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向课题在高职电商视觉设计双师工作室改革探索中的作用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双师导师课题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一、电商视觉设计双师工作室的建设

双师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职中,可以说它是国内学习德国双元制在国内的一种实践。双师工作室起步于教师工作室,是在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由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合作组建的新型教师工作室,是实施分层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实践性场所。与传统教师工作室相比,企业资源的导入是给工作室改革注入强大的动力。现阶段,双师工作室的实施更多是作为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点和现代学徒制还是不一样的。优势是这样具有更多的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情景结合与成果转化,可以产生侧重技术服务的生产实践型双师工作室,侧重技术研发的研发型双师工作室,另外还有侧重依托项目进行技能培训的双师工作室等。双师工作室可以直接面向岗位培养,打破课程体系的界限,更好的融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创建电商视觉设计双师工作室也是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一方面是企业的长期系统化的缺乏有效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相关人才无法完全达到行业对于电商视觉设计的一些综合性需求。电商视觉设计在新商业的环境下,与运营思维需要进一步结合,主题化场景的融入,表现形式3D化以及短视频的应用。随着5G的商业化应用的开始,人工智能的辅助设计,更多的视觉设计会需要各种场景的融合,深度的参与到产品开发和产品打造过程中去。这意味着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平面设计、网页设计、交互设计这些课程体系的构成界限,需要借助项目的载体去融合综合应用。去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这种融合能力,但依靠企业主导也是不行的,更多的需要以教师为导向去帮助学生进行关系的梳理,双师工作室的构建就是为这一目的实施来提供机会的平台,也是帮助学院教师成长的平台。

二、电商视觉设计双师工作室建设的困境

高职电商视觉设计更多是注重实践应用,因此双师工作室在建设时定位是侧重技术服务型的。因此在引入企业资源时,也是依托专业长期合作的紧密型实训基地的企业。建设主体是学院专任导师和企业兼职导师,参与者是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和学生三方,管理者是职业院校和企业来共同完善相应的管理和体制机制。

学院导师通过分层教育选拔学生进入工作室,借助企业导师引入的一线项目资源来培育学生综合技能的实践练习,将企业中的相关流程导入到工作室的运作中,在真实的环境下锻炼学生。而学院导师更多在管理和知识体系输出上帮助学生。为了更好提升主体建设动力,采用了“企业挂牌”和“双师冠名”的方式来强化共建,通过共同的利益与荣誉强化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将企业的文化、资源输入到工作室中为之打上自己的标签,使企业把工作室可以作为自己员工培训、招工储备和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冠名权也能把管理权限下放到导师身上,具有更多个性化标签,也强化了导师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加其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主观能动性。然而通过几届的学生的更替后,还是体会到必须直面双师工作室建设过程中的诸多困境。

(一)建设目标诉求各异

首先就是建设主体的冷热不均,特别是企业的育人效益与经济利益时有分裂,企业主体的持续投入度受利益影响较大。建设之初,企业一是基于多年紧密校企合作的角度,二是现实存在电商视觉设计人才社招困难,因此企业具有热情来推动工作室的建设。然而工作室的运作是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由于企业导师往往是选择一线岗位的骨干或者设计总监担任,经常会因为企业本身事务无法分身,更多从培训员工角度会安排一些基层员工来进行实际指导。而这些员工更多是一种被指派角度来参与工作室的。另外视觉设计岗位的需求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指导才能使学生达到初步承担企业任务的能力,这方面就需要双师导师均要在本职工作之余来承担大量额外的工作。学校方面希望通过共建,为师生提供深度融入企业一线实际设计的机会,并借助企业的人力、技术、项目等资源,服务于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本质希望从工作室获得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人才储备、自身培训以及公关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如双方无法在各自的诉求中找到平衡点,达成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识,工作室建设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难以保证。

(二)学生认识和参与度各异

有关双师工作室的研究更多是从企业和学院导师这两个角度去进行分析,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学生认识和参与度起到决定性因素。学生参与工作室是需要有明确专业诉求的而不是仅仅因为在课程中的优秀和为了得到导师的肯定。工作室的实践会大量占用其时间,往往需要高强度的工作来完成练习和企业真实项目。有效的参与和退出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随着00后学生个性化和自身述求的增加,使得不是通过说教能够做好引导工作。特别是经过工作室培训后学生也有很多希望迎接不同挑战而不选择进入导师企业,这样对企业培养的动力也有较大的冲击。

(三)工作室项目主导权分配问题

在工作室中提倡双导师化的管理,然而在实际项目引入的选择和分配上也会产生不同主导权的问题。企业导师往往更关注项目的完成度和项目的利益性,而在规范化管理上是存在缺陷的。而学院导师是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制约,特别是注重德育方面的引导。缺乏双方的主导权的有利分配往往会造成工作室管理的逐渐失控。

三、横向课题丰富双师工作室改革的管理实践

横向课题指除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科学基金会批准下达的科技计划项目和学校基金项目以外的,所有由学校各部门及科研人员承接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四技(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及其他合作研究项。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其专业就必须联系产业,而校企横向课题合作则是一个有利的媒介,更是连接校企的纽带,有利于双方互助共赢。在双师工作室建设中引入横向课题管理机制也是为了建立一个长效管理机制,能够更好的多元化过程化对工作室建设进行考核。

(一)横向课题规范工作室管理

将企业引入工作室的一些项目纳入横向课题这样能够更好的规范化进行管理。多元的角色存在也使得双师工作室在绩效考核上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和企业本身就会存在对工作室的考核方式和目标的巨大差异,使得很多时间工作室成员不想把相应的工作纳入到管理机制中去,甚至存在一些职责不清的地方。通过相对灵活的去创建一些横向课题则能够更好的对各方进行约束,这些横向课题可以围绕一个完整项目,也可以通过一个周期内的建设目标来包含几个碎片化任务来构建。通过横向课题的管理,企业方能够通过得到学校方对项目的支持保障,同时其投入除了通过成果汇报外还可以通过横向课题开具的专票来降低运营成本以及规范资金流动。企业导师、学习导师可以通过横向课题的约定获得合理合规的激励,特别是学校导师能够提高相应的积极性,得到业绩考核的认可。而学生群体的权益也能得到分配,提升学生对于工作室的认可度。

(二)横向课题拓展工作室业务

通过横向课题来规范工作室项目的承接,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其技术服务业务。使得双师工作室不仅仅是依托原有的一个企业合作平台,而是把主体真正转移到工作室本身上来。特别对于学校导师可以依托好工作室去承接更多的实践性业务,从而更好的促进业务能力的提升,丰富工作室的内涵建设。使得双师工作室在运作上更好的为师生去提高服务。

(三)横向课题锻炼学生职业素养

通过横向课题的校企合作,参与技术服务项目,把科研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价值不仅仅是在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上,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项目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活跃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眼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横向课题作为一个科研项目,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去接盘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需要很多组织管理的做法,这是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所无法达到的。

四、总结

通过横向课题来帮助理顺双师工作室中校企之间交叉管理的一些盲点,特别是能够更好的帮助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去与企业资源相结合,去推动专业指导教师更好的优化工作室的建设,照顾好三分的共同责任和利益。引导了从内容和制度上的建设与规范的试点。在双师工作室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商务与信息服务专业群校企合作的水平,推进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杰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双师导师课题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V eraW an g
导师榜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