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鹿鼎记》英译本研究
2019-03-25刘静
摘要: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以翻译目的论分析《鹿鼎记》英译本的翻译发现,译者以翻译目的为指导,既考虑忠实于原文的因素,又考虑译文可读性和接受度的问题,采取多种翻译技巧,皆符合目的论三原则,实现了传递原文、让译文读者更易接受、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4-0118-03
一、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为核心,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应该根据译文和译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而传统的翻译理论却认为翻译应根据原文和原文读者的反应来进行。翻译目的论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的原文中心论,开始从译者、译文、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译者通过翻译纲要的确定可以自主选择具体的翻译行为实施,而翻译出来的译文不仅要忠实于原文遵守忠实原则,同时也要考虑译文接受度和读者的因素符合连贯原则,而何时忠实于原文,何时以读者和译文接受度为先,必须要以翻译的目的即目的原则作为首要参考标准。
二、翻译纲要
译者根据翻译纲要的元素:发起翻译的缘由、译文的接受者、译文的功能及使用译文的环境等选择使用何种文体的译文、译文如何具体表述及对原文何时删减、增补等,翻译纲要各元素明确了翻译目的,译者依据翻译目的开展翻译行为。
三、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行为要以翻译目的为导向,遵守目的原则,不能违背翻译行为的初衷。在以目的原则为前提的条件下,译者忠实于原文,按照忠实原则传递原文作者的思想和内容;同时译者也要考虑译文接受者,根据连贯规则实现译文可读性,符合译文读者的表达方式。
1.目的原则
翻译目的论认为,译者要以原文为基础,翻译目的为导向进行翻译活动。根据翻译目的,译者需要对原文和译文进行统筹协调,平衡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文化差异,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完成符合翻译目的的译文,从而遵守目的原则,目的原则也是三原则之首。
2.连贯原则
连贯原则,也叫作语内连贯法则,指的是译文要符合译文接受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并且能够被译文读者所理解、认同。
3.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也叫作语际连贯法则,指的是译者的翻译行为要忠实于原文,以原文为基础,表达出原文作者的思想和内容。
四、《鹿鼎记》英译本的翻译目的分析
闵福德教授是《鹿鼎记》英译本作者,他曾高度评价金庸小说,认为金庸武侠小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之一。根据《鹿鼎记》英译本序言我们可以看出,闵福德对《鹿鼎记》的英译有自己的特定目的。
一个目的是让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从而引起目标读者对武术文化的兴趣。要实现这一目的,闵福德教授首先要对原文的内容和思想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再对有文化特色和文化差异的表述通过各种翻译技巧进行二次加工,形成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译文,为目标读者扫清阅读障碍。例如,“招数”被译成“moves”,在英语中并没有一个对等的词来描述“招数”,于是译者运用了替代的翻译技巧,使用了一个接近“招数”内涵的词“moves”来表述,这样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译文,而译文也没有违背原文的大意。
另一目的就是传递中国的文化,使更多的人理解中国文化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闵福德教授通过音译的翻译技巧将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保留并对其进行解释。例如,“公公”被译成“goong-goong”并加注释说明其历史背景,译者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了原文本的结构和内容,又以一种异域风情的方式对译入语读者进行表述。译入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文化译文的深层含义,还可以获得中国古代的历史知识,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
在《鹿鼎记》英译本中,译者的这两个翻译目的既是彼此独立的,又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来实现翻译目的。
五、目的论三原则在《鹿鼎记》英译本中的体现
以目的原则为前提,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按照忠实原则传递原文作者的思想和内容;同时译者也要考虑译文接受者,根据连贯规则实现译文可读性。
1.目的原則的体现
例1:原文: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中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
译文:1636,when Abahai changed the name of the Manchu dynasty from 'Later Jin' to 'Qing',was given as 'the ninth year of the Ming Emperor Chong Zhen'.
《鹿鼎记》中对历史时间的描述采用的多是天干地支和皇帝年号,而西方国家多采用公历记录时间。在原文中,“崇祯九年”指的是皇帝年号,而“丙子年”则是指天干地支。这两种记录时间的方式对西方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也是难以理解的。于是在译文中,将“崇祯九年”译为“the ninth year of the Ming Emperor Chong Zhen”,译者通过意译的方式进行处理,既能够让读者明白原文的意思,又能够向西方读者传递中国的历史文化。“丙子年”的译文“1636”通过替换的方式对原文进行了说明,译者按照西方读者熟悉的公历进行翻译,以便读者能够清晰的明白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无论是通过意译还是以替换的方式,译者都实现了自己的翻译目的,既让读者理解了原文的时代背景,同时又传递出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符合目的原则。
例2:原文:韦小宝又练了几次,再和海老公拆招。海老公左臂一探,姿式招数仍和先前一模一样。
译文:Trinket practised it several more times on his own, and then tried it again with Old Hai,who shot out his left arm and followed the exact same sequence of moves as before.
“招数”是中国武术当中的专用词汇,指武术动作,在英语中还没有一个相对应的词可以表述。译文“move”的英文释义“a change of positon”,与“招数”的意思不是完全一致的。此处的“招数”除了指位置移动外,还含有通过一些动作能够攻击对方或保护自己的意思。“招式”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它只局限于武术运动,虽然译文与原文并不完全连贯,但也可以看作是读者根据语内连贯原则理解原文内容的一种替代。译者在进行翻译行为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和读者的理解度和接受度连贯起来,但是忠实的程度和连贯的程度服从于翻译目的:传递原文思想,便于读者理解。
例3:原文:“清风、明月”这两句诗,讥刺满清,怀念前明。
译文:In Chinese the word for “cool” is qing(the word chosen by the Manchus for their new 'Chinese' dynasty)and the word for “bright” is ming(the name of the old Chinese dynasty they had supplanted).
在原文中,“清”是指当时清朝政权,“明”是指被清朝政权推翻的明朝,中国读者能够感受到“清风、明月”這两个词背后隐含的意义。然而,若译者将原文翻译成英文时,没有加注释进行说明,双关语“清”和“明”将丢失其内在含义,会让不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西方读者对此产生误解甚至混淆、不知所云。于是,译者根据传递中国历史文化,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以及使译文接受度和可读性强的翻译目的,巧妙地处理了这两个词,首先是对“清风”和“明月”进行了字面翻译,接着又通过加注释的翻译技巧,向西方读者解释了原文背后隐藏的文化信息,“清风”代指清王朝,而“明月”指被清朝政权推翻的明朝。既实现了对原文的忠实,又便于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接受,同时满足了译者传递中国文化的目的。
2.连贯原则的体现
例4:原文:大声道:“咱们只讲义气,不要钱财。你送元宝给我,便是瞧我不起。你身上有伤,我送你一程。”
译文:“What matters to us,”he declared proudly,“is Honor and Chivalry.Money is nothing.By giving me money,you're saying you despise me.You are wounded,sir;I shall stay by your side.”
此处的“义气”指的是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做自我牺牲的气度,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对应的词来表述,于是译者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来解释“义气”,其中“chivalry”是“骑士品质”的意思,对于西方读者来说,骑士精神更便于理解,而“骑士精神”和“义气”又有相似之处,都是刚正之气,都有“正义”的含义,译者在此处通过读者熟悉的文化“骑士精神”来解释原文中读者不了解的“义气”内涵,使译文易被读者接受,符合读者阅读习惯,与连贯规则相一致。
例5:原文:海老公哼了一声,道:“这叫做‘瓷中抓鳖,手到擒来。
译文:“Catching a Turtle in a Jar,”said the old eunuch.
“瓮中捉鳖”,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目的。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采取直译的方法,没有对成语当中的引申义加以解释。译者把原文信息中认为不重要的而且对读者的理解影响不大的引申义,没有刻意的加以解释说明,一是译者认为不重要,二是译者认为解释过多会耽误读者的顺利阅读,不利于读者对译文的接受,译者从读者的角度对译文进行了直译处理,虽没有全部忠实于原文,但是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读者更愿意接受译文的目的。
3.忠实原则的体现
例6:原文:鳌拜为了镶黄旗和正白旗两旗换地之争,与苏克萨哈有仇。
译文:There had been enmity between the two Manchu noblemen ever since their two Banners had fallen out over the division of territory(the Manchu conquerors were divided into eight Banners,and Oboi was chief of the Bordered Yellow Banner,while Suksaha headed the Plain White).
“八旗”是清代满族的社会军事组织形式,于1614年努尔哈赤所建。刚建立的时候,有四旗:黄旗、白旗、红旗和蓝旗,后来又增设了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1642年,皇太极完成八旗编制,统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由于西方读者不了解中国清朝的行政体制,如果译者在这里不解释“正白旗”和“镶黄旗”这两个词,西方读者会不理解原文思想,译文不具备可读性,从而影响译文的接受程度。译者采用在译文中采用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解释清楚了原文的背景内涵及中国有关历史知识,译文既真实解释清楚了原文的内容,也让译文更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符合忠实原则,从而实现翻译目的。
例7:原文:当即取下画来,平铺于桌。
译文:He took the huge scroll carefully down from the wall and spread it out on the desk.
汉语“画”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会被译成“painting”。然而译者在此却将其译成“the huge scroll”,这主要是由原文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在中国古代,人们经常用毛笔在绢布上作画,因为那时纸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元代,画家们才开始用纸作画,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大量使用宣纸。根据原文的历史背景,事情发生在明末清初,由此可见,那时作画用的是宣纸,不同于现代的纸张,人们的画作都是以宣纸成卷的方式进行取放,或者对宣纸进行卷轴装裱便于保存和取放。译者对原文中这一点所体现的中国特色文化比较了解,准确理解了原文中“画”的特殊性,而译入语中是缺少相应对等的表达的,而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让译文读者理解,于是通过替代的翻译技巧,使用“scroll”这个接近于原文含义的词,既遵循了原文内涵,符合忠实原则,又传递了中国画的相关文化知识,而且读者更易接受,
六、结束语
翻译目的论更倾向于从译者、译文、译文读者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译者根据翻译纲要确定翻译目的,具体进行翻译行为的实施。目的论会更多地关注译文接受者的感受,而不是只忠实于原文文本,译者在进行翻译行为时,以目的三原则为指导,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顾虑读者的接受度和译文的可读性,而翻译的目的对于忠实原文还是向译入语文化进行妥协具有主导意义,即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服从于目的原则。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金庸.鹿鼎记[M].广州:广州出版社,2011.
[3]沈双.评闵福德的“鹿鼎记”英译[J].明报月刊,1998(8).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1).
[5]罗永洲.金庸小说英译研究—兼论中国文学走出去[J].中国翻译,2011(3).
[6]蕭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刘静(1983—),女,山东潍坊人,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