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虑和两难的新中产女性

2019-03-26杨婷婷

环球时报 2019-03-26
关键词:全职群体家庭

杨婷婷

最近,笔者在读美国学者傅高义的《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对他笔下那群日本工薪族、尤其其中妇女群体的焦虑和境遇“感同身受”。当然,60年前日本工薪阶层的妇女群体与中国现在的中产女性不全一样,但她们的焦虑却有很多相似。

傅高义的书对日本企业科层制、家庭内部分工、社区关系和生活方式等问题均有涉及。因笔者正头疼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在读到60年前日本工薪家庭也将子女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时,自然有所类比。费尽心思将子女送入好的学校,接受好的训练,通过考试进入好的大学,然后进入一家好公司……这个路子,跟今天中国中产群体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思路如出一辙。无论是在60年前的日本还是现在的中国,教育都成了中产们在代际间保持生活水准和社会地位的主要抓手。

傅高义10年后回访曾研究考察的地方,发现一些日本工薪族已经开始反思:为何他们要为公司利益而牺牲自我?为何孩子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进好大学、好公司?什么是生活中更有价值的事?这些也是萦绕在当下中国新中产们心头的疑问。比如,笔者在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时也会想,如果他们将来也成为典型的工薪族,从事的工作纯粹是为挣钱谋生而非兴趣使然,闲暇生活反倒成了一种追求或生活质量的体现,那么上好大学进好公司本身意义到底有多大?

日本当时的工薪族和现在中国工薪族有很多相似,但也有很多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在于,不少日本主妇不上班,是全职妈妈。过去,中国新中产群体中全职妈妈的比例一直不是很高。直到近两年,随着“二孩时代”到来,全职妈妈开始多了起来。养两个以上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缺少祖父母辈帮忙的情况下,部分有些经济基础或丈夫事业有成、但还够不上上层水平的女性,在对工作收入和雇用保姆费用进行比较后,主动选择辞职,全职带孩子。中国母婴在线平台“宝宝树”2018年的调查显示,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12240名受调查者中全职妈妈占比达62%。

这个调查还表现出代际特征。比如,已成为全职妈妈的女性中,七成“80后妈妈”愿意重返职场。以前提倡“只生一孩”时,夫妻双方都上班的情况很常见,比如70后那一代。而80后女性正好赶上“二孩”放开,她们成了过渡性群体,既接受要有独立经济地位的想法,也愿尝试二孩家庭生活。于是,这群新中产女性被裹挟在工作和家庭之间。

而选择当全职妈妈的新中产女性,很可能会面临60年前日本新中产女性的生活状态。走上全职妈妈岗位,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选择“脱离社会”,不仅是知识的脱离,也是工作能力的脱离。正因如此,从工作中解脱回归家庭,究竟是理想人生还是另一种“贫困陷阱”,这本身就是个问题。60年前日本工薪族的反思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如今,同样处在焦虑和两难中的中国新中产阶层、尤其其中的女性群体,仍在努力为她们自己及儿女们的人生寻找意义和答案。▲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全职群体家庭
韩国全职奶爸数量创新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家庭“煮”夫
调查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中间群体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