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2019-03-25谭文略

法制与社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本特点生态文明

摘 要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之一,生态健康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态伦理思想指导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渊源,提出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 基本特点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650),南华大学研究生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KYZ035)。

作者简介:谭文略,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2.293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有效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经济,为人民增进福祉,提供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平衡。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离不开对中国古代优秀生态文化思想的继承,进一步吸收马恩生态伦理思想,不断丰富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渊源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总结和学习前人优秀生态思想,根据中国新的历史任务与具体国情形成的思想结晶。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思想、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思想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为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马克思与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创建性的提出资本主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资本主义发展带给环境重大的污染,系统的阐述了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吸收了马恩生态伦理思想中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的先进思想,在此基础上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又以中国具体的国情为依托,形成了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古代优秀生态伦理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包含了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人向来注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于自然尊崇,顺天势而为。几千年来,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发展有多个派系,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就是以中国优秀生态理念思想为根基,吸收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与现今相比更好,但古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十分强。如春秋战国时期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倡导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规律。同时期的管子主张提出“审大时,物地生”,认为人要顺应自然,根据天时,物地色之所宜,管子最有名的主张是“人与天调”的自然观点。《黃帝四经》提出国家政治行为必须与自然一致,形成了了“阴阳刑德”理论。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与自然和谐的理论观点,认为自然与社会发展应该统一。除此之外,我国周代有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了历史文化环境观,这些优秀的古代生态伦理思想是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形成的根基,促进习近平生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顺应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去从事生产活动,人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的去进行世界改造。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继承了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倡导绿色发展,用法治作为绿色发展的保障,尊重自然,为人民添福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国家的和谐、平衡发展提供保障。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提出紧密的联系中国的国情,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经济增长快速,带来较多的环境问题,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形成“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绿色发展经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一部分,它为人民增添福祉,保障国家绿色发展,还原绿水青山。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对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中蕴含着祖先的智慧,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古人在农业发展中形成了人与自然相处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在千百年的继承中实现了一次次的飞跃与升华,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中国优秀的有关生态伦理的思想对指导今天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宏观上看为解决当代社会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能够有效的解决当代社会的环境危机。马克斯·韦伯曾说中国文化中的自然思想对于现今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是适合并且合理的。习近平主席也在众多的场合说明中国文化中的自然观点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反复强调中华优秀文化的优势,坚守“不忘本”,积极的吸纳中国优秀文化中的智慧,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带领人民进行的重大的生态建设实践,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文化,带动全国人民参与到环保当中。

(二)以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以促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工业化虽然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也导致人与自然矛盾愈演愈烈,自然生存环境变得恶劣,影响人类的健康,自然进行对人类的报复,人类也受到了自然地惩罚,违背自然规律势必会伤及人类自身,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同时也使人与自然分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认识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安吉考察中提出了关于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科学定论,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人明确看到经济发展带给环境的巨大伤痛,在进行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中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能走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老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生态环境质量与文明的兴衰有紧密的联系,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彰显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保持环境的优良是国家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石。

(三)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生态环境的良好不仅仅是当代人受益的福祉,更是造福于子孙后代,促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人要充分的发挥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新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新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打造一个全新的未来。生态环境建设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关系密切,党的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五位一体”之中,积极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九大报告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须,重点解决有害人民健康的生态问题,为人民增福祉,实现生态利民,生态惠民,踏上生态建设的新征程。

(四)突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第一,尊重自然是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重要前提,唯有尊重自然,才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前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对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注重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克制贪婪、克制欲望,在寻求资源时要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将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考虑进去,坚持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第二,顺应自然是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习近平同志曾指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命运共同体”。道出了人的无机肉体是自然界,同时也是人类的命脉。此种思想与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高度吻合,说明人类的发展应该以顺应发展为基础,切勿将人的意志强加于自然运行之上。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将顺应发展摆在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顺应自然规律,体会天地之德,服从天地之道。习近平生态思想更加强调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讲究与自然共存共生。第三,保护自然是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要求。随着社会的过度发展,出现很多破坏自然的现象。工业文明发展的同时,生态自然出现严重的破坏,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激化了人类與自然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生态报复人类,而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长远利益为发展方向,注重保护自然,将人民及民族的命运考虑其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制定严格的标准施行保护自然,将自然效益考核落实到实处,使得生态伦理在制度及法律的支撑下达到最大的效益。且保护自然不是单单喊口号的问题,而实存在于现代化建设之中,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去。

三、结语

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吸收中国古代优秀生态文化,继承马恩生态伦理生态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发展毛泽东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思想。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注重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以促进全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目标,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实现绿色经济。同时,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更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者相互联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喻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大理大学.2017.

[2]杨起超.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初探.东华大学.2018.

[3]杜昌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

[4]赵志慧,李永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青海生态建设实践.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4).

[5]郭萌萌.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江西理工大学.2017.

[6]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3.

[8]韩欲立.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生态物质变换断裂与协同进化: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生态经济学基础.Journal1.2013,42(1).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 年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基本特点生态文明
抗战时期我军军事法制建设的基本特点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关注生成,构建动态高中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