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小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对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2019-07-26刘华春
刘华春,杨 根,郑 恒
廉江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湛江 524400
麻痹性肠梗阻常见于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及腹部损伤等,如果处理不恰当,会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死亡[1-2]。生长抑素在临床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等,但用于麻痹性肠梗阻的研究较少,但生长抑素能减少消化液分泌,减轻胃肠负荷,恢复肠壁微循环,对麻痹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疗效[3-4]。复方小承气汤是一个中药配方,可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肠道细菌的繁殖,减轻胃肠负荷,改善循环,有多项研究将小承气汤用于肠梗阻的治疗[5-6]。因此推测复方小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对麻痹性肠梗阻会产生较好的疗效。为了探讨复方小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7月~2018年8月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2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标准[7];年龄≥18岁;均为腹部大手术患者。排除标准:狭窄性肠梗阻者;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过敏体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1)。其中观察 组 有 男 性 21例 , 女 性 20例 , 年 龄 20~78岁(52.14±6.41岁),病程2~7 d(3.12±0.41 d),发病原因:外科腹部手术21例,妇科手术11例,急性胰腺炎9例。对照组有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1~77岁(52.03±7.08岁),病程3~7 d(3.47±0.52 d),发病原因:外科腹部手术22例,妇科手术12例,急性胰腺炎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对症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6708)治疗,生长抑素6 mg加生理盐水50 mL微泵静脉泵入,维持24 h,直至肛门排便排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小承气汤,将大黄10 g、厚朴10 g、枳壳10 g、大腹皮15 g、党参15 g,制成颗粒剂,用100 mL开水调匀,并经胃管注入。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在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例数、胃肠减压量的病例数;血清胃肠激素: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3000 r/min离心15 min,获取血清,放置于-80 ℃保存待检。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来自江苏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设备为美国伯乐Bio-rad 680酶标仪;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疗效评价[8]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排气排便恢复正常,体温、血象及X线均正常;显效:腹痛、腹胀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排气排便恢复,体温、血象及X线基本正常;有效:腹痛、腹胀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有排气排便,体温、血象及X线有改善;无效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胃肠激素)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a)用卡方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6%vs78.0%,P<0.05,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比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表2)。
表1 临床疗效的比较[n=41(%)]
表2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n=41,Mean±SD)
2.3 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例数、胃肠减压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比较[n=41,n(%)]
2.4 血清胃肠激素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比对照组更高(P<0.05,表4)。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论
麻痹性肠梗阻发病急,并发症多,可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研究显示,在非手术治疗方面,除了胃肠减压外,给予中药内服、外敷,已被证实具有很好的疗效[9]。中医药治疗肠梗阻毒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采取中西医结合,优化药物组合,使之科学化,可提高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10-11]。生长抑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多肽,能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胃泌素,还可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胃小肠和胆囊的分泌,促进肠壁水肿的消退,减轻肠管扩张和肠道负荷,改善肠壁微循环,保护肠黏膜屏障,可有效减少毒素吸收和细菌易位,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12]。研究表明,生长抑素可有效防治开腹手术患者发生肠梗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有研究显示,生长抑素与肠梗阻导管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征,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有文献研究表明,生长抑素联合醋甘遂、复方大承气汤对麻痹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快速改善症状和胃肠功能[14-15]。因此,生长抑素对多种类型的肠梗阻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学上,肠梗阻属肠结、关格、腹胀范畴。辨证以实热居多,治则当遵循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等原则,多以泄热行气通下为主[16-17]。小承气汤来自《伤寒论》,其功效为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其中大黄具有抗炎、抗菌等作用,厚朴、枳壳、大腹皮行气宽中、消痞,可增强胃肠节律性蠕动,党参补中益气,其作为治疗肠梗阻常用的方剂,可明显加强肠蠕动[18]。研究表明,小承气汤联合结肠水疗、针灸对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效果明显[9];加味小承气汤与肠梗阻导管联合对炎性肠梗阻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19];小承气汤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胃肠功能的恢复,促进排气、排便[20]。因此,可以发现小承气汤对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为复方小承气汤和奥曲肽共用于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奥曲肽可有效抑制胃酸等消化液的分泌;而复方小承气汤能促进肠道蠕动,两者联合有效提高了疗效。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还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例数、胃肠减压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因为复方小承气汤能有效促进肠蠕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抑制肠道细菌移位和毒素性溃疡,进而有效提高奥曲肽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均属于兴奋性胃肠激素,可增强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小肠的蠕动,当分泌过少时会导致胃肠道动力不足,发生梗阻或便秘,当分泌过量时,会导致胃痉挛或腹泻[21-23]。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血清胃泌素、胃动素、P物质比对照组更高(P<0.05)。联合治疗可有效加快水、食物及电解质通过胃肠道的速度,促进排气排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综上所述,复方小承气汤联合生长抑素能有效改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