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要不要追上去?

2019-03-25苏炳添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19年1期
关键词:灵活性座位跑步

对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反复的训练会给我们什么帮助?怎么定目标?看了苏炳添的成长故事,想一想,其实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本文特别推荐给爸爸们,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吧。

和很多调皮的男生一样,我小时候也很爱表现自己。初中时,我的座位是在靠墙的位置,如果从外面回到座位上,我常常不会让旁边的人站起来,而是自己从过道跳到两个凳子间的缝隙处,然后坐到座位上。我的弹跳力和灵活性从小就不错。那时我的身高虽然只有一米五几,但是立定跳能摸到3.2米的篮球架上比较高的位置,我记得当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同学很少。那时我也没有专门练习过,更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天赋,只是知道如果跑步,我可以跑得很快,但是跑得远不远我就不知道了。

我是广东人,和北方人相比起来,身材可能偏矮小一点,但是在运动的灵活性方面可能会强很多。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身高固然重要,灵活性也一定要有。短跑需要很强的爆发力,如果不够灵活,听到发令枪声后跑出去的步伐就很难有特别快的节奏。

进广东省队是我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刚到专业队时,我的成绩还不错,练了近一年,成绩没有提高,反而一直下降,我心里很不好受。为什么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训练,比赛成绩却退步了?当时我想了很多,甚至不想再练了。袁国强教练让我再坚持一下。他说:“你之前不是跟我练习,所以这段时间成绩肯定会有起伏,再过一段时间,你的成绩才会慢慢体现出来。”我听了他的这句话,又坚持了两三个月,后来经历了一场比赛,我才真正确定自己要继续走下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训练方法会影响跑步的技术水平。如果没有这个经历,我不会有后来的成绩。

在后来的几年里,我取得了一些还算可以的成绩。我发现,如果在一个项目中你一直领先,你可能会过得很安逸,很难想到再去做出改变。只有当更强大的对手出现的时候,你才会把神经绷紧,才会想:已经有人超越我了,我要不要追上去?

如果没有对手,我可能不会改变。我当时遇到的对手是张培萌。那几年里,我和他在相互竞争中,把100米的成绩缩到了10秒。

我出道时,张培萌已经是国内第一。我们同场比赛,我第一次破了全国纪录。我记得张培萌跟我说过他对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那一次我在日本比赛,他在现场看我跑100米,我跑了10.04秒。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的震动。

而他也做出了改变。接下来的一年,他把成绩提高到10秒,超过了我。他让我知道有一个对手存在,让我感觉到了威胁。

影响都是相互的。未必是你自觉地要改变,而是在你到达一定的水平之后,对自身所处的位置有了危机感时,如果你想要拿第一,你可能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潜力逼出来。有时候,对手不逼你一把,可能你会觉得已经满足了。你看到别人更强,你也想更强,你就会思考,如何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发挥得更好?

张培萌的成绩突破10秒之后,如果我不改进技术,我就不可能突破他的成绩。通过什么办法来改变?原来的节奏已经形成一种记忆,难以进步,我必须做出一些改变。当时,我也不确定改变之后是否一定能够进步,但我想尝试一种可能性。如果我重新学习,会跑出什么样的节奏?

这样,我决定去美国训练,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新东西。我在技术上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然后,我做出了一个对短跑运动员来说巨大的改变——换起跑腿。以前是右脚在前面,我换成了左脚在前面。这相当于把以前的东西打破,重新学跑步,就好像你一直是用左手吃饭,突然变成用右手的感觉。我还不知道改变后会不会真的更快,我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新的节奏。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成功了。

张培萌跑进10秒之后一年,我把成绩提高到了9.99秒。现在我的成绩是9.91秒。

如果在训练中更早地做出这个改變,那我是不是可以取得更高的成就?我问现在的教练兰迪·亨廷顿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不一定。很多东西是需要积累的,你这几年经历的东西更多了,体会的东西更多了,才达到了现阶段的境界。如果很早之前你就跟我练,也许你的心态不会像现在这样。”

现在,我的竞争对象变成了自己。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突破9.90秒的成绩。这是一个大关,就像破10秒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国内第一个突破9.90秒的运动员。

短跑一直被认为是挑战速度的极限。对于我来说,人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而要看看能不能逼自己做出新的成绩。突破自我极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好好训练。当你在特别累、特别无聊、特别枯燥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目标,你就不累了。我的目标就是跑得更快。

猜你喜欢

灵活性座位跑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措施
Is $2 million enough to feel wealthy 有多少钱才算富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策略
巴士上的座位
其实,跑了你才懂
换座位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下棋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