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松幼龄期苗木管理技术

2019-03-25郑英达

防护林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苗高红松苗圃

郑英达

(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6)

近年来随着我国林业的不断发展,人工林造林面积逐年增加,人们对林业树种优质种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 et Zucc)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地带性顶级植物,需求量逐年升高,管理好红松幼龄期苗木可直接影响红松营造林质量。通过对红松幼龄期苗木管理的灌溉、除草、追肥、驱除鸟害和病虫害防治,苗木越冬措施3个方面着手,形成实用性的管理技术,为红松幼龄期苗木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1-3]。

1 灌溉

红松幼苗发芽以后,开始由根部吸收水分,不断地消耗水分,进行水分的代谢作用。如进入植物体的水分少于失散的水分,便造成幼苗枯萎。因此灌溉是红松育苗的一个重要措施。灌溉最主要问题是,根据红松苗木发育不同时期的需要,因地宜地合理确定灌溉时间和数量,要“看天,看地、看苗”,特别要以苗木生长需要与否来确定。幼苗出土初期,未脱种壳前,主要依靠种子本身营养生长,根的发育虽然进行很快,但地上部水分消耗不大,因此这个阶段每天只要进行1~2次少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幼苗脱壳后,叶放开,根已深扎入土壤内,需水量开始加大。但这个阶段也是开始“蹲苗”阶段,水分过多,根扎不下去,苗后期生长不壮,影响以后发育。等二轮叶放开后,也正是苗木全年高生长主要时期,即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这一阶段是苗木生长旺盛期,是水肥条件主要供应时期,更重要的是水的供应,如不适时适量,肥的作用也就不能发挥,会影响生长。这个阶段灌水量要多,次数要少,每2~3 d灌1次,每次要浇透灌足。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灌溉时间,要选在早晚时间,避免中午高温。灌溉用水,最好用已晒过的水,过冷的泉水、井水都对苗木不利。

雨季来临前可停止灌溉,并注意排水。水分过多,或床土过冷,对根系发育不利,并易使根部患染病害。浇灌的方法很多,大型苗圃可用自动喷灌装置,根据苗木需要,控制浇灌时间和水量。小型苗圃可用自动喷水车,用机械牵引或人畜牵引。乡村育苗可用人工灌溉或有条件地方也可进行自流侧方灌溉。

2 除草、追肥、驱除鸟害和病虫害防治

除草是保持地力,增加肥源,促进苗木生长的主要措施。除草应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除草松土可同时进行。人工除草时,全年平均进行6~8次。在杂草繁多的苗圃,可增加到8~12次。苗床上要经常保持干净、无草,土壤疏松。

近几年来,在林业育苗上,已普遍使用化学除草剂来代替人工除草,其效果很好。当前通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有除草醚乳粉、可湿性粉剂除草醚、阿特拉津、西玛律和扑草净。

喷除草剂,需在无风晴天,露水消失后进行。边喷洒、边搅拌,以防药剂沉淀,严防漏喷不要重喷,也可混合土面增温剂一同喷洒,相互间并无抵消药效的现象,对苗也无药害。喷药后4~6 h内暂不要浇水,以便发挥药效杀伤杂草。在药效期间也进行中耕松土,但作业后需再浇1次水,才能再继续形成药膜。用化学除草剂,不仅防止苗圃草荒,还可以减少地下害虫活动,节省大量用工,降低苗圃成本。

苗木是否需要追肥和追肥多少,主要根据苗木生长的需要和追肥后是否有助于苗木当年生长或下年生长发育。与此同时还要依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根据红松1年苗木生长规律,当年苗高生长主要出现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此后高生长基本停止。当年苗高生长仅达4~8 cm。由于红松种粒大,胚乳丰满,营养丰富,圃地如底肥充分,种时又用基肥,一般能够满足一阶段生长的需要,可以不进行追肥。但有的苗圃,底肥不足,土肥力又低,圃地深耕又不够,土壤板结,地温低,苗根扎不下去,苗木出土后,如不及时追肥,幼苗长期不能脱売,子叶在种売内不得开放,有的甚至到8月中旬尚带有种壳不落,严重影响了当年苗木的生长。对这样的苗圃仍然需要及时追肥,加强经营管理,才有利于幼苗脱売,促进苗木生长。

当年苗的追肥时间,在苗基本出齐后即可进行。每床追肥量为硝酸铵10 g·m-2,磷肥10 g·m-2。第二次相隔7~10 d,要在5月未以前施完。每床追肥量为硝酸铵20 g·m-2,磷肥25 g·m-2。追肥方法是:将用量的化肥,先用清水15 kg溶化后喷在床面上,随后再用45~60 kg清水喷浇,避免烧伤幼苗。

留床2年生红松苗,1年内有出现2次再生长现象。第1次再生长在5月中下旬。第2次再生长在8月上旬(土壤瘠薄,第2次再生长即不出现)。因此对2年生苗木,每年要在5月上旬追施每床硝酸铵25 g·m-2,过磷酸石灰25 g·m-2。第2次追肥时间可在5月下旬与第1次相隔20 d左右。每床追硝铵100 g·m-2,磷肥40 g·m-2。因第2次再生长出现在8月,为防止贪青,影响木质化,在7月末前以磷钾肥为主,每床施磷肥40 g·m-2,钾肥25 g·m-2,硝酸铵25 g·m-2(根据苗木生育状况可增减或不用)。

红松追肥与不追肥,对苗木影响很大,追肥是培育红松壮苗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不追肥,往往延长了出圃时间,或生产出大量不合格的苗木,影响了造林的质量。追肥是培育壮苗的有力措施,追肥及时,不仅高生长显著,苗木健壮,颜色翠绿,病害少,同时相对地延长了高生长时间。历年苗高生长期从5月上旬开始,6月上旬基本停止,速生期多在5月中下旬。追肥以后苗木速生期一直延到6月上旬,比过去延长10 d左右。

驱除鸟害是苗木出土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红松播种后到出苗前后正是各种鸟类贪食期,苗床上的种子和刚出土的幼苗都是鸟类猎取的对象。鸟啄食幼苗,主要是啄断苗头上的种壳,食取种壳内处于胚乳中的子叶,成为无头苗而死亡。此外鸟类在苗床上蹦蹿,也会碰断幼苗。因此在幼苗出土以后,到种壳全部脱净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驱鸟护苗。有条件的地方,可不定时播放鸟惨叫声的录音带,使鸟闻声惊飞。另外也可在苗床上摆放用药剂浸泡过已发芽的红松种子或毒谷,诱杀危害幼苗的各种鸟类。

病虫害也是幼苗的一大威胁,防治病虫害必须贯彻“防胜于治”和掌握“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要经常注意病虫害的状况,及时发现,采取措施,以免成灾。

3 苗木越冬措施

苗木防寒主要目的并非防止低温,而是预防生理干旱采取的一种措施。目前做法,大多采用土或草防寒两种。草防寒,适用于冬季积雪大,土块又不易粉碎的黏土地苗圃,其优点是,撤草方便用工少,简单易行。具体做法是11月初床面先灌足水,然后用稻草或谷草,再用枯枝落叶覆盖苗床。厚度要超过苗高6~8 m。平均覆草1.5~2 kg·m-2,上用草绳拴好拉牢即可。

沙壤土的苗圃,可利用步道土防寒,防寒前先用犁顺步道起,打碎土块,封冻前灌透水,然后将土盖在床面上,先床边,后中间,覆土厚度要一致,超过苗高5~8 cm,不能露苗、露缝,严防寒风吹干苗木。

无论是草或土防寒,分布于苗床的南侧边沿及床头上的苗木,翌春往往颜色发黄,因此防寒时,这些地方应先用土加固,覆草覆沙都应稍厚一些,以减缓蒸发。防寒措施也要因地制宜,实践证明翌春苗木颜色翠绿,安全越了冬。风大地区,除用各种防寒措施以外,应就地取材,在主风方向和风口地方与苗床间隔一定距离设立风障,以减少风袭和水分蒸发。撤除防寒物应在翌春“谷雨”前后,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分批进行,以免床面温度骤变,影响苗木生长。

猜你喜欢

苗高红松苗圃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艺术小苗圃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艺术小苗圃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