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2019-03-25俞亚英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1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氛围道德与法治

俞亚英

【摘 要】 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的广泛存在使得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捉襟见肘。重视缄默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是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更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召学生;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为他们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缄默知识  氛围  顿悟  隐性教育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 1958 年首次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缄默知识的提出,拓展了传统的知识观,理清了知识的内部关系,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缄默知识理论及其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必然联系

波兰尼指出,“人们平时所说的知识是通过文字、语音、图画、公式等载体来表述的,还有一种知识是无法通过上述载体进行系统、明白的表述的。如果我们把前一类知识叫做显性知识的话,那么后一类知识我们入称之为缄默知识。”波兰尼又举例说明:我们可以说出人的表情中所透露出喜怒哀乐,但无法说明我们是凭借什么工具来达成这种觉察的。

缄默知识有着几个重要的特征:第一,“非逻辑性”,即缄默知识无法通过语言与文字进行论证与陈述。第二,“非公共性”,即缄默知识无法规模性地传递。第三,“非批判性”,即一个拥有某种缄默知识的人他无法对自己的这类知识进行反思与评价。第四,“情境依附性”,即缄默知识的展现总是与特定的情境与任务联系在一起。

在运用现代汉语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些“言传不得力”的现象,比如对于“生产力”的理解,如果我们用这样的定义:“生产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实,这里所谓的定义起到的释义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而这些信息第一次传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往往只能是一团雾水。再如有的教师提醒学生解答阅读分析题时要“结合阅读材料与教材,做到灵活自如”,但学生却不知道怎样的灵活才能使答题切中要害。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缄默性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道德与法治》在学业评价中采用开卷考的形式。在过去实行闭卷考的时候,很多不善于理解、缺少缄默知识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也有可能获得高分,但现在不行了。近年來,属于理解分析的题目越来越多,教师平时的讲解大多局限于显性知识的层面,难免以讹传讹。重视缄默知识的训练,提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反思学习过程的能力,是当前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缄默知识理论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 如沐春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缄默知识的非逻辑性特征使得传统的讲解式教学面临重大挑战。当代教育家李镇西在《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一文中说道:“面对美味食物,师生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可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可以为缄默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课堂时空。

(1)给学生充分的尊重。按照缄默知识理论,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内容之前已经具备影响学习的一些个性特征——个体的经验、情感、责任、评价、良心等要素。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所表达的知识、传递的思想,可以促进知识的分享,为缄默知识的展现提供可能性,使课堂拥有暖暖的“温度”。

(2)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在思想自由、全身心投入的对话交流中,学生试图阐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使个人的缄默知识透过自己的见解“外显”出来,从而既可以为自己也可以为同学所认识与理解,并能进行一定的评价、修改与运用,从而使课堂有足够的开放度。

(3)给学生足够的信任。缄默知识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确信、熟练与自动化上。课堂教学不能盲目追求“高容量、大密度、快节奏”。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知识与方法上求得“确信”与“放心”,使学习变得有深度。

【案例】八年级下册《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开课教学片断

师:高中生活紧张而又忙碌,经过多年寒窗,老师在1992年参加高考,成为杭州师范大学政史系的一名学子。大学四年,老师成绩优秀,毕业时拿到了4%的留城名额,并通过教育局的公开招聘,成为杭州市十六中的一名教师。在老师的这些经历中,同学们觉得哪些地方体现了公平?

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通过努力拿到留城名额、参加教师公开招聘……

师:是的,公平应该包括机会、规则、权利等多方面的公平,这些公平给了老师竞争的机会,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人生愿望。(这时意外发生了,有位学生提出了质疑)

生:老师,我感觉通过努力拿到留城名额这件事对参与竞争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虽然是公平的,但这对渴求成长的农村孩子来说是大大的不公。把优秀的老师要留在城里,乡下的孩子就没有办法接受好老师的教学了,大家说对不对?(此言一出,课堂开始出现骚动,甚至有位老师也鼓起掌来。)

师:(抓住机会,思考后调整):你说得很对,虽然这件事本身是公平的,但从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望来看,确实不够公平。可见,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分析:教师运用自我暴露成长经历的手法,“俯下身子”向学生讲解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无意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体现充分的尊重。之后教师又“侧过身子”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能放空心灵相互探讨,符合缄默性知识传递的非公共性特征的要求。

课堂上,“学生敢于提出质疑,甚至连听课教师也对学生的做法鼓掌、教师不慌不忙的态度”这些现象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们的课堂是自由的,你尽管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教师结合案例告诉学生“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就为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提供了范例,这符合缄默性知识形成中的情境依附性特征的要求。

2. 如临其境:设置真切的学习情境

缄默知识往往依附于情境而流露出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真切的学习情境,有助激发学生去搜寻生活中经历过的相似情境,激活尘封在心灵深处的缄默知识。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做更好的自己》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的观点,笔者设计了如下文字情境:

情境1:(文字展示)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新书,打算尽快推向市场,于是市场营销部经理向社会招聘营销人员,有一位口吃患者前来应聘。如果你是口吃患者,怎样让经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情境2:(文字展示)经理初步录用了十个应聘者,并要求每人每天推销20本,然后凭业绩决定最终录用的人选。结果其它九位应聘者大多只一天推销了三四本书,而口吃患者却将所有的书都推销完了,这让经理大为吃惊。请你猜一猜口吃患者是怎样推销新书的?

情境3:(教师演口吃患者)口吃患者来到一个小区,他敲开了一家人的门,然后说:“你你你好,我这这儿有一本很好好好看看的新书,我愿意念念念给你你听听听,你看可可可以吗?”

情境4:(根据情境3,让学生演开门者)开门者A说:“呀,你生意真不容易,我就买一本自己看吧!”开门者B说:“刚才有人来过了,这些人打扮得油头粉面的,一看就象骗子,被我哄走了,只有你愿意化时间读给我们听,我就买一本吧。”开门者C说:“让我看下,噢,书还不错,您有时间读,可我没有时间听啊,我买一本吧,多少钱?”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悬念式情境的设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通过开放式的表演,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场景中人们为何愿意买口吃患者的书——一位口吃患者还这么自信地上门推销,而且愿意读书给他人听,这是多么有勇气啊。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获得深度体验,便能理解人的缺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优点。此时再追问“大家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便能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反思:世上不如意的事很多,我们与其嫌弃这些不如意,不如巧妙地化弊为利,使它成为我们的人生财富,自然能收获自信,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3. 如醍灌顶:寻求道德的及时顿悟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承担着比一般教师更为重要的道德教育任务,笔者总是努力将学科教学与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或者与所任教班级的班主任取得联系,努力形成教育的合力。道德顿悟,是个体在已经掌握的社会善恶标准基础上, 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瞬间领悟。比如犯罪之人幡然悔悟, 瞬间决定了自己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道德行为, 开始重新做人,这就属于道德上的顿悟。《道德与法治》课并不缺少领悟,因为领悟大多是在显性知识层面,比如教师用“狼来了”的故事使学生领悟到做人要诚信,这种教条式的故事一般只能停留在学生的心理表面,无法真正触动他们的内心。而顿悟则是一个人在长期的思想疑惑与固定行为准则下的瞬间改变,这种改变来自内心深处,具有强烈的行为动机,属于缄默知识范畴。

笔者教的2012届学生中有一位叫沈思敏的学生,由于从小家长管教较少,养成了不少坏习惯,他经常在考试中作弊,而且乐此不疲,以前的老师骂也骂了,叫家长也叫了,总是无济于事。笔者在担任沈思敏的班主任后认识到:他的不良行为受到了过份的关注,导致他从不良行为中尝到了甜头——找到了作弊的刺激感,不但分数多了,老师还因此而拿他没有办法。更何况,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很强,教师叫家长的做法只会加剧学生的敌对心理,这无异于向学生承认教师的黔驴技穷。为此,笔者借一次他在班级中主动打扫卫生的事件加以表扬与强化,使他认识到为集体做事同样能获得他人的关注,而且有好评。之后,我找沈思敏聊生活,从中发掘可以感化他的契机,没想他还挺爱看书的,于是我从图书馆给他借了一本《爱迪生的故事》给他,由于这本书的内容通俗易懂,事后我与他探讨:为何只上过三个月学的爱迪生能为人类作出如此大的贡献?他终于明白: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作弊来的分数并不能增长自己的能力,最终只会自欺欺人。之后,随着不断的旁敲侧击与引导,他终于改掉了作弊的坏习惯,学习开始步入正道。

老子曰“知人者慧,知己者明;胜人者力,胜己者强”。所以我们要重视德育教育中学生的自主性,教学生学会选择,激活其自我反省、自我改变的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目的。

4. 如水舞石:注重潜在的隐性教育

让学生形成道德顿悟追求的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境界,而平时更多的教育教学活动则必须在“细水长流”中进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是潜在的、隐性的教育,也属于缄默知识。

有一次,笔者参加某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课题是“青春的情绪”。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但在细节的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细节描述:教师在讲解完常见的基本情绪后,请学生分小组讨论:“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影响情绪的因素?”学生讨论开始后,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在3分种的讨论时间里,教师在过道里来回走了两圈,这中间简单地观察了一下学生的讨论,大部分时间却站在教室后边欣赏这个班级的墙报,甚至好几次透过窗户欣赏远处的风景。

细节剖析:该教师不但不明确课堂巡视的目的,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漠不关心,尽管是小细节,却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学生会悄悄关注教師的行为,然后开始漫不经心地聊起空话来。

从教学理念上看,课堂巡视是搜集学生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以为下一步教学的改进与调整提供思路。从教学责任感上分析,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关注无疑能为学生全身心的讨论提供强有力的氛围支持。

我们不妨再反思一下,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否在这样的现象:我们一边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过失,一边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运用这样的评语:不对,坐下;说错了,谁再来;声音太小了,听不见。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如何建立学习的自信,他又怎么能相信老师所说的对他人的尊重与宽容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表达:说错了,不过没关系,你再想一想好吗?你的声音很好听,老师想听一听你放开喉咙是不是更好听?

泰戈尔说: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卵石臻于完美。”透过教学细节,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教师的育人观,而教师的育人观与道德情操又可以通过教学细节悄悄地传递给学生。

综上所述,基于缄默知识理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脉相承的。教师不但要“弯下腰”去尊重学生,“侧着身子”去引导学生,还要“站直身子”去感召学生;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德显,李利.论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教学倾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

[2] 彭松林,于青,易丽丽.缄默知识与课堂教学初探[J].教学与管理,2012(6).

[3] 刘锋.浅谈道德顿悟[J].道德与文明,1985(12).

[4] 石磊,赵晶晶.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修养及其教育影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6).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氛围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