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高技能外语国际化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四川 成都 610047)

一、引言

自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截止2018年底,我国已经与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1]。“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举措,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福世界人民,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合作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各个方面,在教育、农业、交通、能源、通信、信息技术、金融等产业尤为突出。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加深,高职院校采取何种途径培养适合国际交往的何种国际化人才才能满足我国人才发展需求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大量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了解国际规则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俗文化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二、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不言而喻,就是指要具备与国外人士沟通的语言能力,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不仅指已掌握的外语知识点、口语能力,还包括外语再学习的能力。

高技能是对技术水平的一种衡量。对高职院校而言,判断高技能的衡量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一、二、三级证书,即高级工及其以上的技术人员,或者在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后,取得相应高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没有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但是技术水平达到校企合作联合制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技术人员。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一线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经营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概念相对的,其落脚点就在于善于应用技术,并在应用基础上突破创新。

三、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市场现状分析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缺乏优质项目合作作为依托

作为职业院校,就是要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要培养好国家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离不开校企合作,离不开以项目作为依托和支撑,培养国际化人才也是如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人心的当下,带着项目去实施人才培养是各个高职院校的共识,但是项目究竟是否高度契合当地产业发展所需,即人才培养合作项目的选择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尤其是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优质性更是必须认真评估,要从为什么做这个项目、如何做这个项目、做完项目后怎么样三个方面对项目作出衡量,重点衡量做这个项目究竟解决了哪些问题、促进了哪些对外合作交流与发展。纵观高职院校,有个别高职院校已经走出国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当地高校合作办学,结合国内外当地人才培养需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积累了可贵的办学经验,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国际项目合作依旧停留在学历教育合作,高技能人才项目合作比较欠缺,国际化人才培养优质项目比较欠缺。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由于多数都是由中职中专办学发展而来,专业技术教师普遍外语交流能力偏弱,虽然各个院校大力引进高学历师资,在一定层面出优化了师资结构,尤其是沿海一些优质高职院校教师外语能力普遍较高,但是高职院校整体师资队伍外语水平依旧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在办学历史中,其国际化人才培养从提出到实施时间较短,经验积累尚比较欠缺,教师在国际化人才培育中还存在摸着石头过河情况,面对语言、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差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依旧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教师还需要继续着力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三)高技能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严重紧缺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普通本专科学生2018年达到28310348人,近三年的大学毕业生屡创新高,2018年达到7533087人,其中专科学生3664729[3]。毫无疑问,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经是全世界第一,这是我国取得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并不意味着市场对高技能国际化人才已经饱和,相反,我们非常欠缺高技能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据中国就业网统计,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1.65亿人,仅占就业人群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4971万人,不足就业人群的6%。从市场供求情况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相当一些领域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超过了两倍以上。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据预测,在这个期间,全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4]。作为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尤为突出,以外语人才为例,据国家外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非常缺少在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领域的高级外语人才,能完全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端人才缺口高达90%[5]。

(四)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难

近几年,陆续有部分高职院校采取走出去到国外联合办学与引进来在国内联合办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面临发展新生事物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主要体现在国内中外联合办学的合作项目品质还不是很高、合作主要以学历教育为主、教学手段多样性不足;前往国外联合办学主要存在学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经费压力大、办学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师生文化差异大等一系列问题[6]。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即如何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技能人才和如何在国内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是我们必须审视、研究的问题,尤其是正视我们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面临或遇到的问题是促使我们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催化剂。

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一)明确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无论是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学校培养人才都要有自己的定位,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人才也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定位,这个定位必须是科学调研基础上得出的清晰的准确的合适的定位,也必定与学术研究性人才培养定位相区别。那么,这个定位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个定位要依据各个高职院校自身情况及其合作项目的不同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总体培养方向大体相同,那就是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我们国家急需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二)以项目为依托,与“一带一路”沿线职业院校合作共建专业

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紧紧围绕产业人才所需和国家战略需要,以项目为依托,与“一带一路”沿线职业院校合作共建专业。共建专业是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础,而落实项目是培养高技能国际化人才的催化剂。共建专业要有选择性,什么专业最适合共建,什么专业是双方可以培养且能有力促进当地发展的,要依据合作双方的资源、条件和能力而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从这个层面考虑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三)强化实践性课程的设置与实训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一定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作为面向人的发展、面向就业的教育,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标上了实践性的标签。作为培养高技能国际化人才同样如此,必须不断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性课程教学,着力构建满足专业教学所需,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体系。构建实训体系一定要科学论证,从人才培养的全局出发,在实训室建设中注重实训室的通用性与专业性结合,围绕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职业核心能力开展建设。

(四)强化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

国际化人才要体现国际化,离不开外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通俗地讲,要与外国朋友交往,首先就要解决语言关。作为高职院校,我们录取的生源大部分同学外语水平都不理想,怎么办?只有一条路,就是入校后强化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如何强化?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与外国学生或老师多说多交流,营造一个利于学习交流的外语环境,只有置身于外语环境中,才能有力提升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

(五)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等方式优化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结构

学生培养好不好,老师极其重要。要培养国际化人才,首先要有国际化视野的老师,要优化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俗国情、理想信念坚定、大局观强、技术精湛、学历层次高、外语水平好的师资队伍。这样一支队伍的建设一定要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引进来”包括引进正规的专业外教和专业高技能人才,也包括引进具有留学经历的海归专业技术人才;“走出去”就是加强本校的师资队伍培训,要让教师走进企业、走出国门,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五、结语

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培养高技能国际化人才是一条新开辟的路,也是一条长期的路,必定面临许多挑战。我们必须依据国情和国家战略需要有的放矢地合作培养的高技能国际化人才,也需要各方面通力配合,共同努力,让我们继续加强研究,为高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能多的意见和建议。

猜你喜欢

高技能外语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