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互联网的杭州助推方案

2019-03-27周狄波

信息化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业企业

文|方 翔 周狄波 张 颖 卢 逊

围绕着“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杭州在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行动计划中,提出了“培育世界级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的目标。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推动形成新的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和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的重要领域。

在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过程中,杭州应发挥传统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双重优势,促进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杭州需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应用、网络基础、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五大体系”,让工业互联网真正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体系完善、场景丰富、政策完备现状及优势

杭州是全国工业行业体系最完善的城市之一,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3184亿元,拥有35个行业,规上工业企业5533家,这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融合下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8年全市数字经济线上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突破1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5%以上,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特别是坐落于杭州的海康威视、中控科技、浙大网新、信雅达、士兰微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阿里巴巴、泰一指尚等互联网百强企业,富通集团、大华技术、新华三、富春江通信集团、南都电源等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这些企业有力地支撑了工业互联网的平台、网络、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成为杭州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有力产业和技术支撑。

2018年,杭州市出台《杭州市争创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面推进“三化融合”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工业互联网”专项行动,加快supET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大中小微企业深度应用。目前,已出台的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涉及技术创新、国际化、人才、标准、品牌、知识产权、财政、金融、规划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完备的政策体系,为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打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和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的重要领域。

在平台方面,杭州拥有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网易云工业智能平台、迈迪工业互联应用服务平台等开放服务平台。在网络方面,杭州是全国首批5个5G商用试点城市之一,正在开展IPv6规模实验和推广;新华三的工业互联网交换机技术国际领先;力太科技、集控科技、拓峰科技在工业数据采集与集成的服务方面独树一帜。在安全方面,杭州有国内第一个以工控安全技术研究及工控安全产品研发为核心的工程化平台——浙江大学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中控、阿里云、安恒、迪普为代表的安全企业,为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在物联网方面,海康、大华、宇视产品占全国安防市场份额70%以上;华立、聚光、大立、远方等智能仪器仪表企业都是国内细分行业中的龙头。

解决刚性需求与技术短板

通过网络问卷、走访、座谈等多种调查方式,杭州在全面了解本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的“刚性需求”(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的需求情况和主要困难)和“技术短板”(工业互联网体系各环节在相关企业的分布、发展情况)后,发现杭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存在着工业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政策措施还需完善、缺乏专门人才、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安全防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工业互联网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生态不够完善,对产业跨行业跨领域快速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引起的。这些虽然都是产业从无到有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问题,却也是加快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个体系中,加强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建议在杭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联盟,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实施标准、优化政策环境、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和分步组织实施,通过信息交流和重大项目协调推进等机制,协调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充分利用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系列优惠政策,优化现有工信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工业互联网示范推广与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工程服务商与信息技术企业协同创新以及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领域。加快载体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好、市场影响大的工业互联网特色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快新兴应用领域法规制度建设,开展人机交互、智能产品等新兴领域个人信息保护、数据交易、政府数据公开、安全责任等相关规则制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新观念宣传和普及,鼓励相关市场主体依托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和技术积极开展产品、业务、模式创新,针对传统工业门类确立一批细分行业的典型项目开展试点示范。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和社会组织服务功能,鼓励企业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研发和行业应用,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

其次,推动电信运营企业、重点IT企业、重点工业企业利用5G、IPv6、窄带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快部署“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优势力量,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行市场化运营,打造基于平台的生态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专题培训、行业对接、示范应用等多种途径,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完善和应用推广。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云端迁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用云化软件开展协同设计和协同供应链管理。充分发挥软件在工业领域的“赋值、赋能、赋智”的作用,加快提升软件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力争国家工业互联网公共标识解析服务节点落地杭州,利用标识推进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间精准对接,实现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围绕制造企业安全需求,研究构建覆盖全市范围的工业互联网安全支撑体系。

最后,加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内协同创新支持力度,帮助产业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创新。推进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与行业性服务商协同创新,面向物流、轴承、服装等本市现有基础条件较好的细分行业或领域,促进行业性服务商在supET平台上开发工业互联网APP,丰富平台内场景应用,服务更多行业内企业。推进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重点企业的协同创新项目,面向具有较大规模和一定研发实力的我市龙头企业,支持重点企业与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大协同创新合作深度,推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积极培育和应用其他行业级、企业级平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培育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形成2—3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安全企业;培育3—5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打造10—1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推广一批工业APP应用。为广大企业转型树立榜样,引导带动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2018年,杭州市出台多个文件,加快supET等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培育打造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面向特定行业、场景的工业APP。

猜你喜欢

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谁将成为工业互联网的“BAT”?
工业互联网,在路上
工业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