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研究评述
2019-03-26
(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一、引言
财务重述是企业对发布的历史财务报告存在虚假信息、误导或遗漏相关重要信息等问题主动或被动地对财务信息进行事后补救的公告行为,因此了解财务重述在我国特定国情及市场背景下的制度环境影响因素比较重要,财务重述在我国的发展也随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就此热点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探讨。
二、法律制度环境与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成本低,控制错误的意识不高,财务报告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财务重述频繁发生也就难以避免。Leuz(2003)研究了31个国家投资者保护政策做了比较研究,并且研究了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他发现高度发达的市场化水平、分散的股权结构、强的法律实施力度都会减少盈余管理,进而降低了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Burgstahler(2006)认为强有力的司法保护程序可以限制管理者为自身利益粉饰公司绩效的动机,盈余管理程度也会越低。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减少了财务重述的发生。姜英兵(2012)研究了制度环境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得出了地区市场化水平越高,法律保护越好、政府干预越少、社会资本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信息质量也越高,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越好。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务重述的发生。叶淞文(2016)研究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法律制度环境越完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高,法律制度环境能够抑制控股股东利用财务重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程度。
三、政府干预程度与财务重述
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是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力,当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行为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不大时,政府监管就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政府具有权威性,因此政府的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王俊秋,张奇峰(2010)研究发现,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相比,政府控制的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更高,而公司所处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具体来说,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快、政府干预越少、法治水平越高,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
四、社会监督与财务重述
注册会计师、媒体等社会监督是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不可忽视的制度环境。孙继辉,职琳斓(2017)研究发现,媒体监督能有效抑制管理层结构性权力与财务重述的正相关性关系和管理层声誉权力与财务重述的负相关性关系,但对管理层所有权权力的抑制性效果不明显。孙继辉,任秀娟(2017)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影响比报刊媒体更大,且在控制公司财务特征与治理特征之后,媒体的报道确实发挥了监督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作用,媒体报道有助于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章敏,王阔(2017)研究发现,问题企业媒体负面报道比例越高,权威媒体报道数量越多,这些企业越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行为,权威媒体有利于加强媒体负面报道对问题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敦促。张朝辉(2016)实证研究发现,新闻媒体的批评与谴责能有效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分类后回归分析发现,媒体的负面报道对非技术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和涉及核心会计数据的财务重述行为起到了更为积极的监督作用。朱兴邦,田瑶(2016)运用卡方检验对2012年—2014年深市主板全部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资料进行分析,证实媒体监督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较高的媒体关注度可以有效降低公司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
五、内部治理环境与财务重述
在一个企业中,公司治理机构的核心是董事会,其需要保证财务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关于公司治理特征与财务重述之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特征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上。黄志忠等(2010)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越高,其对公司财务报告重述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强。马晨等(2012)的研究也表明独立董事制度在降低公司会计报告重述行为的发生概率上是有效的。陈丽英(2015)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多的董事会人数不会带来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发生概率的降低。赖妍等(2018)研究发现,存在高管政治关联情形的民营上市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将政治关联类型划分为政府官员类、代表委员类和政府官员兼代表委员类后,发现政府官员兼代表委员类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更显著。田祥宇,李香(2018)实证研究发现,CEO薪酬激励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对CEO实施薪酬激励更能抑制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