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微创意戏剧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2019-03-2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丑戏剧动作

程 英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所,福建福州 350007)

“创意戏剧是一种即兴的、非表演性的、以过程为主的戏剧形式,活动的方式是由一个领导者带引参与者将人类生活之经验加以想象、 反映及回顾的过程。”[1]10我国幼儿园开展的创意戏剧活动主要是主题创意戏剧活动,这类戏剧活动的情节比较丰富,角色至少有5-6个以上,角色间的对话也较多;微戏剧活动的情节则较为简单,常只有1-2个角色以及少量的对话,更多的是随着音乐进行某个角色形象的描摹与创造。一般来说,一个主题创意戏剧活动很多是由若干个系列微戏剧活动串联而成。

当前幼儿园的微创意戏剧活动中,幼儿按照教师的编排或者导演进行模仿、学习、表演的现象屡见不鲜,幼儿虽然玩得尽兴但却未能获得应有的学习与发展。创意戏剧是幼儿生命本真状态的体现。幼儿园创意戏剧游戏是一种强调游戏取向的戏剧教育,倡导以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方式以及自主自由等游戏精神组织和实施创意戏剧活动,是一种契合幼儿生命灵性的教育形式[2]。因此,游戏化的微创意戏剧活动重在顺应幼儿的游戏天性,顺应儿童随乐而动的缪斯本能,并通过创设适宜合理情境,设置循序渐进的游戏挑战,给予幼儿有效的支持,让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生活以及表达情感,支持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促进审美与创造力的协调发展。笔者以根据周杰伦《鞋子特大号》这一音乐素材分别设计的“无声的律动”“小丑猜猜看”“快乐的小丑”“卓别林的玩具工厂”四个大班微戏剧活动为例,探讨游戏化微创意戏剧活动的设计指导策略。

一、以适宜有趣的游戏情境拉响前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情境是游戏化微创意戏剧游戏的前奏。适宜有趣的游戏情境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微戏剧活动,为他们角色描摹、动作探索与创意表现提供有效的支架,让幼儿能以自己理解与喜爱的方式,全身心投入音乐探索之中,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探索与理解,实现激发动机、感受音乐与学习动作等多重目标。

(一)故事情境紧扣音乐,为感受理解音乐提供支架

故事情境是戏剧游戏情境的入口与线索。故事是幼儿与音乐、戏剧之间的桥梁。一个适宜有效的故事情境能引导幼儿进入游戏情境之中,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兴趣,并为幼儿感受理解与创意表现音乐提供一种意境、一座桥梁。这是以遵循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作为导向,幼儿的音乐学习与发展必须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充分的音乐审美感受基础上才能进行表现与创造,游戏化的微戏剧游戏活动也不例外。

实践探索表明,幼儿创意戏剧表演需要音乐、舞蹈等元素的参与,才能更好地渲染气氛,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3]。以音乐为主线的微戏剧游戏活动既能烘托戏剧气氛,又能有效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故而,教师必须在深入分析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节奏特点、结构曲式等审美要素的基础上,设计有助于支持幼儿感受与理解音乐的故事情境,并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帮助幼儿体验音乐的情绪风格与外在形式,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感受、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音乐的愿望。

《鞋子特大号》是周杰伦以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为原型创作的一首说唱歌曲。该曲诙谐幽默,节奏欢快。周杰伦更以一种诙谐、顽童的口吻演唱,给听者快乐开心的感受。因此,围绕这首音乐开展的以动作为主的微戏剧活动,其主题与情境设计必须要能够体现音乐这种幽默的风格。幽默是使人发笑的,需在特定的情境中表现出诙谐而轻松的语言或者行为的艺术[4]。因此,“无声的律动”中,教师将自己打扮成卓别林的样子,风趣幽默的打招呼互动一下子调动了每位孩子的热情。当孩子们看见扮成有趣可笑卓别林的教师出场,就引发了讶异、好奇、惊喜等各种情感。有的孩子捂着嘴窃笑,或与身边伙伴窃窃私语;有的幼儿一边大笑一边激动地喊着“卓别林!”孩子们轻松自然地感受理解音乐诙谐幽默的情绪风格,萌发了参与创意动作表现的好奇心和迫切愿望,开始了快乐的游戏旅程。

(二)游戏情节紧扣幼儿兴趣与经验,为角色描摹与创意表现提供支架

游戏情节是幼儿与音乐、动作之间的桥梁,让幼儿对角色的想象与动作的创意有了故事的支架。情节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更要紧扣幼儿经验,增强幼儿对戏剧角色的感知理解与想象,引发幼儿对角色的想象与动作表现。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在角色的转换中让儿童懂得感受别人的情感,迸发出同情心和同理心[5]。大班幼儿对小丑有一定的认识,看过马戏团的小丑表演,这些经验能帮助他们在“快乐的小丑”活动中更好地表现小丑滑稽与有趣的形象与各种动作;大班幼儿也已经见识过斑马等各种动物的角色形象、动态以及品尝过柠檬、糖、苦瓜、辣椒等味道,这些经验能够在“小丑猜猜看”创意表现中自主迁移与创意表现。大班幼儿对于各种常见运动十分熟悉,能够迁移运动经验并随乐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进行表现。“无声的律动”中幼儿随乐动作的模型是“慢-快-慢-快”。故而,教师选择了跑步、游泳、骑马、跳绳、划船、举重等适宜用肢体动作表现这一模型的运动项目。“快乐的小丑”中,教师先以“马戏团招收小丑演员”的情境导入,接着出示“小丑帽子”“小丑花球”等道具,通过“小丑们是怎么入场的?小丑们会玩什么游戏?小丑们在表演什么节目”等问题引导幼儿想象游戏的情节,从而帮助幼儿以这些情节为支架,随乐想象并表现相应的动作,进行迁移学习与创意表现。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懂得了小丑为了逗笑观众而付出的努力,产生了尊重与喜爱的情感。

一个游戏化的创意戏剧活动,其游戏主题、情节、角色、动作、规则等要素应与音乐的情绪、风格等内涵以及节奏、速度、力度、曲式等形式有机统一,游戏规则也应与音乐结构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借助于语词等外在的形式进行辅助,但最终幼儿必须实现倾听音乐进行自主的创意表达。

二、设置适宜递进的游戏挑战,诱导幼儿主动持续创意表现

挑战是游戏能够吸引幼儿持续参与的重要动因。只有好玩的游戏情境却缺乏适宜合理、逐阶递进的戏剧游戏,只能吸引幼儿一时,但常常导致幼儿的学习动机不断下降。挑战太低易导致幼儿丧失参与欲望,挑战太难又会导致幼儿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幼儿游戏学习的动力因素,通过设置适宜、合理、逐阶递进的挑战,不断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和成就感,促进幼儿主动、持续地参与到创意戏剧的全过程。

(一)设置合理适度的“挑战性困难”

在引导幼儿创意表现过程中,教师应设置适当的问题情景,创造与幼儿年龄相适宜的、跳一跳够得着的“挑战性困难”,让幼儿的角色体验、动作学习与创意表现等充满挑战,以不断体验到自我实现的快乐。在“无声的律动”中,教师分别出示红、蓝、红、黄颜色的积塑并相应做“快跑、慢跑、快跑、加油”的示范动作,帮助幼儿感受与理解动作快慢和不同颜色积塑之间的匹配关系。幼儿不是去听教师的讲授,而是凭借细致的观察进行体验与学习。这种挑战是适宜幼儿的,幼儿只要认真观察、用心记忆就可以做到,挑战的成功给幼儿带来了极大的成功快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与困难,在提高幼儿倾听感受音乐与随乐律动能力的同时,把握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让幼儿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充分激发智慧,在不断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卓别林的玩具工厂”后半部分的玩具传递活动中,出现了部分幼儿动作节奏过快、中途随意停止等问题。教师马上巧妙地暂停,以“传送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为由,将出现的问题表演给幼儿,引导幼儿在观看教师表演的基础上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后幼儿一致认同,不论手中是否有玩具都要按照“抱抱、传呀”的口令节奏使“传送带”持续工作,自然而然地突破重难点,也增强了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逐阶递进增大挑战难度

要让幼儿在活动全过程都能自始至终保持学习兴趣,教师应基于幼儿的能力与水平设计逐阶递进的挑战难度。在“无声的律动”活动中,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从初步跟随教师随乐律动到完全自主创编表演各种丰富的动作,教师设置了逐阶递进的挑战(见图1),以小步递进的方式有效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应对挑战,不断体验成功,焕发幼儿持续参与表现的欲望。

挑战4+ 游戏3 幼儿分组随乐自主游戏挑战3+ 游戏2 引导开展“卓别林游泳游戏”挑战2+ 游戏1 跟教师随乐“卓别林跑步游戏”挑战1 观察教师表演,建立颜色与动作的匹配关系音乐 感受音乐轻快的速度及“嘿、嘿、嘿嘿嘿嘿”的节奏动作 跑步、游泳、拍球、跳绳、举重等各种运动动作游戏情境 以卓别林带领大家游戏的情境,体验无声的幽默〛图1 “无声的律动”活动挑战进阶示意图

三、给予充分有效的启发引导,促进幼儿深度学习与自主创造

深度学习是“通过让学习者真正理解学习内容而促进长期保持,从而能够提取所学知识解决不同情境的新问题”[6]65。因此,深度学习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长效、有意义的学习。游戏化的微创意戏剧活动非常强调活动中对幼儿自主、自由、创造等游戏精神的培养,倡导以幼儿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迁移学习、多角度的探索、想象以及高水平的创意表现。

(一)生动示范,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与角色关系

在微创意戏剧活动中,幼儿的角色、动作等从来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有”,关键是要积累有关的生活与动作经验,进行“授之以渔”的启发,引导幼儿理解动作与角色的关系。

在“小丑猜猜看”“小丑变变变”等活动中,为帮助幼儿理解小丑角色形象的特点、小丑动作的特点与风格等,教师首先将自己打扮成小丑的样子,穿着小丑的衣服与鞋子,带着小丑的高帽子,做着小丑滑稽有趣的表情与动作,迅速就把幼儿带入游戏角色和状态;其次,教师通过生动的示范,有意识地带入语词动作“来来来来,看我表演”,引导幼儿发现“看我表演”时手部和脚部同时往外打开的小丑经典动作的动作要领:脚跟并拢不动,脚尖和手的方向一样,同时往外打开,进而理解小丑动作与角色的关系。

(二)有效引导,启发幼儿多角度地学习与探索

戏剧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的即兴扮演,以“存在”来探索“存在”[7]。因此,在游戏化的微创意戏剧活动中,教师务必把幼儿做为学习与探索的主体,善于提出各种引导性的问题,启发幼儿更多角度思考,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促进经验整合。首先,教师可以方向性的问题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支持幼儿成为游戏的开发者。在“卓别林的玩具工厂”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看有关传送的视频时,提出“我们在卓别林的电影里看到有一种神奇的机器能把东西传送出去呢,它是什么,又是怎样工作的”,引导幼儿开发出“自己当流水线,用流水线传送玩具”的游戏情节。其次,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探索音乐的奥秘,支持幼儿成为音乐的探索者。在“快乐的小丑”中,教师在幼儿欣赏C段音乐前,提出“音乐里小丑在做什么?他们在舞台上会表演什么节目”等问题,引导幼儿边欣赏C段音乐边自由想象小丑独特的表演动作。再次,教师要以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幼儿自主探索与创造,支持自主创编出稀奇搞笑且丰富多彩的小丑动作。在“小丑变变变”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是如何通过简单的动作表现四种动物的不同特征,并尝试初步模仿的基础上,提出“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你们来当小丑表演剩下的这四种动物,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现它们的特征”的问题,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与表情创编另外四种动物的动态。

(三)合理留白,拓展更多的戏剧想象空间

戏剧是一门想象的艺术,每个幼儿都可以对角色与动作拥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不要什么都告知幼儿,不必要求幼儿穷尽一切答案,更不宜要求幼儿千篇一律地按照统一的理解去诠释。而应该合理留白,给幼儿拓展更多的自由想象与创意表现的空间。一个好故事能诱发、鼓励、鞭策读者去阐释,与文本进行对话,好故事应该具有足够的不确定性以诱使读者参与到对话中来[8]241-256。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成人把所有的东西毫不保留地全部告知幼儿,毫无悬念是一件最不好玩的事情。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留白艺术,引导幼儿与戏剧中的人物和音乐展开对话,引导幼儿大胆想象音乐,创意表现角色动作。“无声的律动”之所以如此吸引幼儿,与教师“留白”让幼儿自己去与音乐对话不无关系。故而,无论是角色、动作还是剧情发展,教师要善于给幼儿适度留白,让幼儿拥有更多的想象与表现的空间。

(四)巧妙退位,鼓励幼儿充分自主随乐表现

游戏化的微创意戏剧活动应尽量让幼儿自主掌控创编与表演过程,避免为了追求幼儿表演结果的完美而不停地示范、提示等。教是为了不教,无论是教师的动作示范、语言提示,还是形象化的故事图谱等,都是为了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而采用的临时性支架,最终目的是为了幼儿能够脱离这些“支架”自主学习。因此,如何有效撤去支架、合理退位,使得教师的退位更为顺利和合理,幼儿的“进”更为自然和凸显,这是教师在游戏化微创意戏剧活动设计指导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一退”,幼儿“一进”,进退之间就为幼儿自主、创意的音乐表现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需要强调的是,创意戏剧中幼儿对角色与音乐的体验、自主的动作探索与创意表现等是日积月累的长期过程,不能期望幼儿在一两个微创意戏剧游戏时间内就能获得完美的结果,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静等花开的心境与智慧。

猜你喜欢

小丑戏剧动作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幽默的小丑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戏剧类
小丑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我像一个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