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思想——“信"
2019-03-25岳晓玲
岳晓玲
[摘要]“信”是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中国传统译论深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密切关注以及对“信”的理解的不断深化与升华。“信”还涉及翻译主体的修养,从而影响和感染译文读者,实现心灵境界的超越和觉解。
[关键词]“信”;中国哲学思想;“信、达、雅”;翻译应用;翻译主体修养
一、“信”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渊源与继承
(一)“信”与中国传统译论概述
中国传统泽论深受儒道思想影响,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以 “信”为核心的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可以追溯到儒家的开山纲领“诗言志”,核心指向“信”,是儒家思想在翻译领域的延伸、传承和发展。
(二)“信”与中国哲学思想的渊源
“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论语》中的“信”出现了37次之多。这里提到的“信”与言语有关,因为“诗言志”,“诗言志”体现在翻译上就是要以“信”为核心。支谦由“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引入的“信”,虽然本意不是作为翻译概念提出来的,却为此后的翻译标准奠定了基调。
(三)“信”的含义的深化与升华
“信”與中国哲学思想的渊源与继承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译论以“信”为核心,对“信”的理解不断深化与升华。“信”从单纯的语义,引申到文体,从遵从原作,到原作者,到译作、再到译作读者,“信”从文字技巧升华到了文艺心理的高度。
二、“信”与严复的“信、达、雅”
(一)“信、达、雅”概述
中国的翻译理论,始于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译例言》提出了以下翻译观点:“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近一个世纪以来,“信、达、雅”被奉为译事圭泉,对中国译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信、达、雅”的起源
严复的“信、达、雅”,从渊源上讲来源于儒家思想。严复引用了儒家经典《易经》和孔子的言论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体现了中国传统译论与中国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严复的“信”出自《易经·乾卦》:“子日:君子进德修业,忠信。”《论语·卫灵公》中首先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主张。儒家运用语言的基本原则要求文章的言辞须明白、晓畅、达意。“辞达”观的核心,即为一个“达”字。 “仲尼曰:‘言而无文,行而不远。”即要做到“信”,修饰性的“文”是必不可少的,即“行”其实是“达”的内容之一,要做到言之“行”,必须要借助言之“文”。“信、达、雅”是严复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神韵,从事了大量翻译实践而得出的结果。
(三)“信、达、稚”的相互关系
“信、达、雅”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是核心,“达”和“雅”都是途径和手段。求“达”和求“雅”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求“信”。
三、“信”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一)翻译的两个阶段
翻译必须经过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理解是表达的前奏,表达则是理解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二)翻译中的“信”
“信”,应该是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忠实于原文的语义、语境和一切语言信息,包含原文的神韵和意境。只有这样才能译得生动传神,“既达又雅”。现举两例,以作说明:
原文一:さすがに年の功というものだろう。これが昔だったら王おじさんはとっくに頭じきているところだ。
译文一:到底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这要是在以前,王叔叔早就该发火了。
译文二:岁数大了脾气就是绵,这要搁在过去,王大叔早就要来气啦。
这两段译文都是在脱离了全文的语义和语境的情况下,由译者按照原文的字面意思和语法规则,再加以自己的理解而翻译出来的。虽说这两段译文译得各有特色,但仍然不能准确判定到底哪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文的真实再现。因为脱离于全文语境而孤立地赏析和评价译文的翻译水平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四、“信”与翻译主体的修养
(一)“信”之于原文
马建忠提出了译文的三个标准:第一,译者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传达出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人。这里,第一条其实就是对翻译主体提出了要求,第二条和第三条涉及的则是严复称之的“信”。从这个角度来说,“信”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精神境界,即翻译主体的修养所应达到的“信”的精神境界。
(二)“信”之于读者
译文读者这个群体,由于个人的背景、阅历等各不相同,接受能力和文化视野也千差万别。译文读者文化水平较高,译者可以在译文中保留某些不符合译人语表达习惯的表达方式,即便如此,译文读者也能根据经验和阅历,无限接近地理解到原文的本意。反之,译者就应该担负起诠释的责任,通过准确的翻译帮助译文读者领会原文的真意。
“信”体现了中国译论一脉相承的哲学思想,闪耀着中国传统译论对人文精神的密切关注。“信”从遵从原作,到原作者,到泽作、译作读者,其含义不断深化和升华。它不仅涉及文本翻译,忠实于原文的语义和语境,一切语言信息的翻译都应该包含原文的神韵和意境,更涉及翻译主体的修养,从而影响和感染译文读者,使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实现心灵境界的超越和觉解。
参考文献:
[1]冷惠玲,韩晓玲,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思想论集[M]//冷惠玲,韩晓玲.中国传统译论的哲学思想.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
[2]冷惠玲,韩晓玲,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思想论集[M]//陈大亮.中国传统译论融合统一的两种境界.青岛:中国海洋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