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蹲点调研采访的必备技能
2019-03-26成文胜张立欣
■成文胜 张立欣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全国各新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用一篇篇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展现历史巨变、国家发展和百姓心声。
今年3月28日,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300多名编辑记者从河北省西柏坡出发,再次奔赴全国各地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拉开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序幕。
6月11日,各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及所属网站、新媒体平台,长征沿途13个省区市省级党报、广播电视台的数百名记者又一次集结出发,“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媒体在“走基层”活动中,纷纷组织开展各种蹲点式调研采访。与追求时效性、需要去抢发的新闻采访不同,蹲点式调研采访要求记者选择某一地点,进行较长时间的定点采访。那如何让我们的记者真正俯下身去,沉到一线呢?唯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四力”要求,才能真正地蹲出效果来,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厚度、有力度的报道来。
练好蹲点式调研采访的基本功
蹲点式调研采访一是要对社会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采访,二是进行专题性的调查,无论哪一种情况,采访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需要记者俯身下去,较详细地搜集和取舍材料,以求对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等取得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是一个“走进新闻、发现新闻、思考新闻、写作新闻”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记者迈开腿、睁大眼、开动脑、放手写,总之,要发挥运用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这是做好蹲点式调研采访的基本功。
(一)迈开腿脚走进新闻
新闻采访本质上是以新闻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调查研究。那新闻事实在哪里?它发生于实践中,潜藏于实践中,记者就是要去挖掘、钻探“事实真相这个矿藏”。
我们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一直有着“光着脚板跑新闻”的好传统,当年鲁光蹲点二十多天,采写了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但是如今,置身于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不但人们获取信息方便了,记者的工作也便利了许多,有了UGC(用户生产内容)式的爆料,一些记者情愿当个小编,面对冰冷的屏幕,刷刷屏,浏览浏览信息,做个标题党,远离了真实的新闻现场,触摸不到火热的生活场景,再是妙笔生花,也只是浮于表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蹲点式调研采访并不“老掉牙”,信息技术无论多么先进,也不能代替记者到社会实践中去、到新闻一线去,不能代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离开了“源头活水”,容易因“雾里看花”而产生误判。这也是当前我们重视蹲点式调研采访的原因。
好新闻靠脚底板儿走出来。蹲点式调研采访所面对的对象通常是最基层的民众,甚至有些居住在偏远农村。记者必须要有一副“铁脚板”,只有迈开腿,去普通人不愿去、不敢去、去不了的新闻现场;蹲下去,沉下去,才能挖到新闻“富矿”。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8年,一篇《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的独家报道,收获诸多荣誉,被认为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篇佳作。新华社西藏分社参与采访的记者们说,“四代房”并非出发前就获知的新闻线索,而是走进了一直是新闻报道洼地的阿里边境乡村之后的意外发现,是走好脚力的偶然遇见,否则,这个好新闻可能会长期“束之高阁”“无人问津”。①为采写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王长武坚持19年带领群众打通“天路”,黔南日报社的记者进行蹲点式调研采访。记者扛着设备,徒步走在已经拓宽修成水泥路的“天路”上,陡峭的“天路”耸入云间,仅是一个小时的路程,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让城里来的记者深刻体会到路没修好时群众要想走出大山之难啊!“通过与群众话家常,我能细致入微地感受到天路通后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和基层干部扎实创新的工作作风。”②
(二)睁大眼睛发现新闻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多而繁杂。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记者的“眼力”——判断力和辨别力。特别是面对那些新闻价值要素隐含而非凸显的事实信息,如果眼力不足,即便走进新闻“富矿”,也可能无法准确判断,难以找到有价值的新闻。
事实上,到基层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往往在下去采访之前,只有一个总的意图,而无具体题目;而且采访的范围往往较广,不限于一人、一事、一单位,这就是座隐含的新闻富矿。之所以去蹲点采访,就是希望记者花点时间,潜下心来,挖掘典型材料,揭示事物本质,以敏锐的眼光、不一样的视角,观察、发现、判断、辨别,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从“既有存在”中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新闻。
面对河南兰考这座新闻“富矿”,《求是》杂志的蹲点调研组记者在去之前,对调研的主题是模糊的,头脑里是空空的,到底从哪个角度切入才不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呢?在兰考蹲点的日子里,记者走走转转,听听看看,最终锁定“张庄”这个报道对象,记者自谦为“偶得”,因为到村后才得知1952年毛主席来张庄附近考察过黄河,习近平总书记来那里考察过,实则是记者的眼光独到,挖掘出一个村庄串起新中国70年这个调研主题,从“幸福路”这一张庄脱贫后命名的主干道起笔,一语双关,最终写就了《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③文章在求是网刊发后,被中央网信办当作范文在全网推送。
没有一双“雷达眼”,只能和好的新闻素材擦肩而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蹲点式调研采访来说必不可少。
(三)开动脑筋思考新闻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曾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就是希望新闻工作者多动脑、多分析。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后,如何将精彩的事实进行主题的升华,将新闻价值要素呈现出来,记者得有个“超级大脑”。
蹲点式调研采访过程中,记者首先要汇集多方信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收集信息这一点其实并不难,但记者如果仅仅是占有大量的事实材料,只调查,不研究,那么一方面,对于事实的认知只停留在感性阶段,最后发出来的新闻也就仅仅是各种材料的堆砌;另一方面,海量信息中不乏虚假新闻、网络谣言,如果缺乏思考,不能明辨,就不能发现问题,甚至掉入坑中。
从社会学角度看,蹲点式调查采访属于实证型调研,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单位去进行“麻雀解剖”。所以记者要一边调查,一边研究,认真消化材料,让脑子活起来、动起来, 多想想“为什么、怎么办、然后呢”,不为似是而非所蒙蔽,不为花言巧语所迷惑,不要人云亦云,不能脑袋里一笔“糊涂账”,要直面社会本身,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以鲜活的人、事、物来反映调查对象本质,给人以启示。
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多数年轻人可能就再没有踏入过邮局。邮局老了吗?经济日报社的记者通过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答案,也引出了“邮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该怎样发展,才能在时代大踏步发展中留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思考。④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篇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广泛热议,这无疑体现出了蹲点式调研采访的意义。
(四)诉诸笔端写出新闻
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反映在一支“好笔头”上。而所谓的妙笔,关键就在于能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人民群众爱不爱听、爱不爱看,这是检验笔力的根本标准。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在和蹲点的经济日报记者聊起村里发展大棚,用的词是“玩大棚”;在村民韦孝忠家里,他也津津乐道“玩”大棚。一个“玩”字透出了村民们在没日没夜辛苦管理蔬菜大棚中的苦中作乐,可谓用得妙极。⑤老百姓这样原汁原味的鲜活语言,被用在了蹲点记者的报道里,让受众有了一番独特感受,引发群众共鸣,收到良好的报道效果。
只有“蹲”下去了,记者不再只是冷静的旁观者,才会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他们的记录由于参与和行动有了真情实感,才会妙手著文章,讲出精彩故事,创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来。全媒体时代,记者的笔力还可以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呈现,与蹲点基层群众形成良好互动,融媒体的报道对记者的蹲点采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蹲点调研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一)端正态度
毛泽东同志在《农村调查》的序言中写道:“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蹲点式调研采访作为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其中如何与这些百姓打交道是其成功的基础,这需要蹲点记者端正采访态度,虚心向群众请教学习。特别是记者应将自己的记者身份放下,真正融入采访对象所生活的环境中,视角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进行对话,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基层群众的信任,这样才会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并亲近,使报道内容更为贴近真实。
(二)不能蜻蜓点水
在近些年的蹲点式调研采访活动中,我们不乏看到“人下去了,心没下去”的现象。整个采访像赶场子,与采访对象刚接触半个小时,就匆匆进入下一步的采访,这样的结果必定无法真正走进百姓内心,采集的信息往往也是蜻蜓点水。甚至为了赶进度,或者为了让采访对象的话语更加精炼,采访前设计好了场景,对话只是从采访对象口中念出来而已,画面与同期声游离而生硬,带着明显“导”的痕迹,完全忽略了采访对象自身的感受。
蹲点式调研采访,就是要蹲下来,沉下去,安安心心地与采访对象畅聊一两个小时,踏踏实实地与采访对象同住几日,慢慢地融进去,再原生态地呈现出来,才能有好的收效。
(三)不要主题先行
虽然说,在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之前,记者的报道主题尚不明确,但一些时候,我们的很多采访,从策划到采访,记者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导演”身份亮出来,我想要采什么内容,不采什么内容,我希望你谈谈这方面的感受,等等,让采访对象一开始就沿着记者设计的主题,接受着记者的“摆布”。
蹲点式调研采访中,记者更多担当的是一个生活的参与者、事实的发现者、忠实的记录者,记者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换位思考,必须站在受众的角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在与采访对象接触互动中去体验、去感知,这样的新闻讲述才能娓娓道来,真实自然。
蹲点式调研采访活动是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培养社会活动能力,改进采访作风的有效方法。正像人民日报在今年7月14日头版的“今日谈”栏目中所呼吁的:以“脚力”勤快深入、以“眼力”广大精微、以“脑力”深思熟虑、以“笔力”表达呈现。练好内功强“四力”,这正是我们大力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注释:
①段芝璞等:《从新华社“四代房”报道看主流媒体如何践行“四力”》,《中国记者》2019年第5期。
②韦俨芳:《以“四力”践行新闻操守 讲好平塘脱贫攻坚故事》,《黔南日报》2019年7月2日。
③河南兰考调研组:《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河南兰考蹲点调研札记》,求是网,2019年5月10日。
④郑杨等:《双脚丈量大地 真情记录时代——记者蹲点调研采访感言》,《经济日报》2019年4月24日。
⑤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