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回顾与反思
2019-03-26傅美婷
傅美婷
【摘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为应对不利境况,实现积极老龄化,加快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建设十分必要。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与执行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但经过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的不断努力,如今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文章通过回顾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从资金投入、办学主体、管理体系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老年教育 政策法规 回顾 反思
【基金项目】全国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中国老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项目编号:QLB2018A017)资助。
【中图分类号】G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47-02
1.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回顾
1.1 探索阶段<1949年—1982年>
这一阶段,我国有关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几乎没有,仅在《宪法》、《刑法》、《劳动法》等基本法规中偶有出现对老年人基本权利的维护。国家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后,物质生活水平慢慢提升,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开始受到政策制定者的关注。老年政策主要通过政府文件形式发布,一些行政措施的執行、制度的建立仅能依靠政府实现,在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前提下,开始鼓励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1.2 发展阶段<1982年—1994年>
1982年中国参与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次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组织协调相关老龄工作。老年教育工作与相关政策法规制定被逐步纳入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中。自1994年颂布《中国老龄工作七年发展纲要(1994-2000年)》后,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有了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老年教育政策开始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1.3完善阶段<1995年—至今>
从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我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制定工作明显进入快车道。尤其是在1999年,我国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将老龄事业及文化教育问题写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形成了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以2005年《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为首,各地各部门纷纷响应,老年教育政策法规逐步丰富而具体。
2.当前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老年政策法规的制定部门多达十几个,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相互分离、自成体系的封闭运行格局,使一些部门逐渐权力化,政策决策周期长、成本高、沟通难,有些政策还显著加剧了社会分配的不公平,与老年不断更新的需求相比,政府对老年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人为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当前我国老年教育政策大体上是原则性规定,实施细则与配套执行跟进缓慢,部分政策落地困难、操作性差。
最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社会经济生活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文化问题更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没有出台规范的老年教育市场和行业管理标准,对老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不足,有待进一步规范。
3.对于中国老年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议
3.1 政策主体加大投入
首先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老年人社会发展的财政投入,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继续教育水平和能力,加大对改善养老扶助的相关民生教育投入力度。同时建立稳定的老年社会教育事业政策扶持长效机制。其次通过给予财政补贴、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倾斜,激励社会资本加大投入老年教育领域,拉动内需以发展老年教育行业。
3.2 完善老年教育管理体系
通过强化老龄工作机构的组织和监管职能,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教育问题,协助建立各类老年社团与基层老年群众性自我管理组织,充分发挥老年人自我管理的积极效用。鼓励推动现代化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老年产业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增强老龄教育政策透明度,保障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话语表达权,让老年人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3.3倡导积极老龄化社会风气
老年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之初首先要塑造积极、健康、有为的老年人群体形象,为老年教育事业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大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活动。同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老年教育资源建设,通过与互联网融合,以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及远程教育模式弥补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倡导积极老龄化的社会风气下,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老年教育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曦慧.建国以来我国老年人文化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