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菲律宾”,马哈利卡万岁?
2019-03-26许瀚艺
许瀚艺
2019年1月9日,马尼拉数万名天主教信徒庆祝“黑耶稣节”,争相赤脚攀爬高台触摸大十字架。西方殖民统治对菲律宾历史与文化造成深刻影响。
2月11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在一次讲话中表示希望将国名“菲律宾”(Philippine,菲律宾语为Pilipinas)改为“马哈利卡”(Maharlika)。杜特尔特认为,目前的国名具有殖民主义色彩,被称为“菲律宾”是无可奈何之事。
“菲律宾”之由来
正如杜特尔特所说,“菲律宾”源于殖民者的命名。1521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为西班牙开辟新航路,自东向西越过太平洋。船队在菲律宾东部一岛登陆后,便以《圣经》人物将之命名为“圣拉萨勒群岛”。随后船队发现了更多岛屿,便改称此地为“西方群岛”。无独有偶,彼时向东开辟航路的葡萄牙人恰将菲律宾称为“东方群岛”。
1542年,西班牙航海家维拉罗伯斯率船队到达此地,以西班牙王储菲利普二世(Felipe II)之名将之命名为Las Islas Felipinas,亦即“菲利普二世的群岛”,简称Felipinas。在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殖民者以故乡的名称为所到之地命名,而传教士们则多用圣徒的名字为当地命名。
随着西班牙人在当地的殖民扩张,Felipinas指代的范围逐渐变大,这一称呼也逐渐为原著民“接受”,但由于古代他加禄语(菲律宾语即以该语言为基础)不区分e和i两个元音,且无辅音f,Felipinas往往被读作Filipinas或Pilipinas。
1898年,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中,菲律宾革命者建立了昙花一现的菲律宾第一共和国。但当时并未确定国语,因此不仅宪法用西班牙语写就,为国家和民族命名时也沿用了西班牙语,称菲律宾为Filipinas,菲律宾民族为Filipino。随后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落败,将菲律宾的主权出售给美国,美国将原为西班牙语的国名转写为英语Philippine,今天所使用的“菲律宾”这一译名正是从英语音译而来。
西方殖民对菲律宾的影响
在19世纪末之前,西班牙殖民菲律宾长达330多年,对菲律宾的历史和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宗教、物质和语言方面。
西班牙的殖民与传教活动相互伴随,旨在通过信仰来“归化”菲律宾人,以便于其殖民统治。西班牙殖民期间绝大多数菲律宾人皈依了天主教,至今菲律宾仍是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国家。西班牙人的到来也使菲律宾人的衣食习惯、建筑风格等发生了改变,跨洋贸易中引进的玉米、番薯、烟草等南美作物丰富了菲律宾的物产。菲律宾语言也得到了丰富,菲律宾语中大量生活用具、作物以及宗教用语都借自西班牙语。即使一些菲律宾本就存在的词汇,也引入了西班牙语同义词。
西班牙殖民期间的确为菲律宾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推动了菲律宾社会的发展。但是,其殖民统治的本质依然是压迫性和掠夺性的。物质与文化的引入不过是为了丰富殖民地生活,便于殖民实践。同时,出于种族主义观念,西班牙人试图以“文明”的西方文化取代“野蛮”的本土文化。
1898年,美国以“解放者”和“启蒙者”的形象成为菲律宾新的宗主国。美国称菲律宾不具备自治能力,需要美国来提高菲律宾人的政治、经济以及道德水平,在此过程中菲律宾人可以向美国学习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美国打着“仁慈同化”的旗号所进行的殖民活动,深刻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和教育。
美国几乎原封不动地将美国的政治架构移植到菲律宾,在菲律宾组织政党、成立议会、制定法律。殖民政府成立之初,要職大都由美国人担任,到20世纪10年代,在政府任职的菲律宾人比例开始提高。但是这些担任要职的菲律宾人往往是经过精心培育、认同美国统治的殖民政府接班人。美国殖民的目的由此可见,即希望有朝一日美国退出菲律宾后,殖民关系依然可以保留,使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永久殖民地。殖民确立之初,美国便大力建设学校,普及英语教育,创建报刊,引入美国文化,其目的在于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特别是向菲律宾青少年灌输美国殖民的合理性。其中一些理论在今天的菲律宾小学课本中仍然可以见到,其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正是由于殖民历史对菲律宾影响深远,如何理解殖民历史、如何处理殖民主义“遗产”,是现代菲律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此次杜特尔特提议修改国名,可被看作对此问题的回应。
“菲律宾”国名变更之争
20世纪以来,有关菲律宾国名的争论持续不断,与之同时被讨论的还包括族名和国语,其中以三次争论较为突出。
1939年,菲律宾国家语言学会正式出版了第一部国语语法书,书中规定国语共有20个字母(即现代他加禄语字母)。从此时起,菲律宾国名正式确定为Pilipinas,相应地,菲律宾民族从Filipino改为Pilipino,而国语尚未有正式名称,一般认为国语即他加禄语。
20世纪70年代,马科斯总统主导了一次重要的语言改革:确定国语为菲律宾语(Filipino),将11个外来字母引入到字母表中,最后对菲律宾语正字法进行了修订。这一系列改革意在通过丰富和规范菲律宾语的用法,将借词、新词纳入菲律宾语体系当中。从这个角度上看,马科斯的这一主张充分具有民族主义色彩,显示了其调用民族主义资源以推动国家治理的执政特色。为了迎合马科斯,当时即有议员提出修改国名为“马哈利卡”。而马科斯也非常喜欢该词,不仅称自己曾在二战期间以之作为抗日力量番号,而且其初任总统时还频繁用该词为建筑、道路甚至广播网络命名。但正因如此,该提案被指阿谀奉承,最终未能通过。
2013年,菲律宾国家语言委员会官网上刊登了该会主席阿尔马里奥的《杀死“菲律宾”》一文,称应“杀死”Pilipinas这个写法,将国名改回Filipinas。阿尔马里奥主张,菲律宾语与他加禄语是两种语言,这两种不同拼写恰能印证两种语言的差别。他还指出,Filipinas是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一个名称,标志着菲律宾民族首次被视为一个整体,具有民族主义色彩。此文引起了很大争议,批评者认为改回Filipinas不仅无法唤起民族情感,反而是对殖民历史的再度确认。这次争论持续近半年,因无法达成一致最终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国名、族名以及语言的问题与殖民历史和民族主义有密切关联,名称的选择可以表明国家和人民如看待殖民历史。
菲律宾、马哈利卡或其他?
在现代菲律宾语中,“马哈利卡”意为“贵族”,其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mahar来自梵语中的maha,意即伟大;lika是他加禄语中的likha,意为被创造之人或物。因此其字面的含义即“生而高贵的”。第二种说法认为该词源于梵语maharddhika,意为“富有的、有权力的”。虽然词源并无定论,但早在西班牙殖民者到来之前,菲律宾人就已广泛使用该词。在他加禄社会中,该词是对贵族阶层的称呼,这类人具有人身和财产自由,同时需承担为族群战斗的任务,即自由人或战士。
马哈利卡是马科斯时期提出的国名,而人们恰恰常将杜特尔特与马科斯相提并论。那么,此次杜特尔特提出马哈利卡是否巧合?从历史上看,杜特尔特与马科斯在政治策略上确有相似之处。马科斯执政期间多次拒绝美国的“政治指导”,成功将外交重心转回亚洲,并与中国建交。而杜特尔特就任以来,多次在公开讲话中针对美国提及殖民问题,其政治立场也表现出“亲亚疏美”的倾向。在相似的背景下,马哈利卡一词高贵、自由的含义以及该词在前殖民社会的广泛使用,契合二者切断既往殖民关系的政治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赋予菲律宾人新的名称和身份来调动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可以进一步团结国家,更有利于政治的稳定。从这个角度上看,共同选择“马哈利卡”或许是巧合,但提出更改国名则更应理解为相似政治策略导致的不谋而合。
除“马哈利卡”外,20世纪以来有许多人提出过新的国名,其中大都以民族英雄和地理特征为命名依据。然而无论改为何名,都会牵扯到族名和国语的问题,必然会引起另一番争议。笔者认为,菲律宾现有国名无论作何拼写,的确都难掩其由殖民者命名这一事实,如国家与人民确有决心,切断既往的殖民关系,或可一改。但是,改国名终究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真正展开具体的行动来处理殖民主义“遗产”。菲律宾已在尝试迈出第一步,但是否能够沿这条路走到底,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决心,而且需要人民对国家的信心。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