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血管炎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9-03-26陈奕楚李欢李思睿曾俊杰综述徐海波审校
陈奕楚, 李欢, 李思睿, 曾俊杰 综述 徐海波 审校
及时、准确的诊断对颅内血管病变十分重要,误诊或治疗不当都会加剧疾病进展。颅脑血管的成像方法很多,包括DSA、CTA和MRA等。DSA是目前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CTA在血管狭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MRA则是很好的筛查工具[1]。高分辨力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及其周围结构,在以血管壁改变为主的颅内血管炎性病变中意义重大。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imaging ,VWI)技术因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力和软组织对比度,且无辐射危害[2],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
HR-VWI技术
1.简介
颅内动脉管径狭窄和走行迂曲是VWI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如大脑中动脉直径为3~5 mm,管壁厚度为0.5~0.7 mm,此类中小动脉亟需一种既能显示正常的颅内血管壁,又能将其与病变区分开来的成像技术,HR-VWI技术应运而生。
采用VWI评估颅内动脉,重要的是运用血液及管壁邻近的脑脊液抑制技术,避免血液与血管壁产生的伪影影响。黑血序列可抑制管腔内流动的血液信号,以黑血序列为基础的多对比序列(如增强前后的T1WI、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是目前临床VWI的主要技术[3]。T1WI和T2WI一般显示血管壁的基本特征,如形态和信号强度。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可用于划分外侧动脉壁,但对血管壁内的组成成分的表征欠佳。T1WI增强扫描可显示血管壁及其强化程度,从而提示疾病活动[1]。黑血技术中双重反转恢复(double inversion-recovery,DIR)技术一度被认为是MRI黑血技术的标准方法,然而DIR和四重反转恢复技术(quadruple inversion-recovery,QIR)耗时较长,且无法完全抑制慢速血流或非层流的复杂血流信号,不适用于临床实践。大多数已发表文献多采用二维黑血技术,但三维体积各向同性涡轮自旋回波采集(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isotropic turbo spin echo acquisition,3D-VISTA)序列才是目前最广泛使用和研究的技术。3D-VISTA序列成像时间短,且图像质量佳,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该技术的体素大小能达到0.4~0.5 mm3,可以满足准确评估三级分支血管的需求,而二维VWI技术仅能评估二级分支动脉。三维采集能够提高平面分辨力,增加颅脑覆盖范围,并可在多个平面各向同性扫描,从而更精准地显示脑动脉的管壁结构。
2.应用概况
HR-VWI首次应用于髂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评估[4],此后逐渐被引入作为颈动脉成像的新兴检查技术。VWI技术可准确的分析管腔的狭窄程度,早期研究主要着眼于斑块组成成分与MR信号之间的关联。斑块组成、形态尤其是纤维帽的形态、斑块内出血、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斑块内新生血管、溃疡和裂隙均可在HR-VWI中显示,这些表征是未来极具潜力的脑血管事件的影像标志物[5]。VWI能区分稳定斑块和易损斑块,并提示易损斑块的HR-VWI特征可能与患者症状加重,继发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可能性增加有关[6]。头颈动脉VWI的斑块信号、形态特征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HR-VWI被证明在早期大动脉血管炎的检查和随访中具有重大价值[7],影响其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分辨力、扫描时间及血管狭窄程度[8]。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VW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颅内血管性病变的评估,包括脑血管炎、动脉瘤、动脉夹层和烟雾病等。
颅内血管炎
1.病理分型
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炎涵盖广泛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为各种炎性改变和破坏性特征。CNS血管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当血管炎仅局限于CNS而不涉及其他系统时,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 angiiti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当CNS血管炎发生于全身性炎症或感染过程中时,被称为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secondary vasculitis,SV)[9]。PACNS是一种罕见疾病,病变局限于脑和脊髓,其发病率(2.4/106)目前仅见北美地区的一项报道[10]。目前,PACNS主流的研究方向在于颅内血管壁炎性表现的HR-MRI表征,以及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的鉴别诊断。
PACNS的病理类型包括肉芽肿性血管炎、淋巴细胞性血管炎、坏死性血管炎、β淀粉样蛋白相关性脑血管炎(Aβ-related angitis,ABRA)[11],其中肉芽肿性血管炎最常见。不同病理类型导致的血管本身宏观改变并不完全相同,因此HR-VWI尚不能完全区分不同病理类型PACNS。血管炎主要表现为管壁本身结构的破坏和透壁炎症的变化,如内弹力层的中断、管腔变窄等。Yang等[12]分析颅内动脉的解剖结构与HR-MRI表征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颅内动脉具有与相似管径的颅外血管结构上的不同特征,即颅内动脉较颈内动脉具有较薄的中层、较少的弹性组织外膜,该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解释血管病变的潜在机制。
2.生物分子学研究进展
颅内血管炎的生物分子学相关研究较少,可能与病因尚未明确及精确模型的构建困难有关。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 是一种新型氧化铁纳米磁共振对比剂,由于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摄入USPIO的水平较高,现已被确定为血管病变进展的结构成分和生物介质[13],且被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MRI研究中。Millon等[14]在猪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运用USPIO标记局部血管炎症导致的血管壁渗透性发现,血管壁炎症参与斑块形成及进展。
HR-VWI在颅内血管炎中的诊断价值
PACNS、颅内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 disease,ICAD)及RCVS的血管病变在三维时间飞跃的MRA中具有相同的影像表现,即中型颅内动脉局灶性狭窄[14,15]。DSA对CNS血管炎的敏感度为27%~90%,而特异度低至30%[9]。颅内血管炎在CT或MRI上的表现均不具特异性,多数可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血灶或梗死灶。目前诊断颅内血管炎的方法是对脑皮质和软脑膜进行活检,但此检查风险更高,且诊断敏感度可能仅为50%~75%[16]。因此,即便采用DSA、脑实质或脑膜活检,仍难以达到精确诊断。
目前,脑组织活检仍为诊断PACNS的金标准,临床仍广泛沿用Calabrese和Mallek于1988年提出的诊断标准。该标准具体如下:①临床标准:患者病史或临床检查提示有神经功能缺损,通过多方面评价后仍不能用其他病变解释;②影像学和组织学标准:由影像和/或病理证实的CNS血管炎性过程;③排除标准:有证据显示为系统性血管炎,或有任何证据显示血管炎为继发性,如梅毒性血管炎[17]。从诊断标准不难看出,临床诊断PACNS仍具有挑战性。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HR-VWI在显示血管壁的多种病变中的优越性,包括管腔内壁形态、管壁厚度及管壁邻近组织情况[18-20]。目前多项研究结果显示,PACNS在HR-VWI上多表现为内壁光滑的环形管壁增厚,增强呈点状或厚壁完全强化,强化甚至可延伸并超过血管壁的边缘,血管炎处于活动期时强化更显著[20]。血管壁对比增强的评估是HR-VWI临床应用的基石,血管壁炎症强化方式可以是细线样或不规则状增厚,甚至延伸至相邻的脑实质。Qiao等[21]提出了一个管壁强化的参考标准:无强化为0级;小于垂体柄的强化为1级;等于或大于垂体柄的强化为2级。虽然该标准缺乏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证据,但该增强方式通常与血管壁炎症的进展和/或滋养血管密度的增加相一致,而滋养血管密度的增加与各种血管病变相关。
HR-VWI在颅内血管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HR-VWI可显示颅内血管炎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治疗决策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颅内血管炎,尤其是PACNS应与ICAD和RCVS进行鉴别诊断。
1.PACNS与ICAD的鉴别诊断
在病变部位上,ICAD可涉及任何动脉,而典型的PACNS倾向于累及中小型动脉,并且多个动脉中的单个病变比单个动脉中的多个病变更常见。ICAD的HR-VWI表现与PACNS有所不同,其中较特征性的是偏心性管壁增厚及不均匀的强化,而PACNS主要表现为管腔狭窄及环形管壁增厚。此外,最新研究显示,ICAD在HR-VWI上观察到的管壁增厚中,管壁的炎症在血管增殖的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可伴随管壁炎症性表现[17]。
2.PACNS与RCVS的鉴别诊断
PACNS和RCVS的鉴别诊断见诸多研究报道[22]。有学者研究[19]发现,PACNS和RCVS在发病的空间及时间上的影像特征具有差异性,联合治疗后随访复查,可更好的进行区分。有学者归纳以下HR-VWI特征来区分PACNS与RCVS:PACNS的血管呈弥漫、交替性狭窄和扩张,血管壁呈对称性增厚,恢复时间需7~17个月,分辨力较RCVS低(33.3% vs 88.9%)[19,20];而RCVS具有较薄的、弥漫且均匀、较连续的管壁增厚,恢复时间较短,约需3个月,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RCVS中膜显著增厚而缺少炎性细胞,进而导致管腔狭窄,所以强化并不显著,治疗后可快速恢复[12]。
颅内血管炎性病变单靠影像表现尚不能做出病因分类,还需结合临床各项检查,但通过影像学技术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进一步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综上所述,颅内血管炎性疾病进展的前瞻性纵向HR-VWI研究将有利于描述疾病不同阶段的成像表现,并有助于阐明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进而加深对血管壁病变进展的理解及患者预后的评估。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不足,如扫描时间过长、需患者较高的配合度,追求更快的扫描时间及更佳的成像质量也是该技术发展的方向。未来的研究方向更倾向于HR-VWI表征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及量化大型颅内动脉的炎症模式,使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