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世界非遗水密隔舱的意义

2019-03-25成青史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成青 史斌

摘 要:水密隔舱技术改变了世界的造船业,对推进世界历史进程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文献研究,从政治、经济、制造业、文化四个方面总结出保护水密隔舱技术对中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密隔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密隔舱是福建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唐代以前,该技术在中国被发明。18世纪后,它被传到欧洲,随后各国的造船业都逐渐使用了该项技术。水密隔舱技术为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保护水密隔舱技术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制造业、文化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 水密隔舱是什么

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独创的一种造船技术,是中国造船史乃至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水密隔舱就是用横隔板将船舱分隔成几个互不相通且不透水的船区,横隔板下方靠近龙骨处有两个过水眼,便于积水时排水。该技术可以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当船碰撞破损时,即使有一个船舱进水也不至于牵连别的船舱[1]。它还可以增加船体的强度与刚度[2]。水密隔舱便于货物的装卸,古代商人合租一条船时,船舱分隔便于商人运货。

水密隔舱技术有多种称呼,“水密舱壁”“水密分舱”“防水舱壁”“防水隔舱”以及“水密”“隔舱”“隔堵”“隔壁”都是这种技术的名字。《中国造船史》中使用的就是“水密舱壁”,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官方以及《中国历史大词典·科技卷》等多数论文将其称为“水密隔舱”。该技术的名字最早被晋代的卢循记录。《义熙起居注》与《宋书·武帝纪》都有记载,后者书里写道,“(卢)循即日发巴陵(今岳阳一带),与(徐)道覆连旗而下,别有八槽舰九枚,起四层,高十二丈”,时为晋义熙六年(410)五月。这里“八槽舰”的“槽”就是指水密隔舱。记载水密隔舱的最早文献可能出现在晋代,而目前被挖掘出土的实物证据中,年代最早的是唐代[3]。随着考古挖掘,有更多水密隔舱船的实例被发掘,其用来填充船板的材料也不太相同。如1960年在江苏扬州出土的一艘唐宋时期的内河木船拥有5个船舱,隔板之间用油灰和小块木片填缝补塞;而1973年江苏如皋出土的唐代木船,隔板用“人字缝”方式钉合,缝隙只填有油灰;1974年泉州湾出土的则填塞艌料,隔板也是榫连;1982年出土的泉州法石南宋海船则是用蔴筋和桐油灰艌连。

水密隔舱技术在13世纪末由马可·波罗的游记传到西方,1795年被英国海军首先加以运用,现代世界上的造船行业普遍运用了这个技术。李约瑟也说,“我们知道,在19世纪早期,欧洲造船业采用这种水密舱壁是充分意识到中国这种先行的实践的”。水密隔舱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对世界做出重要贡献的、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先进技术。2008年,福建省晋江市和宁德市蕉城区共同申办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类[4]。2010年,水密隔舱技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该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四项非遗之一[5]。

2 保护水密隔舱技术的意义

保护水密隔舱技术在政治上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在经济上可以通过旅游业发展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制造业方面对现代造船有很大启示。水密隔舱技术还有助于我国建造完善中国自己的非遗体系,从而掌握世界上的政治文化话语权。用传统博物学的视角把水密隔舱技术转化成造船史、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造船技术等内容,就能扩展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内涵,发现其中的人文与科学问题。例如,它的实用价值有哪些?在唐代时所具有的商业作用是什么?水密隔舱技术的制作工艺的演化是什么样的?该技术是如何流通到海外并对世界产生影响的?福建的造船技术与妈祖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水密隔舱技术作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著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的一项,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重要地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文化的发展尤其需要调动传统文化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正确认识到非遗保护的緊迫必要性以及它面临的主要问题,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6]。

现在国民大量海外旅游,缺乏民族文化自信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水密隔舱,可以挖掘发展成国内本土的文化旅游项目。且旅游业本身可以带动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响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政策。挖掘中国技术史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可以让国人了解与西方现代科学不同的中国技术的传统文化。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国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这几年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交通与基础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发展,使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旅游业可以拉动内需,成为第三产业战略性支柱,调整经济结构,且目前国内旅游业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我国旅游业目前仍面临开发不精细、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大众旅游需要扩大供给、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层次[7]。杭州的萧山湘湖就是一个案例。湘湖内有跨湖桥遗址,遗址被建成了公园,对来杭游客进行分流。且公园内有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研究中心、船埠等,满足了游客对于文化、风景的各项需求。遗址博物馆中保存了世界上最早的、8000年前的独木舟,边上也有摆放互动装置等。福建闽南沿海村落如今还有送王船的民俗活动,以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些对水密隔舱技术结合文化推出旅游项目有启示作用。

水密隔舱对现代造船技术也有很大启示。该技术的主要工具有铁锤、木刨刀、木锯、斧头、墨斗、钉凿等,木材一般选用杉木、樟木,艌缝材料选用桐油、石灰、麻丝、竹丝[8]。这些工具与材料均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蕴含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结晶,现代造船可以从中寻找启示。而且,造船中制作龙骨、梁、底板、梁佃、牛头、甲板、尾花、斗盖、压板等,以及艌缝和上漆技艺也能引发现代造船技术的创新。

保护水密隔舱技术还有一个意义是有助于我国发展完善自己的非遗评选、修复体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格认定是各方博弈的结果,而中国却没有话语权。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保护计划是日本提出的。在名录认定上,非遗的认定成为不同价值标准角逐冲突的政治文化战场[9]。针对我国申报条件,“杰出”原则和“代表性”原则被不同国家争论不休。中国体量庞大,遗产资料众多,而“杰出”原则才能使中国的申报数目大大增加。因此,我国要建设自己本身的具有话语权体系的非遗评选、修复制度体系,掌握话语权,在国际范围内介入这场斗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贺琛.水密隔舱海船文化遗产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3]席龙飞.中国造船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Z].2008-6-7:第849号.

[5]Watertight-bulkhead technology of Chinese junks.[EB/OL](2009)[2017-02-14].UNESCO,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6]李瑾.十九大报告全文[N].人民日报,2018-03-13.

[7]钱春弦.旅游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N].人民日报,2009-11-26(9).

[8]阮蕾晔.宁德漳湾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调查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43-47.

[9]李军.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一个误读[J].中国文化遗产,2006(1):8-9.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