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靡古代的行酒令

2019-03-25赵琼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3期
关键词:变迁规则

赵琼

摘 要:投壶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极度盛行的博弈游戏,反映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精神。文章对投壶的起源、规则以及历史发展做出初步分析,期望能唤起大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投壶;规则;变迁;礼乐精神

在我国古代,投壶是一种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百姓家的传统游戏,也被称作射壶。顾名思义,投壶就是要把壶矢投到壶中去。古人又把壶矢叫做“筹”,实际就是由箭杆改制来的,因为投壶渊源于上古的射礼。

西周礼制规定,天子朝会群臣时要进行“大射”之礼,比如诸侯在拜见天子时需要行燕射礼仪,而诸侯之间见面时需要行宾射礼仪,士大夫聚集时需要行乡射礼仪。可以说,在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中,所有的宴会都离不开射箭礼仪。后来或因庭院不够宽阔而不足以放置箭靶,或者一些宾客不会射箭,也可以采用投股的方式来代替弯弓,以娱乐方式招待宾客。东周时期投壶已经逐渐替代了射礼,“举席问器以寄射礼焉”。

1 投壶规则

据《礼记·投壶》及其他文献的记载,结合在河南出土的东汉投壶实像考察,我们发现古代投壶过程中需要遵循规则:在室内或者庭院中放置一个比较大且广口、颈部细长的壶,宾主按规定的距离(一般是箭矢长度的两倍半),在壶的四周围跪坐之后,大家轮流将拓木和棘木做成的矢扔到壶口中。壶的长度是以扶来计算的,通常一扶相当于四寸(约13.3厘米),但在不同的地方可能会采用不同长度的矢。为了不使投的箭跃出,壶内用小豆(赤豆)等物填充。双方如果有一人按照规则将壶矢投入了壶中,那就是投中了一筹,这时候仲裁要相应地为这个人立一算,一个回合结束,得算多的就是胜者,这时候胜者可以罚对方饮酒。实际上粮食在古代很贵重,酒很珍贵,说是罚酒,其实更多是承载着劝慰和补偿的意味。投壶的方法虽然很简单,但是礼节却极为复杂,投壶之前要由“主人奉矢”,还要致词,投者再三辞谢后,方由司射进壶,乐师奏乐,投者投壶。在河南南阳汉画馆中珍藏着一块刻有投壶场景的东汉画像石,印证了投壶规则的设定。

2 投壶的历史发展

2.1 春秋战国时期

投壶活动大约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当时投壶的礼仪很多,相比射箭礼仪的繁琐,投壶与射箭礼仪在形式化方面几乎一致,可以说是射礼的另一种反映。古代《投壶仪节》这本书中明确记载,标准的投壶环节在投的过程中除了主人、宾客二人之外,还需要多人进行参与,大家分工合作,包括司正、贊者、司射。在投壶之前主人需要拿着投壶所用的矢热情招待客人进行投壶,首先由司放对壶位置进行度量,放置好壶之后,由司射宣布本次投壶的规则,随后会奏乐。奏乐一般需要奏五遍,第一遍是序曲,第二遍完了之后需要击鼓,之后再开始发矢,到乐曲进行第五遍时,会停止乐曲和鼓声,投壶者需要全部投完手中的四只矢。投壶的距离为二矢半,每位宾客投入一矢则可以作为一算。在五到九尺(约166.6~300厘米)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投矢是比较简单的,不同的人在投壶中盛算器是不同的。例如,大夫所用的是兕中,是用木头雕刻伏卧的野牛;而士用的是鹿中,由木头雕刻的伏鹿,中有八个圆孔算差于孔中。宾客和主人投中一箭之后,司射便抽出一算插入中中,投完八个矢之后司射为获得算较多的人奖励一马,三马既立,则作为一局胜利。如果此次比赛为平局,则惟均,完成胜负评定之后再进行罚酒。可见当时投壶可以被称为是投壶礼仪,是对射礼从形式到伦理思想的继承,其思想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地位尊卑的伦理法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战国时期,民间也逐渐开始流行投壶,而且游戏方式逐渐增加,礼仪也逐渐简化,男女都可以参加,这种投壶活动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2.2 两汉阶段

汉代自汉武帝就开始独尊儒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投壶继续在各个阶层中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礼仪的形式,同时投壶也开始向技巧性方面发展。由于汉武帝本身是喜欢投壶的,不仅经常参与一些投壶的比赛,还张罗一些高手在宫中时常进行投壶比赛。根据《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个人叫郭舍人喜欢投壶,可以不用棘而用竹来代替矢,在壶中放有豆子,投中之后需要从壶中返回,接在手中之后再次进行投入,一投一接,连续百次不会间断,这种则被称为是骁。这种骁改用竹子为材料,能够增加箭杆弹性,同时还可以除去壶中的豆子,使其能够投入壶中,立刻被反弹回来,游戏者能够将其接在手中,再投入壶中,连续不断。这种投壶游戏更具有挑战性。唐代杜甫在诗中写到的投壶郭舍人就是出自这个典故。《东观汉记》中也记载了东汉大将祭遵将雅哥和投壶结合在一起,这成为了东汉时期大部分儒士的生活现状。

2.3 魏晋南北朝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投壶游戏更加广为流传,而且在方法和技巧上相比之前有了进步,对酒设乐、雅歌投壶已经成为很多人比较热爱的项目。从三国邯郸淳创作的《投壶赋》中,我们可以发现能够连续投壶和连续抓箭的骁已经成为投壶技艺。而汉代时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够掌握这种技艺。贺徽在文中写道:“又尝为小障,置壶其外,隔障投之,无所失也。”除了隔屏投壶的方式之外,也可以闭着眼睛进行投壶。例如,《晋阳秋》中说王胡很善于投壶,而且可以闭着眼睛,投壶手较熟练,这种技巧也是当时比较高超的。此外,在一些妇女中也有善于投壶者,《太平御览》一文中就有记载。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投壶还受到道教影响,成为了道教的重要文化组成。有历史材料表明,投壶已经成为当时求道求仙的重要内容。例如,《弹棋诗》中提到了“投壶生电影,六博值仙人”。葛洪在《神仙传》中也提到“玉女投壶天为笑”。在很多历史资料中,投壶不仅是人们日常的游乐活动,也已经成为一些道教仙人经常开展的活动,被认为是仙人的生活象征。这种情况也反应了当时投壶已经进入了仙界领域,投壶人仙化的程度加深。

2.4 唐、宋、元阶段

在唐、宋、元阶段,尤其是宋代熙宁五年(1072),司马光编著的《投壶新格》中对投壶的游戏规则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在计算以及投壶技巧方面,对技术要领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投壶新格》结合技艺来宣扬中庸思想,其规则也可以反映当时投壶已经提升到了一定的境界,利用投壶来维护古代封建的礼仪、反对变法。因此,修改之后的投壶规则比较符合当时贵族士大夫的想法,但同时也将一些政治思想很牵强地附在投壶的技术上,一些评价词,如“颠倒反复”“侥幸之胜”等,使投壶在计分方式上受到了限制,故在这一阶段中投壶技艺在发展上受到了阻碍。

2.5 明、清至民国阶段

明代和清代士大夫虽然也是从封建礼仪制度出发推崇《投壶新格》,然而在整体形式上并没有完全接受司马光的主张,仍然以增加难度、提出创新作为原则,进一步体现当时投壶的娱乐性特点。《投壶新格》等一些旧书提出了十种投壶形式,并配有绘图和相关的说明。而明代编著的《投壶奏矢》中配图甚至高达130多幅,还有明末期间所创作的《投壶读史》中有140种投壶方法,说明这一阶段投壶游戏仍然在继续发展。此外,壶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四耳壶,可以转动的四耳壶进一步增加了投壶难度。而在清早期,投壶在社会上仍然广为流传,在壶具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基于明代壶具的影响出现了双四耳壶具。

到了清中后期,由于各个阶级矛盾不断突显,社会治安较差,人们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完成投壶游戏。另外,因西方列强的入侵,很多娱乐体育活动传回到国内,善于投壶游戏的人逐渐减少,甚至从社会上消失。

民国时期投壶处于没落期。

3 结语

投壶作为礼乐序列中的一种游戏,贯穿在其程序和参与者心态中的是一种雍容揖让、立德正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们说的礼乐精神。孔夫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其争也君子。”投壶几经演变,流传了两千多年,一度极为兴盛。士大夫们认为它是一种雅致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人修养身心,具有积极的健身意义。但是,投壶是由一种礼仪逐渐转变而成的娱乐性游戏,始终存在较为繁琐的礼仪,并没有与原有的礼仪断开,进而使得投壶在流传上越来越窄。历史的年轮不断前行,如今投壶游戏已几乎消失泯灭,如何更好地保留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将成为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汝安,张越.“投壶”历史文化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8):34.

[3]王建玲.投壶——古代寓教于乐的博戏[J].文博,2005(3):77.

猜你喜欢

变迁规则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拼音书写规则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90岁”女人写下的20条人生规则
让规则不规则
变迁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Destination Chinatown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