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推进教育扶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25李洁

西部学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教育

摘要:高校教育扶贫总体来看取得了不少成绩,提升了贫困地区脱贫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技能,为贫困地区的教育注入了发展动力。但相对于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存在对教育扶贫认识有偏差,同质化、形式化现象突出,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未形成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该进一步提高教育扶贫精准化,在推动高校教育扶贫协同化、聚焦化以及长效化方面发力。

关键词:高校;农村教育扶贫;智力扶贫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4-0041-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1]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激发农村人口脱贫动力、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之途。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和智力的地方,因为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教育扶贫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中组部等8部委发布《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扶贫责任和要求。各省也规定了省属、地属高校的扶贫目标和要求。扶贫成为新时代高校应该承担的责任,运用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贫困地区教育成为高校扶贫的主要形式。

农村教育扶贫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和群众协同推动的,以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内生动力,通过改变农村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进而反过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一种扶贫形式”[2],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目前,高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将自身服务社会功能与贫困地区现实需要对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推动贫困地区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脱贫技能的提高以及社会文明进步,书写着脱贫攻坚的“高校样本”。

一、高校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做法

教育扶贫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目前高校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大体如下。

(一)通过文化普及和推广活动,提升贫困地区人口脱贫的信心和勇气

根据人力资源理论开创者舒尔茨的理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才匮乏、文化不够。所以,要为贫困地区注入动力,解决贫困地区从输血脱贫到造血脱贫的转变,必须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为贫困地区人口脱贫提供长久保障。

高校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力量,通过文化扶贫可以从文化和精神层面给予贫困地区人民以帮助,也是防止脱贫群众重新返贫的重要举措。很多高校通过输送文化产品的形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帮扶活动,助力陕西蒲城县贫困乡村精神脱贫,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组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等,将文化产品送下乡,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扶贫先扶志,扶志是关键,没有志气支撑则扶贫就成了救济。所以,“扶志”就是扶观念、扶信心、扶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勇气。通过文化普及和推广活动,在贫困地区群众心中埋下“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思想种子,有助于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二)发挥专业优势,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技能

《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对高校如何开展“三下乡”和“三支一扶”活动进行了规定,吹响了高校教育扶贫的冲锋号。《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意见的通知》则明确了高等学校在扶贫方面的详细要求,是高校教育扶贫的全面展开。目前,高校在总结“三下乡”和“三支一扶”活动经验基础上,发挥专业优势,努力提高教育扶贫的针对性。例如:医学专业院校或组织师生到当地义诊,为当地的村民免费提供医疗咨询,或培养扎根农村基层的乡村医生,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教育学专业院校师生到贫困地区支教、实习,补充当地师资,或培训当地师资;法学专业院校师生为农民提供一些法律援助,使大家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等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开展专项服务,为贫困地区教育长久发展注入动力

师资培训是教育扶贫的“牛鼻子”,必须紧紧抓住。构建良好的教师教育体系,是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应有之义。北京科技大学携手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通过“同课异构”“送教下乡”、示范课、公开课、交流研讨等形式,对甘肃秦安县的高中小学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3]四川文理学院结合贫困地区教师的需求,经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严格审核,从2020届毕业生中择优遴选了90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师范技能较强的学生前往金阳县支教,为农村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提供帮助。

通过互联网技术,为乡村搭建专业、系统、精准、持续的学习平台,打破了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提高了貧困地区人口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身“造血”功能。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实施“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帮助了19个省(市、自治区)69个区县、3500余所乡村学校、3.3万余名乡村青年教师。[3]乡村青年教师通过网络自主参与学习获得收益。

二、高校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对于中国扶贫事业的整体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而言,尚存在一定差距,表现如下。

(一)没有把握教育扶贫的核心要义,对教育扶贫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教育扶贫是国家大计,关乎社会文明和进步,关乎民族事业长久发展。目前,很多高校在教育扶贫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教育扶贫就是给孩子捐钱捐物,或者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等,没有把握教育扶贫的实质和要义,轻视了贫困地区人口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没有弄清楚高校在教育扶贫中的角色定位。带来的结果是,高校的教育扶贫呈现低层次化、浅层次化倾向,很多高校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清楚扶贫对象需要什么,只能在形式上打转转。

(二)没有掌握教育扶贫的规律和特点,同质化、形式化现象突出

其一,同质化现象突出。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扶贫形式集中在师生“三下乡”、捐款捐物等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教育扶贫中“挑肥拣瘦”,偏爱追求一些花费精力小、运作周期短、容易显“政绩”的方式,重数量、规模和宣传,轻质量和实效。个别学校甚至把教育扶贫当作政治任务强制完成,导致下属单位都采用“简单便捷”方式,至于效果则无从谈起。其二,形式化现象突出。高校教育扶贫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部分学校为了完成扶贫任务,把教师和学生的评优与教育扶贫活动强行挂钩,最终教育扶贫成了形式主义的重灾区。

(三)没有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制度,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未形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教育扶贫工作中,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但是也隐藏着昙花一现的隐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高校教育扶贫的考核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难以保障教育扶贫制度化、规范化和长久化。很多高校规定的考核指标集中在数量、规模等可计量的方面,对扶贫的过程和结果等缺乏监督,对教育扶贫的质量缺乏考核。

三、提高高校教育扶贫质量的对策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4]17截至2019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高校教育扶贫大有可为,要有所为。

(一)推进高校教育扶贫的精准化

首先,制定更加细化的本校教育扶贫目标和实施方案,体现不同高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比如,“双一流”大学和一般的职业学校在教育扶贫的目标和要求方面,就应该有所不同;理工科院校、综合性院校和文科类院校也应该有所差异。其次,高校教育扶贫的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不同高校应根据自己的优势专业和资源特长进行教育扶贫,这是基本原则,不过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则在方式和手段上可以根据校情、贫困地区的实情进行创造,体现自己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最后,责任目标落实要根据不同情况有所区分。教育扶贫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在二级单位和师生身上,而如何考察二级单位和师生完成目标的情况,则要视情形而定,不能“一刀切”“一锅烩”。

(二)推进高校教育扶贫的协同化

协同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扶贫的必然要求。很多学校错误地认为,高校教育扶贫就是高校自己的事情,这是不对的。教育扶贫是社会系统工程,高校要开展好教育扶贫工作必须将教育扶贫置于整个大时代背景下,整合教育扶贫力量,形成协同攻关优势,取得教育扶贫的集成效应。

具体而言,包括:构建以高校为主体,联合校友、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力量的高校教育扶贫体系,形成高校主导、多元参与、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推进教育扶贫与文化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的衔接和配合,取得“1+1〉2”的效果;形成校内党政机关、专业组织、科技人员、志愿学生等的协调合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显所长、相映成辉的扶贫生态。最终,通过校内协同推进、校外协同推进、校内外协同推进的“组合拳”,着力解决教育扶贫的“中梗阻”问题,打通扶贫方案与实际效果的“最后一公里”。

(三)推进高校教育扶贫的聚焦化

高校教育扶贫可以涉及诸多方面,但是不能全面开花,必须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和特长,聚焦关键问题问诊把脉、对症下药、辨证施治。重点抓好以下问题:

1.“请进来”“走出去”培训师资

高校教育扶贫必须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2016年6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成立,明确高校要“通过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的教学水平,让贫困地区学生尽可能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助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5]。具体而言,就是要“请进来”,面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师资培训,组织校长、园长、教职员工骨干等到校“跟岗挂职”,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提升培训;“走出去”即面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教师,邀请学校基础教育集团及省内外教学名师定期“送教下乡”。另外,依托互联网+教育实践基地,为贫困地区开设好名师双师课堂、素拓双师课堂和“一对一”课外线上辅导等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优化贫困地区的师资结构,提升贫困地区的师资质量。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扶志”帮扶活动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系列论述的理论宣讲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针对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普通农户等不同群体,举办多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解放贫困地区人口的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增强脱贫致富的自信心和凝聚力。

3.集结青春力量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发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贫困地区政策宣传、志愿支教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寒、暑期扶贫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和推普脱贫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红色筑梦”科创小屋,选派研究生支教活动。

(四)推进高校教育扶贫的长效化

构建和完善高校教育扶贫考核指标体系,将“硬指标”和“软指标”结合起来,既要体现高校教育扶贫的数量,也要体现高校教育扶贫的质量。另外,注重从贫困地区人口获得感、幸福感的角度设计考核指标,尊重贫困地区人口的主体性。建立健全教育扶贫考核监督制度和工作体系,将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结合起来,保证高校教育扶贫目标落实落细,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长效化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N].人民日报,2016-07-22.

[2]刘建伟.中国农村教育扶贫研究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3]各高校积极开展师资扶贫:牵住教育扶贫“牛鼻子”[N].人民日报,2018-07-19.

[4]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5]劉永富出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高校教育扶贫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EB/OL].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网站.

http://www.zgfpkf.org.cn/article/2053.html.

作者简介:李洁(1983—),女,汉族,宁夏银川人,单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DJ06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RW180159)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什么是“好的教育”?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刘云山:推动干部力量向贫困地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