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幅“变脸”风当刹
2019-03-25陈杰
陈杰
据媒体报道,为迎接上级检查,营造迎检氛围,不少地方迎检花样翻新:大路上有大横幅,小路上有小横幅,门口有欢迎牌,甚至有的地方还安排专人负责随时更换横幅,一天有几拨检查,就换几次横幅。条幅“变脸”,折射出时下一些地方的检查过多过繁,已成为基层“不能承受之重”,此风不可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作为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直接聯系和服务群众,适当通过挂横幅的方式宣传政策、营造氛围、推进工作,有其积极效果。但是,为迎接检查,让条幅演起“变脸”闹剧,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作为掌握实际情况、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检查督查考核在很多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玩这种条幅“变脸”的把戏,足以表明当地的检查已经泛滥成灾。
条幅“变脸”表明检查工作中存在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迎检布置中必有“营造迎检氛围”的做法,由此看来,检查者看重的是基层迎检时气氛够不够热烈、安排是不是周到、接待是不是热情,而不是实际工作成效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检查者“只看面子、不问里子”的检查方式,才催生了基层玩条幅“变脸”的把戏。
去年10月,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格控制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和频次,防止重复扎堆、层层加码,不能兴师动众,影响基层的正常工作。随后,对标中央要求,各地也开展了专项整治,出台了相关规定,然而,一些地方没能抓好落实。在规范督查检查工作时,一定要统筹协调,严格控制总量,做到同类事项合并检查,切实减少检查的名目和频次。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让考核工作向年度重点工作聚焦,确保检查重点更突出、力量更集中、效果更明显,剥下检查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外衣,让检查实起来、严起来,让条幅“变脸”的闹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