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

2019-03-25宋刚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3期

宋刚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高速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果。高速铁路建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很强的推动力。为保证高速铁路平稳、快速运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就有必要做好轨道的线路检测及维修工作。本文介绍了常用的轨道检测方式,包括静态检测与动态检测,分析轨道检测工作如今所暴露出来的问题,站在检测需求、检测设备、信息管理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四个角度进行讨论,提出问题的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为轨道检测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照,保障轨道检测水平,进而提高线路维修效果。

关键词:轨道检测;线路维修;线路养护

中图分类号:U2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3-0102-02

0 引言

目前,我国铁路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各类铁路工程建设不断加强。同时,由于铁路使用的增加,铁路的维护是至关重要的。线路的检测和维护是必要的,也是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当前行检测分为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是由轨道检查车并添加仪器联机检查汽车,轨道检查车的一个重要设备,线路动态测试运行非常快,同时精度高,操作方便,轨道检查车的帮助下可以实现缺陷的准确检测,但是还有一些疾病原因做出合理的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控制对策。

1 常用轨道检测法

1.1 静态检测

所谓静态检测就是在检查和维修工作结束后进行的区域检查和检查活动。近年来,我国许多公共工程部门都设立了检验车间,以线路检验车间、隧道检验车间为代表,建立了一支非常专业的检验队伍。轨道检测设备和钢轨探伤仪,定期检测电路进行管辖的手动检测,用于主线设备的状态,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平台,负责提供线检测车间的地位和工作区域。当检测区域出现问题时,工作区域和车间可以及时更换和修正轨道线,使列车安全平稳运行[1]。

1.2 动态检测

轨道动态检测主要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的轨道检测车辆进行。事实上,大部分检查是由铁路局进行的。动态检测是指在后续车辆检测完成后,以车载动态检测装置、车辆摇摆仪、乘法器等设备为通道,获取电路信息,检测电路相关数据。可以说,这些设备为线路信息采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某些方面来说,线路信息的扩充对线路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2 轨道检测存在问题

2.1 检测需求和实际检测结果存在差距

两者的区别是轨道检测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在跟踪检测过程中,通过动态检测获取原始数据。然而,由于分析和处理的角度和层次的不同,这些数据并没有起到指导维护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轨道检修的作用。

2.2 检测设备没能实现整合

在轨道检测中,轨道检测车是信息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检测设备。数据处理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在轨道形状和位置的判断和检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轨道检测仪器和乘法器作为一种人工检測设备,通常只是辅助检测设备,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检测过程中,自动检测设备和手动检测设备没有实现合理的劳动分工,常常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也就是说,自检设备经常被用作线路维修质量考核,而人工检测设备的过失则被用作维修数据服务[2]。

2.3 信息管理薄弱

轨道检测得到的检测数据是轨道状况的真实反映,检测数据通常是轨道维护的基础。但是因为项目的跟踪检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数据,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完成,限制网络能力的不足,信息管理,如数据类型,简化的单一和更少的信息可信度的问题,导致数据的使用和保存经常影响轨道维护和保养的效果。

2.4 工务人员能力有限

轨道测试数据可以为线路维护和维护提供支持,可以帮助工程部及时了解线路的运行状态和潜在风险。但也有一些运营商对此重视不够,工作态度不正确,甚至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和数据传输不能为线路维护提供参考和支持。

3 铁路轨道检测工作的改进建议

3.1 转变检测观念、提高对检测工作重视度

受传统思想的限制,轨道车辆检测一直被视为线路质量考核,没有发挥轨道检测的重要作用。维修与检测已成为一种被动关系,由此可见,在线路养护中,轨道检验车辆存在较大的矛盾。这种矛盾与铁路部门的管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因此,有必要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管理矛盾,积极发挥轨道巡检对车辆养护工作的指导和优化作用[3]。

3.2 科学分析合理检测

轨道检测数据可以为线路维修提供支持,因此线路维修部门必须正确利用轨道数据波形和参数数据,并利用获得的数据制定维修计划,以提高线路维修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轨道的质量指标,还需要注重内容。这是因为该指标是轨道质量响应的统计特征值,可用于轨道断面综合质量检测,对轨道检修具有指导作用。

3.3 科学化、信息化数据管理

检测数据的管理是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建立系统、专业、科学的信息平台,采用年度、季度、月度考核,才能真正保证线路维修质量。专业人员负责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铁路车辆运营者、技术管理人员和车间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实行责任制,明确分工,以便更快地完成数据调用,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3.4 加强人员培训

无论何时,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都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培训活动提高轨道巡视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轨道维修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轨道检测数据的使用和理解能力。使维修人员能根据跟踪试验数据了解线路运行问题,制定科学的维修计划,提高线路维护质量。

4 铁路线路进行维修的方式

4.1 实行线路等级管理

由于不同的线路在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促使线路在允许速度、年通过总重、在路网中的重要性、轨道结构形式以及客货运输特点等方面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从而导致相关维修人员在对铁路线路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为了保障维修的质量,就需要根据上述内容对线路等级进行明确的划分,进而根据线路等级进行线路的维修工作。而这其中,如果相应的铁路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年通过总重大于50Mt·km/km或线路允许速度在120km/h以上的线路,就是繁忙干线和干线铁路,属于整个线路的I级线路,因此,需要对这类线路的维修具有极高的重视。而年通过总重大于30Mt·km/km或线路允许速度在100~120km/h的干线铁路,则属于其中的Ⅱ级线路,年通过总重小于30Mt·km/km或线路允许速度不大于100km/h的干线铁路属Ⅲ级,支线铁路、发线以及段管内所有到发线均属于Ⅳ级线路。而要想对不同等级的线路做好维修方面的工作,促使维修部门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拥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等级采取不同的维修措施,对于铁路线路维修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

4.2 设置线路维修周期

线路在维修期间都是根据线路的状况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只有维修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做好线路的维修工作,才能促使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质量的提升,有利于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为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因此,为了做好线路维修方面的工作,相关部门在进行维修工作期间就需要进行线路维修周期的设置。而在进行线路维修期间,为了确保线路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可以通过周期维修的方式进行线路的维修,还可以将线路的状态维修融入其中,并且还要在这过程中同步推行设备单项修理,使设备修理更加具备针对性,同时,还要确保维修工作能够符合当前的经济条件[5]。而相关维修部门进行维修工作期间,在使用线路综合维修手段进行维修的过程中,需要将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的维修手段,结合修理周期和状态评估,同步安排轨道各结构部件的单项修理,并且还要在这过程中做好扣件锈蚀、道床翻浆、轨枕失效等单项修理工作,确保轨道结构安全可靠,有利于提升铁路在维修期间的质量。

4.3 提升维修人员素质水平

一般情况下,对铁路进行维修工作的都是以维修人员为主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的。因此,如果维修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着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就会影响铁路线路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当前部分地区维修人员存在着职工年龄结构不均衡方面的问题,大量富有维修经验的老维修人员逐渐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由于部分一线年轻骨干在数量方面相对较少,并且在经验方面也存在着较为不足之处,从而导致在维修人才方面出现了断层现象,致使维修人员在素质水平方面存在着问题,影响了线路维修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当前在开展线路维修工作时,为了保障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职工素质是这其中重要的内容,对于线路维修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期间,就需要对维修人才的引进提高重视,并且还要对相关人员的维修技能进行严格的培训,促使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更好地适应管理工作的需求[6]。

4.4 科学手段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维修人员在进行铁路线路维修管理工作期间,为了确保自身所进行的工作具有更高的质量,还需要将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其中。而这其中,具有较高质量的科学手段的运用,不但能够提升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期间的效果,同时也能够便于维修人员在实际的维修操作过程中将自身的技术充分发挥出来,对于维修人员维修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维修部门将相应的科学手段应用到工作之中,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与其他对手的竞争力,从而对铁路未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语

做好线路检测工作,是保证线路质量的基础。轨道检测可以为线路维护和保养提供坚实的保障。在铁路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客货混合运营、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对铁路干线的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铁路管理系统的质量和轨道检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有使用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才能实现检测项目的全面发展。从铁路检测系统的发展前景来看,轨道检测也在朝着可靠、便捷、科学的方向发展。轨道检测数据是轨道维护的重要信息数据,因此轨道检测工作值得技术人员关注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趙立冬.基于高速铁路轨道维修养护的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168-169.

[2] 杨运棣.轨道检测方法与线路维修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2):108-110.

[3] 鄢新海.浅谈轨道动态检测资料在线路维修中的应用[J].居舍,2018(25):207.

[4] 李浩德.浅谈“检、养、修”分开模式在高速铁路养护维修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218-219.

[5] 张国华.关于高速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7(18):97+99.

[6] 刘俊鹏.高速铁路线路轨道工务维修养护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5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