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渐远 幸福“平安”

2019-03-26丁玲

当代党员 2019年2期
关键词:奉节县三变文昌

丁玲

2018年4月的一天,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

“没想到这把年纪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现钱。”在奉节县平安乡文昌田园综合体万寿菊育苗现场,72岁的村民陈经友笑着说,现在他每天能挣约80元工资。

作为全县“三变”改革示范点,文昌村引进了重庆珍西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该企业流转土地600亩,以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方式,建成“文昌田园”综合联营模式。

“除可以打工赚工资外,土地流转每亩还可收入700元。”陈经友说,他家共7亩地流转到专业合作社,每年土地固定分红4900元。

平安乡地处奉节、巫溪、云阳三县交界处,距离县城90公里,属于“鸡鸣三县”的偏僻角落。全乡11个村(社区)中,贫困村就有6个,占比高达50%,贫困人口2700人,占比14.35%,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7年,平安乡被确定为全市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一直以来,平安乡以种植玉米、红薯、土豆“三大坨”为主。自深度脱贫攻坚启动以来,平安乡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从“三大坨”向晚熟脆李、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新型产业转型,助推农民增收。

产业扶贫要考虑长期效益。文昌村属于典型的劳动力输出村,撂荒土地成片且量大。奉节县委、县政府就以文昌村作为“三变”改革主要试点区,先试先行,以点带面,拓宽群众增收项目。

2018年3月初,文昌村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 “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改革方案,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拟定合作社章程等前期工作便紧锣密鼓全面铺开。

“村集体确认经营性资产2346441.14元,228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平均量化为股额(1028元/股),按1人1股的方式确权到户、确股到人,并颁发了股权证,让全村740户、2285人全部变成‘股东。”文昌村党支部书记尹昌田说。

按照“两确权两到位、两集中两转变”的改革路径,文昌村村集体组建了以土地入股为资产配置方式的奉节县麒狮生态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将153个农户的600亩土地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公推出8名代表具体负责管理,同时引进奉节县重庆珍西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文昌村“三变”改革的承接主体,与专业合作社、入股农户三方签订合股联营相关协议,并培育了1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租赁、转包等方式,与农户建成了“经营主体+农户”的单一联营模式。

截至2018年底,文昌村各类经营主体共流转农户土地2015亩。

文昌村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的组织平台,建成了1个年收益6.5万元左右的村级光伏产业园;完善了财政对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补助资金村级持股合同;筹建工程服务队,对集体废弃资源如工程类沙、石、土的开发利用,并承接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工程。

通过 “三变”改革引领,“文昌田园”综合联营模式已见雏形,农户可获得流转土地固定收益、惠农直补、财政资金持股分红、合作社二次返利、5年后的项目红利、园区务工6大增收渠道,153户入股农户每年户均将增收10000元左右。而依托单一联营模式,农户每年户均也将增收3000元左右。同时,2285名 “股东”可共享光伏产业、集体废弃资源开发利用收益、财政资金持股分红、村级资产(农家乐、休闲木屋)经营等集体收益红利,预计户均可获红利200元以上。

文昌村的发展只是平安乡的缩影。2018年,平安乡投资5385万元,开展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财政资金投入达到农业企业的补助项目的50%,作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和企业项目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持股。具体持股比例為农业企业占5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10%、年固定分红6%;农民持股占40%,年固定分红6%(其中建卡贫困户为非贫困户的1.5倍),分红年限一般不少于5年。

如今,全乡累计已有5930亩土地流转入股到76家经营主体,通过科学的种植和先进的管理,亩产值从原来的800元上升到1500元,实现了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双赢”。

目前,全乡共发展蔬菜12195亩、养殖生猪和山羊25630头(只)、种植中药材1.64万余亩、脆李11694.1亩,基本实现主导产业贫困村全覆盖、股权改革全覆盖贫困户、利益联结全覆盖农户、集体经济全覆盖建制村。

猜你喜欢

奉节县三变文昌
文昌发射场暮色
贵州黄平县:“三变”改革激发产业活力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博物洽闻,通达古今——记奉节县博物馆群
生态经济推动重庆市奉节县生态涵养发展实践研究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误差平衡方法——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