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阳叶氏祭祖考察及其启示

2019-03-26钟梦迪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9年0期
关键词:天师叶氏松阳

钟梦迪

(丽水市非遗保护中心 浙江丽水 323000)

松阳县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汉,是古处州的行政中心,故保留着很多历史遗留习俗。在松阳,叶氏是一大姓,现有叶姓人口3万多,约占总人口的13%。松阳县400个行政村中,叶姓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村落有87个,在松阳有“无叶不成村”的说法,叶氏后人一直保留着崇宗敬祖的良好习俗,叶氏宗祠散落在各个村落。叶氏历代名人荟萃,其中道教天师叶法善声名远播,南宋尚书左丞相叶梦得的事迹千古流芳,关于他们的故事一直在松阳世代流传。笔者认为,对于叶氏祭祖的调查,其一可以探索祭祖活动对于村落治理的促进作用,其二可以找寻祭祖仪式或者名人效应对于当地旅游发展的助推作用,其三可以从中探讨民俗节庆仪式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模式。

一、松阳叶氏祭祖主要分布地

叶氏后人居住在松阳的多个村落,叶氏祭祖的调查点较为分散。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用五天时间走访了十二个叶姓村落,又在后期采访了多位叶氏后人。下面笔者将按照日程对叶氏祭祖的主要文化景观和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叶氏村落祭祖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1.卯山(1)2017年9月18日上午,叶氏祭祖调查小组徒步走访卯山,实地调研卯山叶氏文化遗址。

卯山位于旧时古市镇东南方向,卯山也以此为名,卯即“东南方位”。俭公祠和天师殿位于山腰树木掩盖之中。俭公祠是祭奠俭公的祠宇,俭公墓位于俭公祠正前方。据说俭公后代为了在扫墓时候有个落脚的地方在此建屋,后发展成俭公祠。俭公祠由于年久未经修复已成为危房,俭公祠后背靠山脊处有天师渠,内有甘泉,传说喝了可以生子。另据王献德介绍,传说叶法善在古市城里挑了两桶水,扁担钉掉了,扁担断了,一只扁担成了古市镇的扁担钉街,其中一桶水翻了,另一桶水提着,经过俭公祠的时候洒了几滴水,成了现在的俭公渠,另一桶水倒在了卯山顶,成了现在的通海井。俭公祠东侧是天师殿,天师殿是供奉道教天师叶法善的殿宇,天师殿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清嘉庆二十年(1815),原址重修天师殿。20世纪90年代初,古市旧城改造,天师殿从原址(现古市小学)迁到三千米外的卯山,由原木构件整体拆除整合而成。在天师殿主位供奉的是叶法善,其左侧是张天师和老子,可以看出叶法善在松阳人民的神灵构建系统中地位高于其他两位。在天师殿的两侧墙壁上共有六幅画,分别是丁丁碑的传说、叶法善降妖除魔、叶法善与唐明皇、叶法善出生、叶法善云游四方等,其中以丁丁碑的传说流传最广,叶法善在写叶友道(叶法善爷爷)神通碑的时候,天快亮时叶法善就成仙而去,最后留下几点墨点,此碑俗称丁丁碑。天师殿的二楼供奉的是三清神。在天师殿和俭公祠中间是这次叶氏祭祖的祭祀广场,相对还是狭小了点,不过新的叶氏祭祖广场已经在规划中,其中将会建成叶氏祭祖文化园。据王献德介绍卯山有三个道观,分别为上观、中观、下观,现在的俭公祠和天师殿所在位置即为下观。沿着天师殿后的古道拾步而上到山中部为中观,目前竖有由赑屃背负的丁丁碑文,但是由于疏忽碑文正反面错换了。爬到卯山顶为上观,目前只有道观遗迹留存的几道墙基遗址,杂草丛生。再往里走是一口古井,古井位于山顶却从不枯竭,实属神奇,据王献德说,卯山顶原为火山口,在此口水井曾见有海洋生物。另据古市镇钟毓英介绍,传说通海井里本有两只乌贼,钓上来一只又会有第二只,有一人钓上来两只,后来此口井里就再也没有乌贼了。这个传说也在告诫后人们不要贪婪。站在卯山上能俯视整个松古平原,整齐有序的农田,深浅不一的绿色,小巧的村落镶嵌其中。而在古市镇遥望卯山,整个卯山似一个馒头,平稳和缓。古市镇周边有很多山,而叶氏祖先选择在此地驻足,叶法善唯独选择在此山修炼,也许也刚好契合了道教的道法自然、与世无争。

2.东角垄村(2)2017年9月18日上午,叶氏祭祖调查小组走访东角垄村,在村委会采访多位叶氏后人。

东角垄村背靠着卯山,坐落于卯山西南方位,东角垄村中以赖姓和叶姓为主,赖姓有三百七八十人,叶姓在村中的有六七十户,两百人左右。

东角垄村是由古市厦田(即现在的塘岸脚村)迁于此地,1949年之前东角垄村人都会去塘岸脚村的叶氏大祠堂祭祖,大祠堂被毁后,祭祖仪式也就中断了。目前的东角垄村没有祠堂,村民也没有祭祖的意识。

在叶氏聚落中,东角垄村最具代表性的是望公墓,据族谱记载,望公即叶氏江南始迁祖,在墓地附近依旧散落着多块汉代砌墓的砖块,上面刻有汉代的文字和图案,其中一块刻有“元康七年七月三十日叶家富贵”的砖块最为醒目,年号与叶望公迁于此地的时期大致吻合,据叶德胜老先生介绍,叶望公的坟墓曾遭盗墓者偷盗,从里面挖出虎子、水盂、五管瓶,据考古考证这些都是汉代的器物,据叶氏族谱记载叶望公的墓地方位也在此,故而推断此为叶望公的墓地。

3.叶川头村(3)2017年8月20日下午,叶氏祭祖调查小组走访叶川头村,在叶氏祠堂采访多位叶氏后人。

叶川头村属于赤寿乡管辖,总人口约800人,叶姓人口有约500人。

叶川头村也属于叶梦得的后代,是从桐溪分出来的,家族中没有族长,也没有家族聚会和公共活动。该村有自己的叶氏祠堂,归为集体所有,亦经修缮,墙上挂有简易版的家训,但是没有祖先牌位也没有太公图。 据说是前任村主任、村书记都姓叶,曾想恢复叶氏祭祖,但是现在的村主任、村书记都不姓叶了,祠堂的修整也就中断了,现在叶氏祠堂的祠堂功能和文化礼堂功能合用,平常村民会来祠堂里舞蹈排练、打牌、打麻将等。

现在的叶川头村叶姓人只会在年初一的时候自发前往祠堂祭祖。

4.卯山后村(4)2017年8月20日下午,叶氏祭祖调查小组走访卯山后松阳第一叶氏祠堂遗址,采访村主任。

在叶氏村落中,卯山后村最具代表性的是松阳第一个叶氏祠堂遗址。虽然现在的遗址上只残留几道墙基,早已看不出当年祠堂的辉煌。但是据卯山后村村主任介绍,在卯山后村有6户景宁滩坑的叶氏移民,当时分配落户点的时候正因为他们知道此地为叶氏发源地之一,故强烈要求要安置在卯山后村,并要求恢复松阳叶氏第一祠堂。村委会主任也十分支持这一想法。

5.内外石塘村(5)2017年8月21日下午,叶氏祠堂调查小组走访内外石塘村,采访多名叶氏后人。

外石塘行政村分外石塘自然村和内石塘自然村,叶姓人口占百分之六十,有两个祠堂。

外石塘自然村于400多年前由古市峻垄,现在称塔岭迁到本村,到目前已经有20代人,外石塘祠堂于2014年重修。

现在外石塘人在大年二十九和大年三十依旧会自发地到祠堂祭祖。

目前村子里有6代,已经有12个人自发形成组织来负责祠堂的修缮工作,他们于2014年征集到8万多元资金用于修缮祠堂,除了文广新局给的3万拨款外,村里每一个叶姓子孙,不论男女老少,按人头每人捐款200元用于修缮祠堂。当问及村里叶姓人的意愿以及下一步计划时,他们表示村里叶姓人听说要捐款修缮祠堂都很乐意,他们计划进一步组织大家一起参加祭祖仪式。

内石塘村的叶氏祠堂仅供奉了叶法善一人,神像前挂有“灵宝仙坛”四字,灵宝仙坛相传为叶法善创立的道教法脉名号。

调查发现,外石塘的12人的组织相当于是村里叶氏宗亲会的雏形,外石塘叶姓人相对比较团结和热情,有较强烈的恢复组织性祭祖的欲望并且已经在筹备了。

6.玉岩镇乌岩村、玉岩村(6)2017年9月19日下午,松阳叶氏祭祖调查小组走访玉岩村、乌岩村,在叶氏祠堂随机采访。

玉岩镇乌岩村、玉岩村位于松阳偏远山区,相对完好地保留着历史遗风,这两个村都保留叶氏祠堂,并有太公像和祖先牌位,年初一到初八叶氏后人都会自发前往祭祖,并且也允许外姓人前往。

我们在十几天时间里总共走访了12个叶氏村落,在对叶氏老人的采访中,我们试图还原1949年前叶氏祭祖的场景,虽然具有地域差异,但是大同小异:很多老人回忆小时候参加过叶氏祭祖,大年初一的时候早早来到祠堂上香磕头,大家聚在一起吃饭,长者和高学历者坐在上位,按辈分有序排列。仪式完了之后会分丁肉,按照人头来分,学历高的多得。在整个仪式过程中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的,而对于男性也有年龄要求,一般是六岁或八岁以上才能参加。仪式的资金来源于集体田的租金。

我们发现如今的叶氏祭祖可以归类为四种现象。其一是有组织性的祠堂祭祖活动,如桐溪村有专门的宗族管理理事会,每年都会组织中元节祭祖仪式。其二是自发前往的祠堂祭祖活动,如外石塘村、乌岩村、玉岩村和吴弄村。其三是村里没有祠堂,村里人也没有祭祖意识的,如龙角垄村。其四是有强烈意愿要恢复叶氏祭祖,且村里人也在为之努力的,如卯山后村。

二、松阳桐溪叶氏祭祖(7)基于2017年8月20日在桐溪村叶氏祠堂的座谈会,8月22日晚在叶雯家对叶雯的专访,9月24日在桐溪叶氏祠堂对于叶氏后人及村委会主任、书记的采访。

1.桐溪叶氏家族史

叶氏源出沈诸梁,汉献帝建安年间叶氏第二十二世孙叶望迁到松阳卯山,为叶氏江南始迁祖,叶望第三十五世孙叶经,于北宋天圣三年(1025)从卯山迁居于铜川(现名桐溪),叶经第三世孙叶梦得是桐溪叶氏最有名的人物,为南宋尚书左丞相。叶梦得生有六子,大儿子迁居县城,小儿子留守桐溪,其他的都散居四方繁衍生息。

说到桐溪叶姓,必提起叶梦得,其21岁登进士第,曾两入翰林,历官四朝,官至尚书左丞。在他任职期间,经世济民,颇有威望,是两宋之交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后回归故里隐居松阳桐溪村,终于桐溪村宰相府,葬在离村两公里远的豹乌山。

叶梦得十分重视对于子孙后人的教育,亲自编写《石林家训》十二条,训诫子孙要做个道德高尚的君子,是历代中国家训的瑰宝。正因为桐溪叶氏后人都能熟记家训并笃行此道,耕读传家,桐溪叶氏一门就出了40多位进士、70多位举人和200多位秀才。

桐溪叶氏能人辈出,有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明代监察御史叶希贤、明朝文学家叶绍袁、晚清秀才叶庆崇、同盟会元老叶楚伧等。其中仅叶庆崇家族就出了20位博士、19位教授、21位硕士、17位高级工程师。

目前的桐溪叶姓为梦得公的幼子正公一脉相承,传至如今已有35世。桐溪叶氏仅在本县就有15个村落分支,本县近邻县有30多个县50多个支派分支,省外有上海、江苏、安徽、江西、中国台湾等地及美国等国家地区,共计80多个支派,10多万子孙。桐溪村的叶姓人依旧谨记叶氏家训,励精图治,耕读传家。

2.桐溪叶氏祠堂的历史发展

桐溪叶氏祠堂修建于乾隆庚子年(1780),占地989平方米,正堂建筑面积520多平方米,三开间、三进大堂,宗祠规模宏大,祠貌巍峨,第一进门厅为清代三重檐歇山顶楼阁。门厅前面构建有左右两廊,各直通围墙边门。门厅的门楣上方正中悬挂着蓝底金字“雍肃堂”的横匾,二层正中悬挂着皇帝赐封的圣旨竖匾:“将相世业”。祠堂内雕梁画栋飞檐挑角,绘画重油。匾对光宠门庭,有镀金横匾八幅,其中有民国初期时任浙江省省长夏定候(夏超)赠送的匾额。在祠堂正中央祖先牌位两边,一边是文正公,一边是文行宫,分属两支,再往两边的小屋子是用来摆放祭祀物品和工具的。

1949年后叶氏祠堂用于集体晒稻谷、做粮仓,“文革”时祠堂上里的柱子、元宝桌都被破坏,祠堂里的八扇门也被拆掉。1982到2010年宗祠产权归村所有,作为工厂使用,祠堂由公家管,其中祠堂旁边的偏房,是民国以前建立的一个学校,是叶庆崇办的。根据周增辉采访,十几年前,叶氏想把这个祠堂收回来,和村委干部产生了矛盾,后来失败了。(现在这个祠堂的所有权还是在村里,但这段时间中祠堂是否归叶姓所有不清楚)。1945年以前,有上初中的学生,祠堂会奖励一百斤稻谷,或者给一亩地,1949年以后就没有了。2011年叶氏收回祠堂,重新修理祠堂,2013年恢复中元节祭祀一直到现在。今年的祠堂修缮计划把“文革”时丢失的八扇门重新修建起来。另外祠堂以前有4个烧纸的地方,一个在石门外,是祭门户神的,一个在八扇门外,另有左右两个在祠堂内中部位置,祖先像前有一个香炉,是祭祀祖先的。后来担心烧香时候发生火灾,就在正门外修了水泥的香炉。

2013年,祠堂管理保护理事会创建,叶雯任宗长,该理事会由叶雯、叶金龙、叶文华三个人主要负责。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希望村里给三位创建者付工资,因为这个祠堂的所有权在村里。后来叶雯决定由理事会内部筹资,不再让村里发工资,因为他们怕到时候村里把祠堂锁了,叶氏后人也没辙。现在祠堂管理保护理事会有十三四个核心成员,祠堂由叶金龙一个人看管。宗族理事会现在没有分工,也没有制度文件。

3.当代桐溪叶氏祭祖礼仪及传承发展

(1)桐溪叶氏祭祖流程

根据对2017年中元节桐溪村叶氏祭祖仪式的考察,其流程大致如下:

上午11∶00—12∶00祭礼品(茶9杯、酒9杯、米饭9碗、水果5盘、糖粒5盘、糕饼5盘;猪头、羊头、鸡、鹅、鲜鱼(烧熟)各一盆;糖糕、粉干、米果、山粉圆、千层糕各一盆;木耳、香菇、竹笋干、金针菜干、捞汤菜干各一盆;黄鱼干、虾米、墨鱼干、干贝、小细鱼干各一盆)。全部上席。

下午1∶00打锣鼓(大鼓三通,每通111下)迎接参会代表,鸣鞭炮。

1∶00—2∶30参会人员签到,每位交50元,发给各位香12枝。(拿香前先净手)插香炉9枝,门神各一枝,每人手留一枝,红烛一对,纸包一个、船灯一只。(纸包当地人称为“袱”,“袱”上写字,有统一的格式)

2∶30—3∶00全体参会人员在香炉桌前天井排队,各人拿一枝香,由道士主持迎接经公梦得公等太公到堂入座,享受后裔贤孙祭宴。叶氏后人集体到前面迎接祖先,四鞠躬。

3∶00—3∶10主祭人宣读祭文。

3∶10—4∶10道士做道场超度仪式,鸣鞭炮。(据叶雯老先生介绍,祖先在吃祭品时,会有很多的孤魂野鬼来抢食,1949年时期的魂灵最多,都是无辜的生命以及革命烈士,所以桐溪叶氏祭祖的时候也帮这些孤魂超度。其实这与叶雯老先生的个人经历有关,叶雯小时候就丧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其母宅心仁厚,抚养了多名战争时期的孤儿。)

4∶10—4∶40由两位道士带领叶根明等5人点36枝香(松阳祭祖习俗与36枝香),送走下鬼。由村锣鼓队跟着敲锣打鼓。

4∶40—5∶00由两位道士带领全体参会人员到溪边放水灯,送走孤魂。(这是叶雯老先生专门后加的项目,使整个仪式更有传统文化内涵)

5∶00—5∶20在晒谷场晒纸包,放鞭炮。

5∶20—5∶30由道士领队参会人员集体送别各位太公,纸包烧后每位口中祝告:今年怠慢,明年再请,放心请回。(由于今年祭祖祠堂周边设施在修所以延后)

5∶30—5∶40全体参会人员喝绿豆粥。

6∶00散会,参会服务人员分桌吃饭过中元节。

(2)桐溪叶氏祭祖的传承发展问题

叶氏宗祠归集体所有,但是使用权在于叶姓宗族人员,村两委对于叶氏祭祖一直很支持,在他们看来叶雯是一个非常热心的老人,桐溪村之所以能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叶雯出了不少力。松阳县委书记王峻书记也调侃村委书记,桐溪怎么能评上传统村落,没有传统民居,就因为叶氏祠堂,就因为叶氏祭祖。因为桐溪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松阳县的“拯救老屋”行动办公室支持叶氏宗祠修建费用的40%,而另外的钱由“中国传统村落”专项经费中出。在桐溪每年举行叶氏祭祖的时候,村委也会特别派人值班,维护秩序,谨防火情。所以在村两委看来,桐溪现在最拿得出手的、最能扩大影响力的就是“叶氏祭祖”。村两委和叶氏族人的关系融洽,村两委的规划都以叶氏宗祠为中心,准备在附近修建文化礼堂和养老场所。

目前叶雯老先生是桐溪叶氏祭祖的总负责人,他通过对于儿时祭祖的记忆恢复现在的祭祖仪式,叶雯老先生对于叶氏祭祖的热情与执着使叶氏祭祖恢复并一直延续至今,关于叶氏祭祖的传承人叶雯老先生没有提及,据我们的观察,叶氏后人也有几位热心人士,但是对于叶氏祭祖的熟知程度远没有叶雯老先生熟悉。

中国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宗法社会,直至目前宗族在村落的影响力依旧存在,桐溪村叶姓占据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叶氏祭祖可以提升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有利于村落的治理和活动的开展。叶氏祭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家规家训的传承,对一个人的品行具有深远的教化意义,有助于营造村落和谐氛围。叶氏祭祖文化以及叶梦得的名人效应可以提高桐溪的知名度,从而有利于后阶段的文旅结合发展。

三、叶氏祭祖对节俗类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启示

1.探索民俗精英引领下的社会参与模式

我们在对叶氏祭祖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两位对叶氏祭祖特别执着和热心的老人,一位是叶雯,一位是叶平。叶雯是退休老教师,现是松阳县叶梦得宗祠管理保护理事会的会长,他从21世纪初期开始筹钱收回叶氏祠堂,之后一直致力于修缮祠堂,2013年发动全村人在桐溪举办中元节祭祖仪式,所有的议程根据他小时候祭祖的回忆举行。目前,桐溪祭祖每年中元节都会举行,吸引了很多叶氏台胞前来祭祖,桐溪村也成为松阳县叶氏祭祖组织得最好的村落。叶平是松阳县文广新局的老局长,他工作时就对松阳的传统文化特别有研究,退休后更是对松阳叶氏研究颇丰,从事松阳叶氏宗谱研究13年,其目前为松阳卯山叶氏研究会的会长。叶平老先生对卯山有独特的感情,只要你对卯山对叶法善感兴趣,他都会亲自带你去卯山介绍卯山的故事,他也一直致力于恢复传统叶氏祭祖仪式。2016年,在叶平的努力下,上千位叶氏后人齐聚叶望公墓园集体祭祖。2019年,在叶平的总策划下,卯山会举办叶氏江南始祖望公南迁1820年秋季大典。叶雯和叶平老先生可以说是民俗精英或者是地方文化精英,民俗精英对于节庆礼仪的推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他们把分散在各地的叶氏后人聚集在一起,由于他们的坚持,叶氏祭祖才能克服如场地、资金、人员等重重困难。

在对于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叶氏后人自己组织策划了整场祭祖仪式,克服各种困难,而政府几乎没有参与其中,叶氏后人就是我们非遗保护中讲的社区,社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石和出发点,对社区中心地位的强调,是贯彻非遗保护伦理原则的前提。叶氏祭祖充分体现了由民俗精英引导的社会参与,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这或许可以成为其他节庆仪式类活动借鉴的组织模式。

2.高度关照民众本身

在松阳叶氏村落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叶氏后代这个群体对于崇宗敬祖有强烈的意识,对于自己祖先的认识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叶氏祭祖在松阳具有深厚的民间土壤和群众基础,每一个叶氏后人都知道叶法善的传说,说起叶法善都是满脸的自豪感,对于举办叶氏祭祖仪式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

3.注重传承人认定和培养

节俗类非遗项目不像是传统工艺美术类非遗项目具有严格的传承人评定标准,它往往是由多个人组织,每个人分管一块,这样就会导致在传承人评定过程中出现分歧。虽然现在的非遗法提出可以传承群体申报,但是对于传承群体的范围界定依旧模糊。另外,是对传承人的培养,在卯山叶氏祭祖和桐溪叶氏祭祖调查中也发现,叶雯和叶平是主要负责人,虽然叶氏后人也有个别对于祭祖热心的,但是远比不上两位老人,对于祭祖的认识也远远没有两位老先生熟悉。民俗节庆仪式不像是其他传统手工艺项目,通过刻苦的学习就能技艺精湛。对于民俗节庆仪式传承人来说,更多靠的是情怀和信仰,“宁为乞丐头,也要把叶氏祭祖做好”,这就是叶雯老人对于叶氏祭祖的情怀,而信仰是当今社会紧缺的,这或许是民俗节庆仪式传承需要考虑的问题。

4.遵循传统的适度创新

随着社会的变迁,节日的传统功能也在跟着转变。如祭祖之前是出于对于鬼魂的敬畏、对于祖先的敬仰,在祭祖时候会述说自己的过错请求祖先原谅,也会述说自己的愿望祈求祖先保佑。而现在的祭祖更多的是对于自己祖先的文化认同,是同族人相聚相会的良好时机,特别是对于海峡两岸同祖同根的认同。

在对叶氏祭祖的田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他们在尊重历史再现的过程中也进行创意传承。如桐溪祭祖仪式上在对亡灵的超度中,也包括了对于死去的革命烈士的超度。这体现了叶氏后人对于革命先烈的关怀,从而升华了整个祭祖的主题。在祭祖过程中,叶雯老人还特意设计了诵读《石林家训》的议程,《石林家训》的主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教会了后人做人做事的准则。桐溪叶氏祭祖最后还增加了放河灯的活动,一盏盏河灯带着叶氏后人的祝福飘向远方,整个祭祖仪式是庄严的,而放河灯增加了整个祭祖仪式的趣味性,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参与。这就是传统节庆仪式功能的转变下的创意传承。

5.节俗仪式需要景观叙事的支撑

根据我们的田野调查,发现叶氏祭祖有着丰富的文字叙事,如叶法善丁丁碑的传说、卯山顶通海井的传说、天师渠、叶法善携唐明皇游仙宫的传说等。仪式行为叙事即叶氏祭祖本身。图像景观叙事即文化景观文化空间的构建。在卯山有着丰富的图像景观,如俭公祠、天师殿、御亭碑、天师渠、丁丁碑、通海井等,据历史资料考证,在卯山最辉煌的时候有30多个道观,最著名的是上观、中观和下观。图像景观是对传统文化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因而对于文化景观的恢复和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去卯山调查的时候发现,如今的俭公祠已经荒废,据叶平老师介绍由于地基下沉,俭公祠已经成了危房,俭公祠属于县级文保单位,对于俭公祠的修缮要走很多程序故而迟迟没有动工。我们之后又去卯山后村以及塘岸角村实地观看了叶氏祠堂遗址,从散落的石柱以及地基上完全可以想象当年叶氏祠堂的宏大。现如今,卯山周边还没有一个大规模的祠堂可容纳上千人祭祖,2017年的叶氏祭祖大典也仅仅是放在俭公祠和天师殿中间的小广场上,由于场地狭小,导致祭祖人数需要有限控制。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图像景观叙事,即恢复上中下观和叶氏祠堂,让叶氏祭祖有一个物化载体。

四、结 语

祭祖可以加强叶氏后人的文化认同,助推村落治理,也可以促进当地的文旅结合发展。松阳叶氏祭祖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参与意识及丰富的传说叙事和景观叙事,但目前缺少大型祭祀场所及具有凝聚力的县级叶氏宗亲理事会。松阳为江南叶氏的发源地,整合叶氏宗族文化,融合独特道教文化,使叶氏祭祖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这条传承保护路径定能给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猜你喜欢

天师叶氏松阳
A New Leaf Litter Toad of Leptobrachella Smith,1925 (Anura,Megophry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China with Supplementary Description of L.oshanensis
王天师消暑之法
除妖计
楼上楼下
鸣鹤叶氏诗人与白湖诗社
松阳:以科技为引领 推进产业转型林业增效
松阳香榧迎来发展新篇章
“天师”教职略考
田园松阳 宜尼桃源
坐拥金山却穷死的袁世凯六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