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9-03-26沈骁婧
沈骁婧
【摘要】2006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目标、设置、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较为明确的指示。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相对处于边缘化和滞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而这最直接地体现在艺术类课程设置不系统和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上。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011-02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类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来拓展其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实现综合育人的有效手段。早在2006年教育部的《方案》中就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同时指出了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的主要开设方向。可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健全大学生美育建设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我省高校普遍对于艺术教育工作有所重视,尤其是在专业教师引进、硬件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有所改善。但是相对于艺术教育起步较早的高校,很多学校依然存在重视艺术团等第二课堂的建设,忽视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建设的问题,艺术师资比例远还没有达到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当然,这和艺术类课程相对处于边缘化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面对以通识、选修课为主的艺术类课程也总是会有“副科”的感觉。近年来,随着教育部艺术展演、省级艺术节等比赛的推广,高校对于学生艺术竞赛越来越重视,也由此开始关注到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很多年轻的专业师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到高校艺术工作一线的。但是,这样的一支艺术教师队伍也同样存在实践指导能力强于教学能力,缺乏学科依托与学科带头人,各个艺术门类师资单薄等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高校艺术教育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脱轨。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规范化与体系建立
就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设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应充分考虑普通高校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体性进行科学的管理与组织,与专业艺术教育进行一定程度的区分,从而形成在以普及艺术教育为主要目的下的合理课程体系。
首先要明确其性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对象是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它属于美育范畴下的艺术审美教育课程。因此其课程设置要充分尊重被授课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与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让课程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大部分以通识、选修类课程为主,课程周期性短,课时总量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适应课程,这就要求课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针对性。
目前我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基本以两类课程为主:1.理论及鉴赏类,如:《戏剧鉴赏》《音乐剧鉴赏》《舞蹈鉴赏》《电影音乐欣赏》《歌剧鉴赏》《民族音乐文化之旅》等;2.艺术实践类,如:《舞蹈肢体训练》《声乐基础》《校园戏剧与表演基础》《器乐演奏藝术》等。而这些课程开设的基本原则往往由老师决定,近年来引进较多的是专业院校毕业或国外留学回来的师资,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却缺乏对普通高校学生的了解,按照自己的专业素养进行开课,结果导致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的“非通约”状态:老师嫌弃学生不专业,学生嫌弃老师太专业。这更要求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规范化与系统化。由此,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需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改革与探索,重点内容以下:
1.丰富性,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设置多样的艺术课程群。目前,在高校开设较为多的艺术类课程为鉴赏类,尤以音乐类鉴赏最多;在师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要调动全校具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共同参与进公共艺术教学的队伍中来,扩大课程群的开设,首先让学生有课可选。同时,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引进一些好的艺术类网络课程或加强校际间的资源互补,让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熏陶。
2.层次性,根据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设置不同门槛的艺术课程。学生自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其知识结构与审美能力都在不断更新中,因此单凭老师的想象开设课程往往不能真正“接地气”,导致课堂抬头率低,课程效果差。在保证了一定数量的艺术类课程基础上,对课程的层次性进行一个规范将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比如:对大一大二更多地开设艺术兴趣培养的普及类课程,建立初步的健康审美;对大三大四开设进一步的体验创作类课程,让其有机会在基础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再次选择。对于老师,也能更明确课程的目标,实现艺术教育的循序渐进。
3.“准专业”性,根据教师团队的实际配置努力打造艺术类精品课程。虽然有的学校艺术师资数量不多,但门类齐全;或者有的学校门类不齐全,却拥有某些艺术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结合各自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实际,合理整合教师资源,不能独立开设精品课程的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开设综合性艺术导论类课程;有条件独立开设某一艺术门类精品课程的,更应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有课选、有课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还能感受到艺术精品课程的“准专业化”熏陶,从而健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体系。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与知识的能力远远强于过去,他们对于老师、课堂都有了新的要求;这也是这些年来高校第一课堂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原因。艺术教学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大的挑战,在具体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其进行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