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盘活”民营经济?

2019-03-25王哲

中国报道 2019年3期
关键词:盘活营商民营企业

王哲

我国民营经济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国内走向国外,不断发展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为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各级政府近几个月抓紧部署了大批对民企发展“对症下药”的大礼包,为民营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得到了民营企业的热烈响应。

“真金白银”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北京一家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从2011年10月成立以来飞速发展,在全球机器视觉产业都处于领跑位置,但是面对的融资困境却比做科研复杂得多。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刘琛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他手里有国内外的高额订单,有数十名海归精英组成的团队,但是由于缺乏房产土地等抵押物,以往贷款一直是个难题,严重困扰了企业的发展。

最近,在北京市相关建立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指引下,在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的协助下,刘琛终于拿到5000万元的营运资金贷款支持,而且银行还为其量身打造了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业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代理债权投资、项目融资、并购咨询顾问服务、集团企业境外资金境内归集、银企互联等等,让都是技术出身的刘琛和他的团队感觉便利了太多。

同样,上海也提出用好规模100亿元的上市公司纾困基金,为优质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同时明确将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的规模逐步扩大到100亿元。浙江实行企业帮扶“白名单”制度,量化细化民营企业发债需求清单、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纾困帮扶清单、困难企业帮扶清单,着力化解民营企业流动性风险和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等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地方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改变地方政府、监管、金融机构对民企的隐性歧视很重要,要解决利率市场化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金定价、不公正担保,以及风控等方面问题,同时要规范非正规金融部门健康发展。

在扩大民间投资方面,各地也都纷纷下大力气引导激活民间投资,着力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北京市政府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养老、体育等领域。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20条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并且明确提出民间投资要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则表示,政策性融资体系要以“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杠杆式放大”为机理和要领,形成以财政贴息、政策性信用担保、产业引导基金、创新孵化基地等相匹配的财政资金为后盾的支持机制,解决小微、绿色、创新、三农等民营企业融资之急。

为民营企业多设“路标”不设“路障”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民营企业家迎春座谈会上强调,民营企业信心能不能持续增强、预期能不能持续巩固,主要取决于各地各部门是不是真正领会和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想企业之所想、忧企业之所忧、急企业之所急,努力解决民营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治环境。

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至关重要,更是不少地方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最大“痛点”所在。今年,各地在改善营商环境上高招频现,快马加鞭。“感觉政府现在确实服务意识增强了很多。”辽宁大连一位老牌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王晓告诉记者,“年初我有几位南方来的客户考察,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种政策问题,各种优惠政策也了解得非常明晰,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确实不错。”

东北的营商环境尤为受到关注。记者了解到,辽宁省新近强调,新官要理旧账,更不能欠新账,政府作出的承诺必须坚决兑现,政府作出的部署必须落实到位,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黑龙江省提出要着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约的人文环境、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以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我在国外都了解到,国内现在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空前,我已经决定今年就回来创业。”在英国留学多年,在生物工程方面很有造诣的刘佳正在积极筹划回家乡天津落地创业项目。据了解,天津今年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力度很大,取消城市基础配套费,授权地方制定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一律免除。无独有偶,江苏计划全年为实体经济企业减税降负1600亿元以上。

在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山东省两个副省级城市青岛和济南,在今年年初先后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负责民营经济发展综合协调、发展促进、服务保障、“双招双引”等职责。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青岛是首个设置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城市。青岛市民营企业服务中心、民营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揭牌成立,还推出了“民企之家”服务品牌,并开通了民营企业服务平台。 “我们的主要职责是为民营企业当好‘店小二,在融资、创新创业、用工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打破市场准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搬走‘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市场的冰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高善武表示。

记者注意到,在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相关省份更是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不遗余力。例如,贵州新近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80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甘肃也创新推行“非禁即入”和“不来即享”政策,开展市场准入限制专项清理,坚决拆除有碍民营经济发展的“隐形门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亮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从目前各地出臺的政策来看,各地在公共服务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主要体现在简政放权,为企业减税降费,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松绑;“互联网+政务服务”,针对各地区自身特点推出个性化的措施,通过“最多跑一次”使企业的交易成本持续下降;通过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行政效率,来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盘活营商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