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标从CES2019看消费电子的未来

2019-03-26

新潮电子 2019年2期

2019年1月,是新一年开始的时候,我们已能闻到春天的气息,而最前沿的科技盛宴也同期开幕一一超过4500家参展商,超过290万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约18万名与会者,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创新。在今年,5G、8K、Al、智能驾驶无疑是头条,“智能”是其中的关键词,而新时代的篇章已经翻开。

数码影像已淡出,电视屏幕依旧热

在去年的CES展会上,就有媒体惊呼:“相机产品去哪儿呢?”今年这种现象依旧,除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冲击之外,无反相机渐成主流,性能升级趋缓,传统的影像巨头开始走下坡路,还有即将到来的CP+展会的分流一一更重要的,海量的其他科技产品蜂拥而出,相机产品注定会被淹没。因此,除了佳能、松下、索尼之外,其他品牌基本上都将展示的机会留给了CP+和Photokina,重量级产品的发布自然不见了踪影。

不过,数码影像的拍摄应用开始呈现两极分化一一专业产品追求大动态和超高分辨率,而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拍摄应用却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新潮电子》在上一期的年终总结的时候曾讲到,现在索尼新推出的A6400也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通过分析画面中的颜色、距离(景深)和图案(亮度)作为空间信息进行处理一一包括面部和眼部的人工智能信息,达到了更精准、更快速、更不容易丢失焦点的对焦体验。与相机产品领域的冷清相比,电视面板依旧是CES 2019的一个热点。与往年相比,在经历了4K、HDR、OLED、量子点等众多技术之后,今年CES上电视机行业的重点变成了8K,几乎所有的主流电视机厂商都展示了自家的8K分辨率电视机。虽然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8K视频内容,但就像当初的4K-样,短板的补齐并不需要太久,事实上内容提供商们早就摩拳擦掌,等着冲进这一市场。

在CES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LG、索尼、夏普、三星、TCL、海信、创维等家电厂商均毫无例外地展示了旗下的8K产品线,这些电视面板的尺寸大都达到了75英寸以上。比如LG带来了型号为8829的8K OLED电视,三星和索尼则在CES 2019上展示了自家的88英寸和98英寸的8K液晶电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电视在年内就能正式被消费者买到,而不像往年那样只是画饼!8K时代是真的到来了。

电视的形态也继续发生着改变,各类激光电视也变得越来越主流。我们在前面提到的LG、海信、创维等厂商都推出了超短焦的4K激光电视,它们是超大尺寸电视的替代者,如果你预算有限却又想要体验高画质大屏幕,那么激光电视就是最合适的选择的对象,因为购买它所花费的成本要远低于LCD,更别说OLED了。

智能助手较量无处不在

《新潮电子》曾在近两年专门做了一些有关语音助手的专题,大家都已经了解到语音助手的重要性。不过,在2018年之前,谷歌、亚马逊、苹果、微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腾讯等巨头还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方面进行完善,智能音箱、家用机器人是它们的主要载体。不过,进入2018年,语音助手已经遍地开花,迅速成为智能手机、新一代汽车、电视以及冰箱、洗衣机等智能家居、出行装备的主流接口,成为新一代家电的重要卖点。

在CES 2019各家电厂商的展会上,“智能”已经成为各品牌最乐于提及的关键词,你几乎已经找不到一台不配备Al功能的家电产品了。以LG为例,它将其Al相关技术称为ThinQ,包括智能手机、冰箱、洗衣机、电视在内的各类产品都打上了“ThinQ”的品牌标识,它通过手机用户生活形态数据( Lifestyle data),例如用户每天使用多少电量、多久打扫一次家里、看多久电视、又喜欢什么内容,通过Al来优化用户使用家电体验。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三星也将Bixby智能助手带到了更多领域,它推出了Family Hub4.O智能冰箱,也在洗衣机中内置了Bixby人工智能助手。海尔从2017年就开始在自己的冰箱、电视机、空调以及厨房家电等设备中尝试海尔U+“小优管家”,而美的有“小美”,小米有“小爱”,可以起到与ThinQ和Bixby同样的作用。

现在,你还在吐槽智能语音助手识别率不高吗?其实大家没必要那么在意,至少它们已经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应用场景和用户数量的增多,我们也将获得越来越好的体验,在不知不觉中离不开它们。

在家电都配置智能语音助手互联互通之后,谁才是家中的交互中心将没那么重要,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的重要性会逐步减弱。这样的未来会有多远?

全球首台独立量子计算机现世

谈到量子计算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量子霸权”,这种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在公共安全、公共交通、人工智能、量子化学计算等领域率先建立优势,占据技术制高点、标准制定权和舆论主导权,在产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CES2019上,IBM率先展示了全球首台独立量子计算机”IBM Q System One”,针对商业应用和科学研究,其成品为20量子比特,也就是一次可以运行2的20次方,距离量子计算真正爆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通用量子计算机开始走出研究实验室意义重大。

IBM称,该量子计算机目前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出租其计算能力,未来不排除出售该计算机。除了IBM以外,谷歌、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也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投入了巨大资源。

三星保健机器人可量血压和心率

不管是谷歌、亚马逊、苹果还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在人工智能应用之中,智能语音助手都是重中之重,它可以应用于汽车、家居、移动通讯等各个与人生活相关的场景中。对于三星这样的巨头来说,Bixby就是这样的中心,它集成了三星全球7个人工智能中心的Al研發资源的技术,将嵌入电视、冰箱、洗衣机、汽车驾驶舱等设备,形成自家的智能生活闭环。

基于Bixby智能语音助手,三星在CES 2019展会上宣布推出4项新的机器人计划。其中,Bot Care可量测健康状态、定位为医疗保健助手,用户把手指放在屏幕上就能测量血压和心率,还可以追踪睡眠周期,召唤紧急服务和以音乐治疗来舒缓压力;Bot Air用于监测空气质量和污染;Bot Retail针对服务业,可帮顾客订购东西、结账;还有GEMS助理系统,类似外骨骼机器人,服务行动不便的人,或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训练。

英特尔联手Facebook发布第九代处理器

为了在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占据制高点,业界领头羊们纷纷开发处理芯片,谷歌TPU已迭代至3.0版本,亚马逊20侣年12月宣布已开发出自己的Al芯片,英伟达GPU则在深度学习方面获益最大,华为麒麟980也已经达到业内先进水平。在这方面,老牌CPU巨头英特尔同样不甘寂寞,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和Facebook合作完成新款Al芯片一一Nervana神经网络推理处理器。

Facebook的Al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被广泛使用的Al软件包,还拥有大量用于培训和测试机器学习代码的数据,合作开发使得该芯片能跟更广泛的Al软件兼容,可以帮助Facebook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在图片中标注人物、翻译用户每天发送的内容和捕捉违禁内容等任务。英特尔宣布这款Al芯片能够更快地运行机器学习算法,这意味着运用Al技术达成相关任务将消耗更少的硬件和能耗,对于那些想要应用Al技术达成特定业务目标的公司来说,Al软硬件的融合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幻想变成显然,LG展示可卷曲电视

在本届CES展会上,柔性屏大放异彩,看似遥不可及科幻存在,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三星在内部媒体会上展示了可折叠的智能手机原型机,柔宇科技甚至发布首款量产可折叠屏幕手机FlexPai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设备。不过,更酷的则是LG Signature OLED TV R——“R”取自Rollable的首字母,翻译过来就是“可卷曲”的意思,即它能将柔性屏幕卷起来收进底座里,打开也仅需10秒的样子,就像是翻海報一样,颇具未来感,可升起降落5万次。这不是概念产品,而是实际量产版,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此次推出的LG Signature OLED TV R为65英寸的4K OLED电视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型卷轴式柔性电视。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当你不使用它的时候,一键按下,电视就会缓缓下降,可以留下大概,1/4的屏幕,上头会显示时间、天气等信息,也可以完全收纳,只留下一个底座,不占用额外空间。因弯曲角度较大,相比其他柔性屏技术,可卷曲屏幕技术的难度也最高。

深挖平板显示,海信放大招

海信在本次展会中拿出了两大杀手锏,分别是三色激光电视以及被誉为“LCD的曙光”的ULED XD技术。

海信带来的三色激光显示器被誉为是激光显示的终极方案,其所有颜色都由激光补充,无需色轮填充,几乎百分百达到了BT.2020的超高清蓝光标准,可轻松实现70英寸和100英寸的大屏幕,核心的激光光学引擎完全100%自主研发,代表了国内激光电视行业的顶尖水准。ULED XD技术将两层LCD屏幕进行贴合,一层显示灰色,一层显示彩色,从而使清晰程度达到了XD(Extremely Detail)级别。而且它的透光效果比LED好很多,因此动态范围较后者更大,色彩还原更加真实,且解决了边缘模糊、光晕、重影等问题,成功地将原本快要退休的LCD显示技术拖回下一代电视技术的战场,在与OLED和MicroLED同台竞争中丝毫不落下风!

5G才是绝对的重头残

CES 2019展的第一天,5G的影子便出现在了展会的各个地点。高通宣布2019年将有30余款5G设备上市,其中以智能机为主。英特尔也发布了面向5G无线接入和边缘计算的网络系统芯片,并宣布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5G基带…--CES展会内容其实涵盖了整个5G生态系统一一交通运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运动技术和数字健康等前沿科技汇集在一起的唯一展示。Verizon首席执行官Hans Vestberg在主题演讲中说:“5G将改变一切。”

与现有4G LTE技术相比,5G的定义特征包括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延迟。5G是完全支持自动驾驶汽车和智慧城市等新兴技术的关键要求,它还有可能彻底改变住宅宽带并缩小数字鸿沟。

我们对无线通信向5G过渡感到非常兴奋。从本质上讲,5G是对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升级,这将使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技术一一从自动驾驶汽车到远程医疗应用程序,都将从中大踏步前进。这种转变可以称为5G变革,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而是从经济角度。现在世界各国都将5G视为可能翻转剧本并在未来十年内发挥经济主导地位的机会。

5G对智能家居的承诺

结合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l)的扩展,5G提供了远超现有的宽带,随着从物联网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需求增加,从冰箱到狗项圈,人们将期望5G的传输速度和增加的带宽瞬间满足。5G将成为娱乐界的改变者。它有望为游戏和沉浸式电视提供4K和8K超高清,3D和全息视频,以及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应用。

使用5G,您可以在舒适的家中,却像完全沉浸在活动场所一样,享受为连接的体育场提供新的数字服务和内容。例如,从运动员的角度来看,可以360度全方位播放现场体育报道。

在日本,NTT DOCOMO举办了“新的感官音乐现场活动”,采用了一系列图像技术,如头戴式显示器和3D全息图像投影技术,为远程观众提供现场表演的感觉。“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更逼真的体育和音乐体验的客户来说,8K视频传输非常理想,”DOCOMO表示。“结合AR和VR等技术,它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享受这些东西的方式。”2020年,富士康计划生产支持超高清8K的5G连接显示器。好莱坞开始制作8K电影,日本公共电视公司NHK计划以8K播出2020东京奥运会。与此同时,GoPro等制造商正在推出个人8K摄像机。预计5G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产生新的投资。到2035年,5G将实现12.3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并在全球范围内支持2200万个就业岗位。

5G将如何彻底改变科技?

据Gartner称,到2020年将有超过210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每天增加550万台设备。在几秒钟内下载的大量数据将使科技品牌能够设计和驱动数千个连接设备。依靠更可靠的连接,5G将使全球工作人员能够更有效地协作以构建突破性创意。医疗保健和零售等行业也可以依靠这些创新来创建更智能和更灵敏的机器人、应用程序及各种电子产品。

你可以想象—下5G应用的场景。大量应用人工智能的城市仿佛具备了“自我意识”,可以智能调节交通流量,协调紧急救援工作和管理家庭能源消耗;通过尖端的医疗设备,帮助医生扫描是否存在受伤或疾病,并在几分钟内成功治疗病情;工厂由机器人助手组成,与人类无缝协作,通过平流层发送生产力水平;零售中的交付和客户服务请求由计算机控制的应用程序处理,就像你正在与另一个人交互一样……

5G网络有可能成倍增加市场领导者被迫创新的规模。创新带来的进步将使品牌能够使用连接设备,从地球上几乎任何地方破坏整个行业。公司还能够轻松访问数百万个连接的传感器,设备和数据点,为企业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所需的工具和见解。5G技术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和商业边界无缝运行,使公司能够消化更多数据,预测市场变化并更大规模地应对挑战。

自动驾驶因5G可能提前到来

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智能驾驶风光无限,是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不断爆出很快就能实现无人驾驶的各种愿景,包括各种大牌公司,比如通用希望在2019年能投放量产的无人驾驶汽车,用于公共网约车夫妇;Waymo在2018年早些时候也与克莱斯勒达成合作,确定了数千辆面包车来组成无人驾驶车队;国内的百度也希望在2018年实现量产……但在一片喧嚣之后,很多人终于理智地认识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或许要到20年、30年后才能实现,不仅因为成本限制,技术上也并未做好准备,实际的道路情况极为复杂,要想短时间内实现各种道路下的无人驾驶并不现实。

不过,5G的出现可能会让这一切提早实现。现在已經有了车联网产业的通信标准-C-V2X(即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以蜂窝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车路协同技术),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将“驾驶员”挪到了云端,让整个交通系统在线,把感知能力扩展到每一辆车、每一条路、每一个交通信号,做到真正的人一车一路协同,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减少事故的发生,缓解交通拥堵等。5G的到来带来了最佳契机。在本届CES上,福特宣布计划在2022年推出C-V2X技术。该系统将与即将推出的5G架构兼容,但也适用于现有的4G LTE和其他蜂窝网络。福特的架构利用了高通公司的通信技术,即使超出了蜂窝塔的范围,也可以让连接的设备直接相互通信。与直接短程通信(DSRC)等其他通信协议相比,C-V2X的主要优点是行人、骑自行车者等更有可能携带手机而不是支持DSRC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们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任正非

5G被夸大了作用,社会对5G没这么迫切需要

5G无疑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但面对资本市场、媒体和民众的追捧,华为却极为冷静,创始人任正非表示: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人们现在的需要就是宽带,5G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这些内涵的发生还需要更多需求的到来,还需要漫长的时期。

这是你想要的车生活?

现在的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最多的主要是2级,3级还很少,但几乎所有人都对未来的无人汽车寄予厚望,因此看本届CES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基于L4和L5级自动驾驶的汽车座舱(包括概念性的),非常梦幻和前瞻性,它们具备更加智能化的内饰整合,以及更灵活的空间布局。甚至有品牌开始为车载生活的未来进行思考和设计,应对人们的娱乐、健康以及所有与家、生活相关的需求。或许,这就是我们将要面对的未来。

1.车上也有巨大显示屏

继去年CES展会上首发M-BYTE概念版之后,拜腾在今年CES上推出了这款量产车型。内饰设计中保持的48英寸的全尺寸共享体验屏是一个巨大的亮点,能够显示足够多的信息,业内对于此有很高的期待,也希望最终量产化的产品能带来不错的用户体验。相比之下,特斯拉、比亚迪和沃尔沃的大尺寸屏幕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M-BYTE还在方向盘上有一个小尺寸的7英寸屏幕,两个前排座椅之间有一个8.0英寸的触摸板屏幕,驾驶员可以直接在它们上面触摸操控,与共享屏联动。不过,方向盘上的这块触摸屏设计非常独到,覆盖在传统汽车驾驶座正面安全气囊的位置,最终如何满足法规要求,是否会对未来的汽车内饰设计产生影响?

用户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多的屏幕?但不得不说拜腾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在车上玩VR游残?

作为汽车界最先进的公司之一,奥迪已经开始认真思考用户不开车时会做些什么。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奥迪旗下的创业公司Holoride通过VR头显,将虚拟现实和汽车数据相整合,让用户把乘坐A3 E-Tron变成了真实世界版的星级旅行一一头显与汽车相联,在漫威帮助创建的定制游戏中,用户就像乘坐宇宙飞船在在星空中穿行,当汽车加速、刹车或者转弯时,也能有相同的星空旅行体验。

官方称,这项技术可以应用于影视中,不会引起晕车,在未来还可以将更多的真实驾驶融入游戏中,例如将汽车前方的交通信号灯变成障碍物或者老板出现在虚拟场景中。

3.将城市3D影像投影在车窗上

与配置大尺寸屏幕或者头显应用的技术相比,擅长平视投显技术的WayRay显然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它将增强现实技术融入投影画面中,将三维图像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可与现实道路相叠加,融合导航系统,将你想要的信息显示在投影中,比如加油站。为防止驾驶员因太多信息而分散注意力,眼动追踪系统会监控驾驶员视线位置并仅在那里显示信息,而乘客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像(比如娱乐、旅游信息等)。目前该原型机已经在现代Genesis G80车型上进行测试。

不过,更酷的是侧窗投影仪。WayRay正与本田、现代和保时捷合作,努力将其技术缩小到足以放入门卡的顶部,将增强现实全息图投射到侧窗上,让乘客可以看到有关他们周围世界的大量信息。

4.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娱乐系统

ConnectedTravel与本田合作的项目则有些简单,它将更多的智能手机功能带入仪表盘,支持语音命令和快捷的移动支付,通过导航系统可以找到餐厅、停车位,以减少干扰。跟国内已经开始大量应用的车载移动互联相比,这些技术并没有太多亮点。

有趣的是,它为后座的孩子们提供了基于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内置游戏可与汽车状态想结合一一如果汽车行进,游戏中的角色跟着向前移动,但如果汽车停止,角色随之停止。通过完成游戏中的任务,用户可以获得积分,用于兑换礼品卡或者享受相关零售商的折扣等。如果驾驶员允许,平板电脑还可与车辆的信息娱乐系统互动,如改变收音机频道,调整后舱空调温度,把目的地發送至导航系统等。

相比之下,奥迪和漫威干脆把汽车变成了一台娱乐装置。当停放时,用户可以在车上玩游戏、看电影,汽车的座椅、主动悬架、通风和照明系统会与游戏、电影中的画面协同变化一一座椅因爆炸画面而震动,灯光随场景情绪调节,车厢温度也会变化。

5.享受真正的乘客待遇吧

英特尔将新款宝马X5的第二排座椅去掉,在前排座椅后安装了一个弹出式大屏幕电视,而乘坐坐在第三排上,在看大屏幕和投影的过程中到达目的地。

英特尔预想了未来无人驾驶应用的场景:用户通过手机招车,车辆到来,识别手机,打开门,并在车窗上显示“欢迎你”;上车后,数字助理验证目的地,并告诉你达到那里所需的路线和时间,随后出发。

—旦汽车启动,乐趣就开始了o屏幕上升,安装在车顶内衬中的投影仪将图像扩展至车窗,以获得180度的体验。同时,英特尔还设计了一个数字漫画阅读器,允许用户在音乐播放时使用宝马的手势控制来翻阅。如果你对阅读不感兴趣,系统还会同时使用屏幕和窗口显示电影。一路上,座位之间的平板电脑显示用户在地图上的位置、路线、预计到达的时间以及汽车在驾驶时正在观察的所有车辆和物体的图示。如果你想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你也可以调出车辆的外部摄像头。当接近目的地时,会弹出提示,以便用户知晓不要开始新视频。到达目的地,屏幕收起,车门自动打开。

6.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入驻汽车

现在已经有汽车利用红外摄像头监控驾驶者的眼睛和面部,以判断其是否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在仪表盘中显示图形或者发出声音提醒其注意休息。但现在的应用相对中规中矩,实际效果有待提升。

许多公司在2019年CES上推出了旨在推断驾驶员和乘客的情绪和认知状态的概念,3级和4级自动系统将需要此信息来监控驾驶员控制汽车的能力,但许多公司建议使用此信息来帮助改善乘员的舒适度或处置。

Nuance、现代Mobis和Harman提出的基于摄像头的系统都旨在通过监视头部位置和眼睛注视方向来衡量注意力水平来推断驾驶员情绪和面部提示的困倦。Nuance和Harman也考虑了语调。有了这些信息,大多数获得此数据的公司都会改变环境照明或建议音乐选择。

Nuance的Emotion Al系统建议改变车辆的语音,以便在他,她感到乐观时匹配驾驶员的情绪削弱,唠叨和(奉承)俚语:简单而务实地回应愤怒。当检测到困倦时,Nuance提供游戏(也可以讲笑话或阅读你的星座)以保持驾驶员参与,或者反复播放“刽子手”,“命运之轮”这样的提振情绪的音乐。

7.利用生物识别技术监控健康和舒适

作为出行生活最重要的工具,汽车也可以负担起监控驾乘人员健康和舒适的责任,比如提醒你即将出现的心脏问题,因为每个人的心电图痕迹与指纹或虹膜一样独特,同时它也会提供隐私关注。

心率可以通过具有电容式触摸感应的方向盘的皮革来感知,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比添加高清摄像头进行虹膜检测更便宜。B-Secur的HeartKey方向盘传感器概念现已投入使用,同时也在研究使用其他接触点一一多功能控制旋钮、中控台甚至安全带。该公司正在与ADI公司(ADI)、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合作,我们有可能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也能看到相应的技术应用。

哈曼的小屋监控系统采用瞳孔测量法来推断认知负荷一一很显然,我们的瞳孔直径会随着认知负荷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变小和变小。

佛吉亚建议将一个小型短波雷达装置集中放置在车顶内衬的前部区域,在那里它可以“看到”所有乘员,同时它还将微压敏压电传感器放置在座椅中。这两项技术共同监测乘员的心脏和呼吸率。当检测到高速率时,车辆建议进行深呼吸运动和,或将能让人放松的薰衣草香氛发送到车内。该系统还可以在驾驶者离开车后,发声警告孩子仍然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