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DTI技术在周围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2019-03-25伍鹏欢黄成燕史本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勾画水分子椎间

伍鹏欢,黄成燕,史本超

1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韶关医院),广东 韶关 51200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影像中心,3脊柱外科,广东 广州 510280

由于神经组织中水分子的运动沿着神经纤维走行,具有异性弥散,所以理论上运用DTI可更好评估神经纤维病理变化。DTI技术的出现,为周围形态结构的显示及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近年来,学者们应用DTI技术对周围神经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现综述如下:

1 周围神经DTI值的常用参数

在周围神经测量中,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是最常用的两个参数[1]。FA值,表示在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各向异性成分所占比例,变化范围是0~1,当FA值趋近于0时,表示弥散不受限制,各向同性;当FA值趋近于1时,表示各向异性最大。水分子垂直于神经纤维走向的弥散运动受限,平行于神经纤维走向的弥散运动不受限。ADC值,指MR成像体素内各个方向扩散幅度的平均值,表示活体组织内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平均扩散速度和距离,ADC值降低,说明水分子的扩散能力减弱;反之,则增强。在神经损伤的早期,神经解剖形态未发生显著改变时,神经内部水分子的各向扩散运动已经发生变化,通过DTI测量其相关参数,可在早期对病变的神经纤维作出诊断[1]。

2 DTI周围神经感兴趣区域(ROI)的勾画方法

目前对于DTI感兴趣区域的勾画方法主要有:轮廓法、中心圆法。对不同疾病的研究中均认为轮廓法重复性更佳[2-4]。腰椎神经根DTI值测量中,大部分学者[5-7]应用的是轮廓法勾画ROI,即ROI的边界沿着神经根横截面的边缘。周围神经测量中,ROI取值大小不完全相同。在应用DTI对比病变侧神经根与正常侧神经根研究中[1,8-10],ROI面积取值25~50 mm2。有研究在应用DTI评估神经根微观改变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中,ROI面积20~45 mm2[11-12]。Chiou等[7]在神经根完整性测量中,ROI面积取值范围较小,为16~24 mm2。这可能与不同人群、不同节段神经根的横截面积不同有关。

Brandstack等[13]认为小ROI更容易受到噪声和部分体积效应的影响,因此增加ROI大小可以提高可重复性,但是需要避免来自周围结构的干扰。Sun等[2]认为较大的ROI尺寸可以降低参数值中观察者内部和观察者之间的可变性,在临床上也更加适用,当然,ROI选取过中应该尽量避开囊变坏死的区域。有研究认为乳腺癌小ROI一般表现优于大ROI[14]。

目前已检索到文献中,颈椎神经根ROI勾画是应用中心圆法,但是计数单位和大小不同。有文献以面积为计数,分别为4 mm2和0.25 cm2[15-16],而Gasparotti等[17]以直径为计数,为2.5 mm。数量单位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磁共振扫描仪的厂家、型号、后台处理软件不同所致。四肢神经纤维,几乎全部应用的是轮廓法,因为神经纤维较细,无法固定ROI面积,原则是尽量覆盖神经纤维的横截面[18-19]。但也有研究认为ROI的边界要小于神经横截面的边界[20]。少数研究认为ROI的边界要大于神经横截面的边界[21]。先前研究往往武断采用一种ROI勾画方法,忽略了方法本身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于为何选择某种方法各家均未给出客观合理的解释。

3 周围神经DTI值的测定方法

为了提高某一条神经纤维DTI值的准确性,减小误差,常规是多部位测DTI值,然后取平均值法,部位数量从一个到几个不等。椎管内、椎间孔内、椎间孔外是神经根常用的3个部位区域[6,8,22]。有研究把ROI放在神经根被压迫部位或者以远,测量3个层面,每个层面间隔3 mm[10];研究把ROI的位置放置在离腰椎间盘以远14、20、28 mm的地方和视野内可见的神经根最远端部分[7]。而有学者只是测量了靠近椎间孔处一个部位的DTI值[5]。颈椎神经根ROI位置以神经根最狭窄部位、神经节多见,取平均值[15-16]。

在四肢周围神经中,神经干ROI位置选择以多个骨性标志区域为多,然后再取平均值。坐骨神经ROI位置选择在股骨头、髋部中心、股骨小转子3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5个ROI[23]。另外一种区域选择位置是股骨头、骶1神经根、两者连线中点[19]。股神经位置在离股骨头近端的3~4 cm(显示最清楚),每个部位测量3次,取均值[19]。胫、腓神经在股骨外侧髁的最下端和髌骨上极,测量3个层面,取均值[24]。

正中神经测量3个部位取均值:远端桡尺关节处、在腕关节近端豌豆骨水平、腕关节远端钩状骨水平[24]。尺神经的测量也是由近及远3个部位:肘管的远端、肘管远端8 cm、最远端的层面[25]。

4 影响周围神经DTI值相关因素

目前对周围神经DTI值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很少,仅有几篇报道。既往研究认为人体自身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JOA评分、VAS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5,18]。研究认为在控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的情况下,ADC值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FA值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显著相关性[5]。Kronlage等[18]对60名健康志愿者行坐骨神经DTI扫描,发现FA值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呈负相关,与性别无显著相关,与年龄关系最密切。磁共振机器设定的参数(扫描序列、b值等)也会对DTI值有影响[26-27]。Wang等[6]对21名单侧L5神经根症状病人进行扫描,测量放射学参数和DTI数值,发现硬膜囊横截面积和矢状旋转是FA值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DTI数值和JOA评分、VAS评分有很强的相关性[10,28],并通过扫描16名明确腰椎病变的病人,发现腰椎椎管内和椎间孔内分别测量的DTI数值有明显差异,说明DTI数值随同一条神经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5 DTI对周围神经显示的DTI应用现状及其局限性

有学者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人和正常人的DTI值测量,研究FA值和ADC值与神经损伤程度的关系[15-16],说明FA值和ADC值可以显示神经根的微观变化。研究通过测量病变腰椎神经根和正常腰椎神经根DTI值[1,29],认为DTI对腰椎神经根的诊断、损伤程度评估可能有用。吴杏等[30]通过分析椎间盘突出Lindblon分型与FA值、ADC值的关系,认为DTI值可以反映神经根受压程度,且随着受压程度的加重,FA值降低,ADC值升高。不少学者通过对比志愿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神经根的DTI值,认为DTI技术可以为临床神经根病变的诊治提供定量化数值及直观、准确的影像依据。目前研究都是用患者与正常人或患者的患侧与健侧神经根DTI值做对比,验证已知病变神经根DTI值与正常神经根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未发现有直接测量DTI值来判定是否有神经损伤及损伤程度的相关研究。

6 展望

应用DTI技术对周围神经系统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验证阶段,即大部分研究仅仅证实病变神经根与正常神经根DTI值存在差异,尚缺乏研究提出如何有效应用DTI技术辨别周围神经损伤与否。对于不同神经ROI选择方式尚缺乏客观合理的参考依据;对于周围神经DTI值的可能影响因素,各家观点尚不统一;对于如何准确测定单根神经DTI值,文献中亦无明确答案。因此,后续研究中,如何最大限度提高DTI技术对神经根定性定量判断的可靠性及准确度,真正实现该技术的临床转化,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客观详实的诊断依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猜你喜欢

勾画水分子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多少水分子才能称“一滴水”
两颗心
找一找
我国反腐败立法路线图如何勾画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次调研清晰勾画——境外资本办医路线图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