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孩,我的面子就不值钱吗?
2019-03-26一哥
一哥:
大人们最珍惜的就是他们的“面子”吧,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就是他们的自尊心吗?他们有,我们小孩就没有吗?我生活在和谐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哪里都好,就是一点,让我痛苦至极!家里一来叔叔阿姨,爸爸妈妈就喜欢主动提起我的糗事。上个星期,妈妈的闺密来我家做客,她家的儿子正好和我是同学,两个妈妈在一起肯定是要聊孩子的。人家妈妈说的都是自己孩子的好,我妈倒好,说的全是我哪哪不好,完全一副恨不得把她家儿子认作自己儿子的眼神,羡慕得要命!说我的房间像狗窝;说有一回让我买醋,结果买回来一瓶酱油,让她很无语;说我跳高,结果跳到旁边的水坑里……我的妈呀,你们倒是开心了,让我的“面子”往哪儿搁呀。我本来还坐在一旁看电视,后来看了我妈几眼,人家全程没反应,我干脆直接回房间了,我都丢不起那人,我妈怎么就好意思什么都往外说呢?难道我在她眼里就是个笑话?阿姨家的儿子,上次还没我考得好呢,她怎么不说呀。不是让我只要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吗?这会儿怎么又怪我没有打扫房间了呢?
这样的“大嘴巴”妈妈真是不让人省心!能不能给我留一点面子?
五年级怪咖
许多想打电话聊天的小朋友,现在一哥给你们一个电话号码:0551-62607773,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一哥等着你哦!
小怪物:
你好呀!你的经历可真逗,说出来果然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绝对是缓解聊天尴尬气氛的好话题!聊天嘛,妈妈估计也是一时半会想不到话题了,就乐此不疲地引用了你的经典故事,谁知她还没有获得使用权呢,应该先请示原创作者的意见,否则就属于“侵权行为”!
有些故事是很私人的,尤其是糗事,谁没有呢?但谁愿意从别人嘴中听到自己的糗事呢?除非在朋友们互相开玩笑的时候拿出来乐一乐,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更愿意让糗事们安静地待在记忆的盒子里的。所以这一次,我挺你!
大人们呀,总觉得小孩子没心没肺,所以也不会在意他们的感受,殊不知,这样一群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的小屁孩,个个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如果说一件事情,大人对它的洞察力和感受力是100分的话,孩子的得分绝对要>100分。所以,大人们,我们从来不怀疑你们对我们的爱,可是粗心大意的你们却常常没有正确地使用爱我们的方式!
妈妈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不能让这种错误的行为再肆无忌惮地上演了。我们必须得行动起来,解救老妈于“迷途”!首先,来个最直接的——面谈。如果爸爸也有和妈妈一样的“症状”,那就可以召开家庭会议了。把你的感受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伤害了你,并且告诉他们,你愿意不计前嫌(你的形象在家庭中会瞬间高大起来!)。同时明确地告诉他们,自己也是别的父母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们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肯定孩子,还能指望谁来肯定你的孩子呢?那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又要怎么树立呢?我想明事理的爸妈在这时都会认真反思的。所以,别把委屈憋在心里了,是时候发挥语言的力量了!
万一爸爸妈妈听不进去,那就只好来点“狠”招了!古人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过要注意分寸哦,期待你的好消息!
一哥
亲爱的小读者和爸爸妈妈们,大家好!作为一本亲子共读的分享类杂志,编辑们经常会遇到大人们提出一些亲子阅读中的问题,这里我们引进当代家庭教育标志性人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尹建莉老师的关于“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一些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盼望着有更多家长把你们的想法、做法发在群里,让大家有一个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机会!
“让孩子爱上阅读,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语文是各科的底蕴,阅读是语文的精髓”……
孩子只喜欢看漫画怎么办?
提问:一次家长会上,听台上专家讲漫画对孩子阅读有“很坏”的影响,已有专家提出减少引进海外漫画的主张。可我家上四年级的女儿特别喜欢看漫画书,也确实影响了她的学习。打骂、撕书,我什么办法都想了,都无济于事。现在我小儿子两岁了,早教班老师让我给孩子读绘本,我实在担心儿子也“陷进”画画里。我真的非常排斥漫画书。
观点分享:请不要排斥读图。
读图是指以绘本、漫画为主的阅读活动,读字是指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活动。读图是阅读的初级阶段,读字则是阅读的高级阶段。
从阅读的整体效果上来说,读字优于读图,只有孩子成功进入了读字阶段,阅读的终极目的才能实现。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冲突的,这两种阅读模式,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长期共存,孩子无论喜欢哪个都没有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识字增多,阅读文字的要求等等,“文字阅读”会在他(她)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过于沉湎读“漫画”的状况会慢慢好起来。不过,她喜欢看漫画可能更多是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或者是画本身。这和你儿子用绘本来启蒙不是一回事。
通常,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也会喜欢看动画片、漫画书,痴迷一些电视剧,甚至直到成年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改变。但由于他们读字的兴趣早已稳定形成,所以这些“读图”活动始终是一种消遣和放松,不会成为主流。
你女儿现在不喜欢读文字书,只喜欢读漫画,你要循序渐进,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以免适得其反。
需要读出声来吗?
提问: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她会自己看书,也喜欢看,就是默默地看。但学校语文老师是要求孩子们大声朗读课文的。老师说读出来可以加深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口才和表达能力。默读和大声读真有好坏之分吗?
观点分享:读课外书与学课文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课文可以朗读,课外书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只要孩子喜欢。孩子读课外书时,碰到非常喜欢的某些段落,愿意把它们朗读出来,也是非常好的。这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不需要担心。
但上课读课文,应该按照老师要求,好好朗读。
先考虑“有趣”,后考虑“有用”?
对的。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在给孩子选择阅读书目时,要了解孩子,然后再给出建议。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来挑选,更不要以“有没有用”作为价值判断,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她)的兴趣所在。即使对成人来说,持久的阅读兴趣也是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
事实上“有趣”与“有用”并不对立,有趣的书往往也是有用的书。一本好小说对孩子写作的影响绝不亚于一本作文选,甚至会超过作文选。陶行知先生就曾建议把《红楼梦》当作语文教材来使用。所以,这里说“不读有用的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说法,目的是强调关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阅读要尽可能杂?
对的。
孩子不仅应该读得多,而且应该读得杂。什么都读一读,才知道最喜欢读什么。而且知识与知识间是有联系的,世上不存在孤立的学问。从小阅读内容丰富,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得更完善。
现在各行各业的专业书籍多如牛毛,这使得人们很容易陷入实用阅读的怪圈中,把阅读功利化。比如很多人知道阅读重要,一心要读“有用”的书,只把自己的阅读定位于某一领域,书虽然没少读,思维却始终局限在一个小天地。
孤立的专业知识很难演化为学问和智慧,也难以照耀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间必须有丰富的互通渠道,才容易做到融会贯通。想读懂心理学,应先读教育学;想读懂教育学,应先读哲学;想读懂哲学,应先读小说——这不是非常确定的论断,而是一种有关阅读的思维方式,适用于各专业。
不是说哪种学问比哪种学问深,也不是哪种文字比哪种文字水平高,而是精神的丰富有它必须的路径。所以父母引导孩子阅读要尽可能地杂,阅读内容越丰富越好。
在小学高年级引入科普读物阅读?
对的。
在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阶段,阅读科普读物非常重要。
现代科学发展速度惊人,日新月异,而学校又不可能把新概念、新知识及时地补充到教学大纲里去。因此,阅读科普读物能扩展孩子的视野,增加好奇心。
经常阅读科普读物的学生,会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学生,更会对知识产生稳定的兴趣。而且阅读科普读物有助于学生对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引导孩子阅读科普读物,最好从其身边的事物做起。看电视,可以找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坐汽车,可以买一些汽车结构原理的书。总之,科技知识充斥我们的生活,家长要学会无痕地引发孩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