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即教育生活亦课程

2019-03-26朱秀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植树幼儿生活

朱秀梅

【摘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朴实并富有哲理,我园园本节日课程的研究正是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引下展开的。即:关注生活,挖掘传统的节日课程;感受生活,创生环保的节日课程;关爱生活,体验温情的节日课程。不同的节日所挖掘、创生出来的课程精彩各异,我们和孩子共同参与了“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园本节日课程研究,收获满满。

【关键词】生活教育 园本节日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001-02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正如他所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其朴实而具有哲理性的理论引领、鞭策着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去研究他的教育思想。他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我们去践行、激励着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

新教育发现:仪式、节日、庆典是新教育学校的文化“节气”。开学日、毕业日、阅读节、传统节日……是教育生活中最重大的日子,郑重对待这些日子,擦亮他们,装点它们,将使得教育生活不再平淡,充满神奇。基于这样的理念,结合我园的园本节日课程,我们开展了相适应的课程学习、游戏,全面实施课程游戏化,我们更关注儿童生活,基于儿童的视角,以儿童的生活、兴趣为出发点开发、创生适宜的课程。这正是实施课程游戏化的目的和宗旨,更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有效实践。

一、关注生活,挖掘传统的节日课程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些节日资源,鼓励幼儿关注节日生活、了解节日风俗……共同创生出丰富多彩的节日课程。

1.别开生面的元宵节课程

元宵节怎么过?和孩子们商量是最好的办法:生活经验调查和亲子做灯笼必不可少;与小伙伴一起挂灯笼布置内外环境,亲手做元宵以及亲子猜灯谜、品尝元宵,实践参与,贵在体验……我们挖掘传统节日资源,关注节日生活中幼儿的各类活动。如:开展集体活动:《元宵习俗我知道》、《我是猜谜小能手》;师幼创设“元宵主题墙”;区域游戏:动手画、搓元宵;装扮灯笼;叫卖元宵;说、猜灯谜;带上亲子制作的灯笼一起布置班级环境。元宵节当天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幼儿园庆祝,和爸爸妈妈一起搓彩色元宵并品尝;一起猜灯谜,集猜谜印章兑换奖品;一起表演、观看自编自演的小节目……别开生面的元宵节活动,充分考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的生活,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将幼儿置身于快乐的元宵节课程之中,真正体现了 “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样的教育真理。

2.粽情飘香的端午节课程

绿绿的苇叶粽子、香香的荷包香囊、中草药的艾草菖蒲、奋勇争先的赛龙舟活动……我们挖掘芦苇、艾草、布、线以及家长等资源,开展与端午习俗相关的趣味游戏活动,这些无不串联出我们的粽情飘香端午课程。如:玩着苇叶做的风车,用嘴巴吹一吹或迎着风在操场上跑一跑,苇叶风车转动起来了;品尝家长、老师们用苇叶包裹的糯米蜜饯粽子,听听屈原的故事,生活特別享受;亲手画一画、贴一贴或动手做一做纸板龙舟,孩子们创意十足;往半成品的香囊里塞一些甘草、干花材料,并编织缝制,挂上自己制作的香囊,孩子们是何等的神气;敲上鼓点来一场龙舟大赛,孩子们欢腾、呐喊……粽情飘香课程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在听听、做做、玩玩、尝尝中,丰富了生活经验,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正是“生活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感受生活,创生环保的节日课程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除了传统节日课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还有许多节日它并不在传统节日的范畴,但一样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它绿色环保、阳光低碳,并且植根于我们的节日生活之中,带给孩子们别样的感受。

1.自主计划的植树课程

幼儿园有两棵具有文化积淀的大枫树,树下孕育着无数棵大大小小的枫树苗,植树节的到来,让我们选择了“枫树”这样的生活教育场所,来展开3.12植树节活动:首先,带孩子们观察枫树妈妈和它的树苗宝宝,提出枫树妈妈的烦恼——生活在一起太挤了,该怎么办?鼓励孩子们帮忙想办法,制订分棵植树计划;其次,和孩子们探讨为什么要植树?植树需要哪些工具?抛出问题:怎样提醒人们不乱砍乱伐树木,保护生态平衡?为自己栽下的树取名或做好个性标记牌?鼓励孩子们呵护自己的栽下的树;比一比大树、小树的粗细、高矮、形状等特性。最后,真正让孩子们参与到植树现场活动中来,鼓励两两合作或小组合作,用小铁锹为小树苗刨坑、挑选移栽树苗、扶正、填土、浇水,为小树苗带上标记牌、插上严禁砍伐的宣传标语……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自主规划主题活动方案;绘制课程网络图;与大家一同协商合作,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植树节。植树课程传递给孩子们绿化家园,从我做起的环保生态科学理念。陶行知先生常说:“大自然是活教材,不是死书本。”而《新教育》关于“文化,为学校立魂”中也同样有着这样的阐述:“真正美妙的教育场所,就是师生亲自创造的空间,一棵树,一棵草,一个标志的设计,它的绿化和美化,都应该由师生们共同完成。

自主计划的植树课程遵循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追随孩子们的观察和发现,是融生活与教育于一体的绿色、环保课程。现在,从小树林走过,绿叶繁茂、生机勃勃,孩子们一有时间便会在她们植树的小树林边走走看看,拔拔小草、适时浇水、观察树叶等等,仿佛自己和小树苗一起共成长!

2.充满创意的阅读课程

人们常说:“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4.23世界读书日,我们的创意阅读课程每年4月全面开启,并延续至今:首先,在全园发出“亲子共读、书香满园”的读书倡议;其次,是各班的好书推荐活动,从介绍幼儿喜欢的绘本开始,运用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向幼儿及家长直观的展现了绘本的有趣;利用楼梯、走廊展示放大版的绘本连环画;开展阅读调查问卷和阅读任务单……以这样的环境创设和阅读问卷来刺激幼儿,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此外,我们在全园开展“读书节图书跳蚤市场”活动,鼓励孩子们将家庭里读过并闲置的绘本图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大家分享,开展“图书跳蚤市场”义卖或捐赠活动,鼓励孩子们为自己的绘本做介绍,制作销售海报并参与吆喝叫卖,这些都是源于幼儿生活的实践展示。对于筹集的善款我们交由家委会保管并代购一批新的绘本作为读书节礼物赠送给孩子们,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资源共享链;再次,组织全园幼儿制作个性书签,互相赠送;最后,鼓励家长参与亲子阅读展示表演的评选活动和阅读经验分享。充满创意的全园阅读活动,因为有内外阅读环境的积极营造、家长的互动参与、孩子们的真实体验、老师们的全力支持,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快乐阅读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其良好的阅读氛围悄然形成,爱阅读的良好风气正在延续。这不正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带给大家的阅读收获和满满的正能量吗?

三、关爱生活,体验温情的节日课程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纵观我们的节日,其中充满人文关怀,关爱生活、感受亲情的节日也不少,每一个节日或多或少都会与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各行各业的人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温情的节日课程”中,“人”的教育元素与“生活即教育”思想再度重合。在节日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移情教育,能让孩子感受关爱与亲情,形成初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1.“小实践”的特殊节日课程

我们鼓励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加社会小实践,在采访、实践中体验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生活。如:劳动节前后,带孩子们走进附近的商场、邮局、快递公司、菜市场……体验售货员、邮递员、快递员、商贩业主的不同工作,教育孩子们尊重从事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国庆节、消防日,我们组织孩子们踏进消防支队,体验升国旗、行军礼的军旅生活,通过模仿学习消防官兵的日常生活、内务整理,体验迅速穿戴消防服和灭火装备执行任务的模拟工作现场,感受消防官兵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从而产生心存敬畏与感恩之情。关爱生活的小实践节日课程,拓展了幼儿的视野,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五个一”的亲情节日课程

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有尊敬长辈、合家团圆的节日元素,具有浓浓的家庭生活气息,合理有效的把握节日资源开展适合孩子们的生活教育,将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我们只要做到“五个一”:说一句祝福或感恩的话;自制一件小礼物;送一个感恩的拥抱或亲吻;做一次家庭服务员;办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可见,互动的“五个一”就是孩子们的真实生活,节日课程有了这“五个一”大家彼此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回眸我们的节日课程,它建立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上。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生活即教育、生活亦课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节日课程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让儿童成为节日课程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著,朱永新编.《陶行知教育箴言》.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2月第一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植树幼儿生活
植树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植树鸟的来信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