病性贫血占34.6%(835/2 412),其中慢性肾脏疾病[4]占13.6%(328/2 412),慢性炎症性疾病占21.0%(506/2 412);(3)不明原因性贫血占46.4%(1 119/2 412)。可见不明原因性贫血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慢性病性贫血,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比例最小。 随着年龄的升高,贫血发生率逐渐增加。美国第3次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Ⅲ,NHANES Ⅲ)研究发现,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标准,在>65岁人群中,男性和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0.6%和11.0%[5]。根据国内标准[3],老年男性贫血发生率为23.7%,女性为22.9%,高于国外报道,分析原因可能是: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三级甲等医院,其病源大多为一、二级医院的转诊患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疑难杂症的患者,相对来说病情都比较重,造成贫血发生率偏高。 关于老年男性和女性贫血患者Hb水平的分布,大多数研究认为老年贫血为温和性的。NHANES Ⅲ报道[5],仅仅1.6%男性和2.8%的女性Hb<110 g/L,<1.0%的老年人Hb<100 g/L;男性贫血患者中,Hb大多为120~129 g/L,女性贫血患者中,Hb大多为110~119 g/L。本研究结果显示,0.26%的男性和0.46%女性Hb<60 g/L,男性、女性贫血患者中,轻度贫血分别占88.22%和84.08%,Hb主要分布在90~99g/L。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平均Hb水平普遍低于欧美国家。 有研究搜集34项(n=85 409)研究数据,依据WHO标准来界定贫血,结果发现,总贫血率发生率为17%,其中社区居民为12%(3%~25%),疗养院老年人为47%(31%~50%),住院患者为40%(40%~72%)[6]。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住院患者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26.7%vs15.2%)。 由于老年人通常合并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即使进行骨髓穿刺,贫血的原因也很难确定。NHANES Ⅲ研究表明,大约2/3的贫血有2个或更多个病因[5]。一项对95例平均年龄为79.7(66~101)岁贫血患者的研究发现,贫血最突出的5个原因是:炎症(62.1%)、铁缺乏(30.5%)、叶酸缺乏(21.0%)、慢性肾功能衰竭(17.9%)和维生素B12缺乏(11.6%)[7]。在上述研究中,91.6%(87/95)患者的贫血至少有1个病因,46.3%(44/95)患者的贫血是多因素的。本研究结果显示,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占2 412例贫血患者的19.0%,其中缺铁性贫血占12.7%,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占6.3%。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往往是由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应该高度警惕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可能[8]。对于老年患者,维生素B12缺乏主要是由食物吸收障碍和恶性贫血造成的。老年人有时会存在营养不良,饮食摄入不足和吸收利用障碍常常可导致叶酸缺乏,此外,一些药物(如甲氨蝶呤、复方新诺明、柳氮磺吡啶、抗惊厥药物)和酒精也可引起叶酸缺乏。 NHANES Ⅲ研究表明[5],慢性炎症性贫血占贫血病因的24.0%,慢性肾脏疾病占8.2%。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炎症性贫血占贫血病因的21.0%,慢性肾脏疾病占13.6%,高于上述报道,且在慢性炎症性贫血中恶性肿瘤占相当大部分。恶性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目前主要认为有以下几种:肿瘤相关的出血、肿瘤患者手术导致的失血性贫血、免疫性或非免疫性溶血(红细胞破坏过多)、营养缺乏(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致红细胞成熟障碍、骨髓被肿瘤组织细胞浸润、化疗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人体正常的老化和炎症标志物增加有关。有研究发现,健康非贫血老年人的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介素-6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9, 10]。然而,这种程度的炎症是否足以产生炎症性贫血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慢性肾脏疾病是老年人贫血的常见原因,而且机制往往是多重的,例如血液稀释、器质性肾衰竭、低水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11]。 约有1/3的贫血找不到病因,统称为“不明原因性贫血”。本研究结果显示,2 412例贫血患者中,不明原因性贫血1 119例,占46.4%。另一项国内研究结果显示[12],不明原因性贫血占63.2%。提示我国不明原因性贫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国外报道[13]。可能原因是:(1)缺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一些重要和(或)难以辨认的条件(如药物中毒、饮酒、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能被归到不明原因性贫血;(2)受本研究条件的限制,一部分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也可能被误列为不明原因性贫血,虽然我们在选取研究对象时已经排除了血液系统疾病,但由于缺乏侵入性系统检查(骨髓穿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往往会被忽略。不明原因性贫血的可能机制包括缺铁相关的红细胞生成迟钝、高循环的促炎症细胞因子、低水平的雄激素、骨髓再生能力下降[14]。 在临床工作中,当老年人出现细微贫血症状时,我们应该持有高度怀疑的态度,进一步行全血细胞计数或血细胞比容测定,以便快速做出贫血的诊断。饮食也非常重要,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应该警惕维生素B12缺乏,过度饮酒应该警惕消化道溃疡、静脉曲张出血和叶酸缺乏性贫血。长期存在的贫血应该警惕家族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总之,明确老年贫血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知晓病因可以指导纠正贫血、改善身体机能、甚至认知,从而降低由贫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未能设置前瞻性研究:对于造血原料缺乏性贫血,我们缺乏试验性治疗;对于不明原因性贫血,我们未能进一步行骨髓检查。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男性和女性患者Hb水平分布情况
2.2 贫血发生率的影响因素
2.3 贫血病因分析
3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