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政府应用第一区是怎样炼成的

2019-03-26夏文霞

决策 2019年3期
关键词:禅城禅城区痛点

夏文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区块链是高大上的前沿技术,是一个新兴产业,与政府治理似乎关系不大,离自己更是遥远。与此同时,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人们对“共享”一词已经不再陌生。如果把区块链和共享理念引入基层治理,推动治理向基层下移,又会催生怎样的基层治理图景呢?

以一门式、云平台改革而闻名全国的佛山市禅城区,创造性地将区块链和共享理念结合起来,应用到基层治理,打造“区块链+共享社区”,带来诸多治理红利。

禅城区目前已是全国区块链政务应用第一区。2018年,禅城区“区块链+共享社区”入选“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赢得点赞,各地代表团也纷至沓来。禅城区做对了什么?该项创新对基层治理有何启示价值?

痛点和问题的倒逼

与很多城市一样,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区在经济与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熟人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逼近1:1,以禅城区祖庙街道为例,31.6平方公里的面积有60万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超95%。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人的比例更是超过20%。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居民诉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动态化等挑战,新的形势带来了一系列的社区治理新难题。

在社会高速发展,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同时,一个新的社会痛点出现,城市的楼房越建越高,小区越建越漂亮,但是众多的防盗网,无意中形成了一道道人与人之间的“心墙”。信息时代,大家可能在网络空间非常活跃,但是你的邻居姓甚名谁,彼此却不知道,“远亲不如近邻”似乎成了过去式,社区融合度不高、线下真实身份难辨、网络诈骗让人处处设防等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社会共同的“痛点”。

针对这些“痛点”,禅城区以问题为导向,2017年下半年,以城市老旧社区最集中的祖庙街道为试点,探索以党建统领,以资源整合促进共享为主线,通过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重构社区信任机制,催化社区“熟人社会”温情回归,逐步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社区。

今天,在祖庙街道,注册登陆共享社区APP后,就可以与社区居民一起共享时间、技能和物品等,完成共享后,还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共享社区不仅构建了社区信任机制,让睦邻友好关系重回社区,还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目前已经成为禅城区新一轮改革攻坚的突破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禅城区创新推出“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服务,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和新型信用体系,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智信城市”之路。目前,禅城区区块链应用项目已达11个,成为全国区块链政府应用第一区。

基层治理“铁三角”的形成

禅城共享社区建设概括起来就是“一二三”:构建一个激励融合共享机制,搭建线上线下双重服务平台,拓展三级联动的多元化特色公共服務体系,不断丰富共享的内涵和外延。

在调动人的积极性上,禅城区扎扎实实解决了一大关键问题——互信问题,即陌生人之间怎样放心地施以帮助和接受帮助。

禅城区在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共享社区建设创新引入“区块链”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力,将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结合,通过禅城区一门式服务实践中很成熟的IMI身份认证的方式进行实名注册,由政府为个人信用“背书”,全面解决网上人员真实身份确认问题,确保提供服务者身份的真实性,保护被服务对象的相关隐私,这克服了信息时代虚拟空间里成员身份核实难的痛点,让供需双方都放心。

在共享理念下,究竟有哪些东西是可以共享的?禅城区针对社区党员、居民职业、能力和家庭物品多样化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拥有”“产权”等观念,开辟社区居民之间物品共享、技能互助两条路径,将社区党员、居民家中的闲置资源和空余时间整合起来,有效对接群众需求。

激活社区沉睡资源后,线上线下必须互融互通,才能更好地实现共享。为此,禅城区开发了共享社区APP,将居民群众可共享的资源、所需的服务信息发布在平台上,“需求清单”和“服务清单”可在系统上智能对接,共享行为简化为“掌上动作”。

此外,禅城区实行区镇街三级联动,拓展多元化特色公共服务体系。在街道层面建设“微服务中心”,以“大数据、微服务”为突破口,打造镇街层面的服务枢纽,统筹共享各类民生服务资源,“爱心课堂”“平安通”“居家养老”“长者饭堂”“救济帮扶”等180余项社区专项服务,全部纳入共享服务网络。

在片区层面,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阵地,链接、整合社区资源,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合服务为主要手段,打造综合型的社区共享服务主阵地。禅城已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7个,覆盖区内89%的村居,每年整合的社区内外资源超过300项。

在全区层面,强化顶层设计,围绕群众最急需的公共服务需求,统筹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性的服务项目,比如禅城区的特色服务项目长者饭堂,采用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社会资助一点、居民自费一点的多方共享参与形式,每年累计服务超过30万人次。

共享社区与“一门式”改革、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构成了禅城基层治理的“铁三角”,实现民心在基层聚集、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推动静态社会管理向动态社会治理的转变。

区块链应用的“三级跳”

当前,信息化是社区治理的最大变数。信息化时代,社区治理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于是造假、诈骗等专门坑人获取利益的行为出现,又比如党委政府提供的服务,并不一定是社区居民所需要的。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来进行社区治理,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数据+社区治理是信息时代里的一个重要命题。要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你所供应的成为我所需要的”,从以往的GDP导向变为居民的幸福感导向,如此才能调动参与社区治理各方的积极性,给各方参与者赋能。

禅城区植入信息化、区块链技术和共享理念探索有效社区建设,与上述理念不谋而合。禅城区正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信息时代下的社区治理问题。禅城区的探索能解决三大主要痛点,一是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确保供需双方的身份真实性问题,二是能及时而精准地捕捉社区供需双方的信息,实现了信息的精准、对称和迅速传播,确保了“你所供应的正是我所需要的”。三是提升了社区治理的透明度,从以往的政府包办、一家管理到协同共治。政府的角色从管理者变成了赋能者,调动各方参与,迈向共建共治共享。

梳理禅城区块链应用的发展轨迹路线,可以发现禅城区块链应用至今为止实现了“三级跳”。

第一阶段是应用于政务服务领域。和一门式改革一样,禅城区的区块链应用最先也是从政务领域开始启程。2017年6月,禅城区发布IMI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成果,成为全国首个探索区块链政务应用的县区,区块链底层技术主要用于一门式服务IMI身份验证中。

第二阶段是应用于产业发展。2018年5月29日,禅城区召开“区块链+产业”应用项目启动新闻发布会,禅城区政府与广东好多分科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禅城区“区块链”产业战略落地。

第三阶段是应用于社会治理阶段。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禅城运用区块链底层技术探索以共享构建有效社区,2018年7月2日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从政务领域到产业发展再到社会治理,禅城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了“三级跳”,每一级的应用都是一大跨越,实现了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

猜你喜欢

禅城禅城区痛点
夏汉华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基于SWOT分析的佛山禅城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
城区公共自行车投放和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社会变迁与青年群体消费转型的调查研究——以佛山市禅城区为例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双轨时代来临,佛山“抢”广州客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器乐教学的有效措施——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构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