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之大用”探析
2019-03-26刘红玉
刘红玉
(泉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有德才兼备的素养,才能肩负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这就要改变长时间以来重专业教育轻思想道德教育、重专业课建设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局面。教育部把2017年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了“内部精装修”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无用之用”。科顿姆说:“教育是无用的,它的无用性就是教育本身无法估量的价值”[1]。科顿姆有关教育的反思对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正因为其“无用之用”而抓住了以“人”为核心的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到教育原本的轨道,发挥“无用之大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无用之大用”的内涵
庄子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意思为没有用的用处,才是最大的用处。“无用”是指相对于具体的、显性的用途与功能,它是无用的。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不以“有用”作为知识的衡量标准,不以“人的功用”为目标,而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思想和实现思想的飞跃为使命。因此,相对专业知识而言,在功利主义者眼里,它是“无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之大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实现从“无用”到“有用”的转化,发挥更切实、更稳态的大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之大用”是不易被物化衡量的用,它的“大用”在于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的教育,让学生体悟人生的大道及防止人性物化,真正实现以德为本。
(一)保障专业人才的道德品质之大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之用,是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发挥大用的思想保障。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判断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2]爱因斯坦可谓一针见血地指出纯粹专业教育的弊端,也点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无可辩驳的“大用”。无用和有用是并存的,正因为“无用”的支撑,才使“有用”真正发挥它的效用,正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才保证专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发挥大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3]。门窗里的空,看起来都是无用的,可是没有这些空,房舍何以成房舍呢?因此,“有用”通常依存于“无用”。专业人才只有接受了“无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正确思想道德的引导下,利用其才能为社会和他人服务。一个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人,如果思想不端、道德不正,于社会而言,有害而无益。司马光曾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4]在德与才两者中,德重于才。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5]。所以,培养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具有高尚品格和奉献精神的“心有大我、胸中有爱”的高级知识分子,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用之大用”。
(二)培养大格局、胸怀大爱的社会人才之大用
思想政治教育看似无立竿见影之用,但从长远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用”表现在培养学生具备大格局、大视野、大胸怀。学校要奉守人才培养“慢工出细活”的规律,不能只求“有用”,不容“无用”。要培养“有用”之才,需要慢慢打磨,不能狭隘地只盯眼前的“有用”,要多些“无用”之思。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让学生进行“无用”的思索,使学生眼界开阔、胸怀宏广,愿意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无用”的事做多了,人的潜力就被挖掘出来了,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当然,这种“大用”不是短时间能实现和见成效的,要靠毕生去修炼。它不是帮助世人争权夺利、求名求荣。它让人追求人性、生命、情感、创造力在生命中的平衡与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不能只停留于自身当前利益而忽略社会和大众。过于追逐利益、权贵,就会成为一个“小我”,会深陷于自恋、自怜、自娱的“小我”世界里,对“我”之外的世界极其冷漠。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敢于直面社会问题的“精神界战士”,对国家有一股浇不灭的热情,这种思潮是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是以显性的快速的方式体现出来,通常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表现出来,这种“大用”在某些关键时刻能产生“洪荒之力”,推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三)协调“做人与做事统一”之大用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没有扮演好人的角色,自然也无法把事情做好。品德是做人的前提,有较良好的道德操守,才能做出让人较满意的事。孔子言“君子不器”,就是强调有学问的人不要做器皿,而要做人。高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不应该成为“职业培训所”,思想政治教育以关注和实现思想成人为己任,从思想道德、理想信仰等方面,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养成,教导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根基,把做人的道理渗透在日常的细节里面。德国哲学家费尔巴赫说过:“一个婴儿生出来严格地讲不是人是动物,因为他还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的人还称不上是真正的人。”[6]
专业教育要融入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特别是教育部提出“各门专业课程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求后,高校正探索“课程思政”等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但专业教育毕竟侧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专业技术、做事能力的提升,无法对学生进行较系统地修养指引,而思想政治教育正好进行了弥补,使专业教育侧重关注“如何做事”向“如何做人”转变,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是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人。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大学旨在提高社会的益智风气,旨在修养大众身心,旨在提炼民族品位。”[7]也就是说,大学不仅要有专业的益智教育,提升学生的做事能力,也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修养和民族品位。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价值道德的终极关怀,培养学生对职业的完美追求和对心灵的沉潜宁静,如果缺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环,就无法铸匠魂、育匠心。
(四)实现服务社会使命之大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社会,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为学生回归社会做好准备。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若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一些学生易失去与社会交流的技能,以至于真正踏入社会时,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会产生各种不适,出现各类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接纳这个社会,行动上接近这个社会。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8]。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知识的社会化和生活化,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探索,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要求学生完全从社会中、生活中习得感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完成了教育最终回归社会的重要使命。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重振“大用”的复兴路径
新时代重振思想政治教育之“大用”,才能担当起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这就要一体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9]。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新时代有新的突破,发挥其“大用”,就要打破现有的瓶颈,实现平衡协调、四个转变。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衡协调
1.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平衡。近些年,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设置,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班级设置,都出现重专业课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倾向。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可是思想道德觉悟却越来越让人担忧。因此,必须平衡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不能一头重一头轻,教育不能瘸腿走路、畸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平衡,并不是要求课时量的一致,而是强调转变观念和态度。首先,转变思想,确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从上到下,从教育相关管理机构到学校,都应彻底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把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提到首要地位,思想政治先行的教育不是挂在嘴边、写在纸上,而是要落到实处。其次,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班制。长久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教师短缺,普遍实行大班制,与专业课的小班制形成鲜明对比,这与言论上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是相背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该与专业课一样实行小班化,这是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的一个非常具有实质性效果的举措。大班制对教师或学生而言,容易造成此门课程不重要、无所谓的错觉,于是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大班上课可以混水摸鱼,效果可想而知,而小班制会让学生和教师体会到学校的重视。
2.实现思想政治基础课程和思想政治专题品牌课程的平衡。思想政治基础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本,但思想政治教育只按照教材讲理论缺乏个性,无法吸引学生,所以要进行课程创新,根据教师专长的研究领域开拓创新出品牌专题系列课程,专题课程设计可结合当地社会实践与文化,也可根据国家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及中国历史文化进行设计。如上海多所高校陆续推出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课程、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读懂中国”、同济大学的“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等系列专题品牌课程。“中国系列”课程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大学生关切,成为广受欢迎的“热门课”[10]。思想政治基础课程与专题品牌课程的协调推进、平衡相谐,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的融合,实现理论从大而空到“软着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度,最终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用”。
3.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平衡。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倒灌装式的理论灌输,所以学生先入为主地对其产生逆反心理。专业课通常因有实践、实验等动手和动脑的活动而受学生欢迎。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改变格式化的单一模式,实行理论传授和社会调查与实践的统一,达到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平衡,实现动静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忱。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每周3课时,可实行“2+1”模式,理论授课分配2课时,社会实践分配1课时。实践课可因实践活动需要进行较灵活的调整和相对集中,让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专题讨论、热点播报、经典研读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化被动接受理论灌输为主动获得思想启迪。社会实践活动可取得超越课堂的效果,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不足。
4.实现一元和多元的平衡。一是实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一元和多元的平衡。角色一元是指教师作为课堂的指导者、领路人,应该时常扮演主角,这样课堂才有轴心,才能有序。但是如果教师一直扮演主角,就会演变成一人的独角戏。所以,教师要适时地变换角色,有时充当配角,有时仅充当听众,学生也可充当主角。教师和学生角色的一元和多元的变换和平衡,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为了扮演好主角的身份,会自觉主动地为主题做准备,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效又有趣,还实现了学生由被动听课到主动学习的转变,让思想政治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二是实现教学话语的一元和多元的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正思想、立价值观的课程,该有的严肃性不能丢,在一些是非判断、善恶美丑前要有鲜明的态度和判断。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一元是指教学话语始终贯彻思想政治的严肃性。但是如果一味严肃,就会了无生趣。教学话语既要遵循一元的主线,又要实现教学话语的多元化,达到一元与多元的平衡。为此,教学语言的组织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语言风格多变,使用流行语、网络语言、大白话,甚至有恰当的歌声表达,让课堂奏响充满魅力的语言交响曲,这样可轻松解决课堂“抬头率”的老大难问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是实现教学方法的一元和多元的平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基础理论课程,不能脱离基本的理论、概念的解析,不能丢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但是这种一元教学法要结合多元教学法,才能适应当前个性化社会的需要。教学方法多元是指除讲授,还可以运用讨论、辩论、表演、移动端新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单一的说教,而是放下教师的权威与学生互动,通过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师生之间达成思想的交集与共鸣。彻底改变“教师说学生听”的一成不变的模式,灵活地让“学生说老师听”。多元教学还可运用QQ、微信、微课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避免因面对面教学中教师威严带给学生的无形压力。在网络平台中,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而不会迫于教师权威按套路回复教师的问题。这样,教师也就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反映的思想问题和思想诉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转变
1.由思想重视向实际行动转变。一直以来,似乎都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首要地位,但却总是停留在思想观念上,没有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各所高校都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各所高校响应号召,竞相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实现了真正的独立。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的提升也从一定程度说明国家不再停留于口头上的重视,而是兑现为实际的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命运因行动而悄然发生变化,付诸行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展的前提。
2.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这一命题的提出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首先,明确“课程思政”的宗旨。“课程思政”立足既“教书”又“育人”的崇高使命,旨在构建多门类课程于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从而形成360度“熔炉式”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模式。各门课程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进行整合、融合和统合,达到“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的同向统一,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变为一个协调同步、相得益彰的过程,实现多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协同效应[11-12]。其次,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课程思政”以整体的视野关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单打独斗、孤掌难鸣的局面,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效嫁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产生1+1>2的合力共振。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场革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全员的创造性转化[13]。
3.由以知识为导向向以问题为导向转变。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崇尚个性与自由,整体上呈现出早熟、独立、自信、张扬、务实的鲜明轮廓。他们不喜欢章节编排方式,而喜欢问题化的知识体系和讲授逻辑;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日益个性化和务实化,希望得到对自身发展和困惑有切实帮助的知识;热衷于问题的争论和思想的碰撞。“问题”是引领学生思考的前提,没有准确的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把握和解读,教学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切入理论,达到理论与社会现实真正衔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和充分发展的动力所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真正“接地气”的理论课,接“现实”与“实践”的地气,教师与学生在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性修养,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解决了“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4.由现时代向新时代转变。中国已进入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迈入新时代,跟上新时代的大潮。首先,教学内容方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十九大的时代精神,与时俱进,把握时代主题,体现时代精神,深刻把握和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才能富有活力和生命力。其次,培养目标方面,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培养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质,真正实现“让人成为人”,即让人从片面发展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担负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再次,教学任务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服务于解决社会新矛盾为主要任务,新的主要矛盾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式,要及时预见、有效化解这些新旧人民内部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14]。最后,教学形式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向全球传递中国的价值观,使新时代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慕课”赢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