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已去 音影犹存
2019-03-26
过去的2018年,被媒体认为是“告别的一年”和“名人离去的一年”。
饶宗颐、金庸、二月河、盛中国、单田芳、丁广泉、朱旭、常宝华、方成、师胜杰、李咏……一个个曾在时代大舞台追光灯下引领一时风骚的鲜活人物,他们陪伴、影响、联结了几代人的记忆,他们丰富过我们的生活、颠覆过我们的观念、影响过我们的世界,如今相继谢幕,空留惋惜、不舍、怅然于台下。
艺术之花凋零
斯人已逝,但经典永流传。2018年1月18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肺癌去世,享年73岁。丁广泉是侯宝林的弟子,学成之后也培育了很多的外国弟子,被外国学生们亲切的称为“中国爸爸”。
2018年金秋九月,盛中国、单田芳、朱旭、常宝华相继离我们而去。2018年9月7日晚,盛中国、常宝华因病逝世;2018年9月11日,单田芳因病去世;2018年9月15日凌晨2点20分,朱旭因病去世。四位先生中,盛中国属于乐坛,常宝华表演相声,单田芳说评书,朱旭则横跨话剧与影视。
单田芳与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并称“北方评书四大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收音机的普及,给了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每日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评书”,就如同当下人们“追剧”一般。
单田芳曾说,评书“一个人、一张嘴,没有别的东西,形式非常单调,不像明星在台上唱一首歌,需要有灯光、服装、伴舞,看起来那么热闹”。除此之外,一部长篇评书一般都在100回以上,而且部分评书甚至会有三四百回之多。以单田芳先生播讲的长篇评书《三侠剑》为例,它的总回目达到了400回之多,一回按25分钟计算,共需要花费1万分钟,也就是大约166个小时。不言而喻,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年轻人而言,听完一部完整的评书可能变成了一种时间上的奢侈。
盛中国对于中国的艺术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代表作品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盛中国是最早在国际上为中国争得荣誉的小提琴家之一,曾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要让左手长在琴上,让右手的血脉流入弓里。”这是盛中国,生而为琴,琴声如诉。
“北京人艺演员”是朱旭看重和珍视的身份。在舞台上,他以炉火纯青的演技为广大观众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上世纪90年代朱旭活跃于影视界,在电影《变脸》《洗澡》《刮痧》等众多文化意蕴深厚的影片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朱旭还参加了《末代皇帝》《似水年华》等大量电视剧的拍摄。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评价:朱旭老师的表演具有“深厚的艺术积累,深刻的生活体验”,舞台上认真做戏,舞台下谈笑风生,这就是朱旭。
在丁广泉、单田芳、盛中国、朱旭的艺术生命里,没有一朝成名,也没有一劳永逸,有的只是几十年磨一剑的、永不止步的、业精于勤的、水滴石穿的精神。这几位艺术家,除了艺术,其他事情很少参与,一辈子就干“艺术”这一件事。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做的是真正的艺术。“大师”二字道出了人们的敬重,彰显了刻苦钻研、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的卓越品质,及不受环境所扰、不为世俗所动、不被利益所诱的高尚德行。
文学大家离去
2018年2月6日凌晨,享誉国内外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去世,享年101岁。饶宗颐是现代首屈一指的国学大师,学界把他与钱钟书并称为“南饶北钱”,又与季羡林并称为“南饶北季”,更与王国维、郭沫若、罗振玉、董作宾并称为“甲骨五堂”。饶宗颐先生曾写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诗,“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钱钟书说饶宗颐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饶宗颐是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饶宗颐,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法国汉学家说饶宗颐是全欧洲汉学界的老师、当代最伟大的汉学家、一代通儒。
2018年6月23日,学者文怀沙在东京医院逝世,享年108岁。2018年10月30日下午,“誉满江湖”的金庸“大侠”逝世。
金庸不但是一代文学巨匠,同时也是把文章与经世联系在一起的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是影响中国历史的一代文化巨人。他的小说既继承了传统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又对旧式武侠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作了全面革新。这些作品以古代生活为题材,却体现出现代精神,同时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将金庸定义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师是恰如其分的。
金庸小说从读者上分,既有杨振宁、于光远这样的科学家,也有亿万普通人。他给无数的读者留下了豪迈大气、热血沸腾的武侠之梦。他所塑造的经典人物、经典故事,一代代传承,让他的武侠帝国经久不衰,魅力永恒。
2018年12月15日,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去世,中国文坛的又一颗巨星陨落。排队喝牛肉汤、骑破自行车、拎布袋拾菜叶……多名熟识二月河的人称,他整日一副“邻家大叔”形象。就这样一位“邻家大叔”,却创作出轰动海内外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清代历史小说,并获得“帝王作家”头衔。
有人说,文学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因此无论在什么时期,文学都应该是时代的艺术。我们感受并沉迷于金庸的武侠江湖,做着自己的英雄梦;我们钦佩二月河的苦旅,也坚信只要穿过沙漠,前面就是绿洲。
幽默之星坠落
方成、丁聪、华君武曾被并称“中国漫画界三老”。2009年丁聪去世,一年后,华君武走了。2018年,方成这棵被誉为中国漫画界的“常青树”也凋零了。2018年8月22日,方成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方成一生画过两万多幅漫画,大多用传统人物和民间谚语针砭时弊,大至两国交战,小至社会现象,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方成的漫画,经历了几个时期。他早期的画风接近西洋,多用炭笔,讲究构图、造型和明暗变化。上世纪60年代后,方成的创作进入了旺盛时期,他的作品以构思奇特思想鲜明见长,透过中国样式的线条、幽默的造型,把各类典型形象汇诸笔端,仿佛一面时代的镜子,又如一把社会解剖刀,将世态人情表露无遗。方成画的画,出的书,写的文章,都充满别具一格的智慧和幽默感。
在2017年的生日时,方成用新学会的瓷板画画了一个大肚弥勒佛,题字“放下便是”,署名“百歲方成”。一年后,这个笑着走过一生风浪的老人,静静陷入了沉睡。
2018年9月,相声名家师胜杰去世的消息让艺术界为之悲伤。他曾是与姜昆齐名的相声大家,还是中国十大笑星之一,他的离开是相声界的一大损失。另一位让人唏嘘英年早逝的“幽默之声”就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2018年10月25日李咏因癌症去世,年仅50岁。在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中,李咏的主持风格幽默多变。一个烫头染发、衣服金光闪闪的时髦主持人是他给大众留下的印象。
以《幸运52》为起点,李咏主持了《非常6+1》《咏乐汇》,断断续续地上了十年春晚,然后在央视主持人纷纷出走的2013年离开央视,成为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当同时代的主持人们以创业者、投资人、网综嘉宾、舆论主角等各种方式活跃在网络上时,李咏,这个曾经是他们中最活跃、最高调的一位,默默退出了舞台。
2018年,一些名人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音影并未远去,他们用匠心炼成的经典作品依然活着。亿万人的手机收藏里盛中国先生演奏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旋律激扬、扣动心弦;穿梭的出租车里,单田芳先生熟悉的烟嗓依然道出无比精彩的“下回分解”……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擦干泪水,向大师们的背影鞠躬至今——像单田芳一般“扎根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像二月河笃信“苦耕苦读”而厚积薄发,像朱旭那样扛起中国话剧的家国担当……他们秉持一生的匠心与赤诚,终将化为前行的动力,照亮诗意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