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中为何能听出旋律?
2019-03-25吴楚
吴楚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要是竖耳倾听蟋蟀的吵闹声,也许会听出某首歌的旋律,好像远处有人在唱似的。当然这是幻觉,你要是有意识地细听,发现又是一片噪声了。
这种幻觉虽然很普通,但它并不简单,事实上它泄露了大脑感知整个现实的方式。
周围世界的刺激时刻在轰炸我们的五官。大脑是如何处理这些海量信息的?并不是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大脑都会去处理的——那太低效了。很多细节被大脑略去不处理了,在空白之处,它调动记忆和想象来填补。
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例来说,你在墙上画一道直线,然后中间擦去一段,留下一个豁口。当你从稍远处盯着直线看时,渐渐地你会看到这个豁口消失,两段连成了一条。因为你的大脑根据想象,已经自动用直线把豁口填补起来了。
那为什么不用圆弧线来填补呢?因为它是依据两边线的走势来预测的。要是圆周上留个豁口,填补的时候,它就会用弧线。
从这个例子中看到,大脑对于这样一条线,看重的是它的走势(或轮廓),而不是每一个细节。
当涉及声音的时候,也是如此。大脑对声音的处理是一道流水线:耳朵把所有声音接收进来,转化成电信号,初级听觉皮层处理诸如音高之类的最基本元素,更高级的脑区进一步处理更复杂的特征,如旋律和意义。
在这样信息逐级上传的过程中,不是每个细节都會传递上去的,大脑只是把最基本的要素提取出来上传,至于那些略去的地方呢,则需要根据记忆和经验,通过预测和想象来填补。
也不是填进去的任何信息都能浮现在你的意识中,最终让你“听”到。填补之后的信息还要先传递到额叶,在那里接受检查,看看填的内容合不合理。额叶相当于我们的安检。如果它判断填补的内容合乎情理,那就放行,于是我们在意识中就听到了声音。如它判断不合理,信息就被发送到更高级的脑区,去接受调整。当填补的内容不再接受额叶检查,任何填补的信息都被额叶放行在意识中浮现时,人们就会产生幻听。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精神病人声称自己会看到、听到一些怪诞的东西。虽然跟正常人一样,填充进去的都是想象的内容,但在他们那儿,任何荒谬不经的东西都被额叶放行了。
至于你在蟋蟀的一片噪声中会听出某段歌曲的旋律。那也许是因为蟋蟀的音高或节奏,让你回忆起某首歌的旋律,你就把它当作填充的内容了。而你的额叶呢,认为这是合理的,放行,于是它最终浮现在你的意识里,好像真实听到了一样。但你要是听得认真一点,你的额叶可能就会发现那是不合理的,不能放行,于是那无中生有的旋律你就听不到了。
科学家已经用很多实验验证过这一机制。比如他们把一段录音经过处理后,得到一个退化版本。当你听这个退化版,只能听到一片哔哔声和刺耳的沙沙声,根本听不出什么意思。但如果你听了原始录音后,再回去听,你就突然明白别人在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