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的思考与建议

2019-03-25季自力王文华

国防科技工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军工智慧融合

季自力 王文华/文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军工制造向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对军工制造的内在驱动性影响,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夺取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

智慧军工制造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智慧军工制造是指将人工智能、射频感应、导航定位、传感器、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中,通过全域覆盖、随遇接入、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交互平台,将军工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起来,把感知系统、机器设备、科研生产人员连接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实现时空一致、连续精确的态势感知、信息共享和智能决策,推进军工制造各要素向最大限度的“自主适应、自主行动”方向发展。

智慧军工制造的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得到充分运用,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军工制造的各种物体中,并且互联互通,形成军工“物联网”,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将军工“物联网”整合起来,从而使军工企业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全过程,达到军工制造“智慧”状态。智慧军工制造主要包含四大要素:一是捕捉信息的传感器及相关技术;二是传递信息的网络;三是储存信息的存储设备;四是处理信息的处理和决策系统。智慧军工制造并不意味着技术层面的突破式升级换代,而是一种循序渐进和厚积薄发,它强调军工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

智慧军工制造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动态感知。综合运用各种感应识别手段,动态感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环境及其变化,实时掌握科研生产人员的位置和行为,实时掌控各种设备物资的存储位置和运行状态,实现军工科研生产态势动态可视。二是网聚增效。通过嵌入信息采集装置,使军工制造要素网络化,依托新一代通信手段,实时、高效、安全地传输视频、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信息,构成一个智能化网络体系,实现网聚能力。三是智能管理。依托具备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能力的信息系统,对军工科研生产实施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军工制造中的事物、流程、行为方式的智能决策,并将意图和指令实时、准确地作用于被管理对象,实施正确、智能、最优的管理、规范与控制。

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是掌握世界军事竞争主动权的客观要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正在成为继机械化、信息化之后推动新一轮军事变革的强大动力,战争时空条件、战争主体、战争手段、战争方式方法发生深刻改变,催生新的作战手段和作战思想,决定战争胜败的规律突出体现在“制智权”的争夺上。战时,敌我双方将首先围绕“感知—理解—推理—判断”等环节激烈对抗,争夺支撑作战体系高效运转的人机混合智能的“思考”速度和质量优势。美、俄等军事强国预见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都把人工智能视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的颠覆性技术,认为未来的战争将是智能化战争,未来的军备竞赛将是智能化军备竞赛,并已提前布局智慧军工制造,以抢占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先机。人工智能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将成为大国之间军事实力比拼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智慧理念指导军工制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向智能化的全面转变。

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是推进军工行业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在信息系统、信息化支撑环境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未来10年,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关键是能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找准抓手、创新概念、积极实践,推动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智慧军工制造紧贴科技发展趋势,运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强化信息网络综合集成,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以更透明、更精细、更安全、更智能的动态方式管理各项军工业务。智慧军工制造对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将起到聚合增效的作用。

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是提高军工制造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智慧军工制造是发展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一次深刻变革,实现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在管理内涵上,不仅要高标准抓好日常管理,更要加强和改进全系统、全要素管理;在管理层次上,不仅要抓好宏观管理、战略管理,更要抓好微观管理、常态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不仅要运用以往的成功经验,更要研究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军工制造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手段。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军工制造管理的层次和质量效益,而且是提高军工制造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发展智慧军工制造的总体构想

要按照“先规划后实施、先构架后充实、先重点后一般、先支撑后服务”的总体思路,紧紧跟踪世界军事与科技发展大势,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任务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系统融合集成为重点,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构建集动态感知、安全传输、智能处理于一体的全维全程、可视可控的智能化科研生产体系。

在发展智慧军工制造中,必须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坚持需求牵引、统分结合。按照“共性统筹、个性对接”的要求发展智慧军工制造,做到“统而有序、分而有为”。既要统一架构优化设计、统一标准规范接口、统一基础建设共有,搞好顶层设计、宏观筹划、集约建设,又要分阶段科学实施、分内容合理配置、分层级丰富应用、分模块灵活搭建,按照标准化设计、模块化构建、积木式组合的总体思路指导整体建设。二是坚持体系设计、系统集成。采取“标准化设计、体系化构建、模块化组合”方法,分层逐步系统集成。按照“以数据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理念,规范基础数据格式和种类,研究信息感知、传输、处理、融合和应用工具,为智能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手段。三是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按照“指挥扁平、感知共享、安全分级、流转即时”的思路,重点加强多维感知、广域栅格、智能交互等系统功能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普适管用,积极构建典型应用模式,积累总结经验,整体推进智慧军工制造建设。四是坚持军民融合、凝智聚力。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把握信息技术军民通用性、信息基础设施军民共用性、信息资源军民互补性的特征,善于借重民间、借助民技、借用民力,发挥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优势,为智慧军工制造提供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持。

力争经过3年建设,初步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成效明显、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实现智慧军工制造的“六化”目标:一是体系化。以信息为基础、信息控制为导向,构建包括信息感知、管理监视、通信网络、综合保障、安全防护、建设评估等在内的完整的智慧军工制造体系,形成一个闭环,通过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价值集成,实现各系统统一协调、高效运行。二是即时化。信息感知、栅格网络和智能应用效能初步显现,建立完善的通用和即时信息通道,信息感知和流转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共享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智慧军工云”高效运作,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融合共享。四是自主化。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装备设备,所有的关键技术和设备实现国产化。五是可靠化。军工制造信息安全实现可信、可靠、可控,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升,基于密码防护的网络攻防、信息对抗等能力显著增强。六是智能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军工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

发展智慧军工制造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

发展智慧军工制造,必须搞好顶层设计、总体筹划,结合军工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分阶段进行建设,要重点把握和解决好几个问题:

加强智慧军工制造的探索和方案论证

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发展,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新一轮战争方式创新呼之欲出,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主动求变,确立智慧思维。一是强化智慧理念。智慧军工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建设工程,需要把握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将智慧理念贯穿于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维护管理、拓展应用等各个环节,开放、流转并运用好数据,对现有的军工科研生产体系进行重组重构,形成整体推进、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构建统分体系。发展智慧军工制造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技术手段运用、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机制创新上不断探索和研究,既要加强集中统管力度,强化顶层设计,又要分步实施、分而有为,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乱,确保智慧军工制造高效有序推进。三是建立程式化机制。采取路线图方法、工程化思路发展智慧军工制造,建立以路线图为核心的规划机制,从发展思路、需求分析、建设路径和配套措施等不同方面,进行程式化的分析和规划;运用体系结构的理论和方法,从系统视图、信息视图和技术视图等不同维度进行工程化的总体设计和验证评估,确保智慧军工制造稳步推进。

超前布局智慧军工制造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针对智慧军工制造的迫切需求和薄弱环节,设立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聚焦智慧军工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前瞻布局,包括研究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混合增强智能、群体智能、自主协同控制与决策等理论,研究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自主无人控制技术等在军工科研生产中的应用。在科技创新专项规划计划中部署智慧军工制造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重点是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大项目的衔接,协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应用,加快脑科学与类脑计算、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为智慧军工制造的重大技术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统一实用的智慧军工制造标准规范

建立统一规范的智慧军工制造标准体系,确保智慧军工制造的规范性、连续性。一是数据管理标准化。建立军工制造公共数据模型,统一编码、统一接口、统一协议、统一交互界面,规范各类数据应用,增强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数据透明共享、便捷交互。二是模块建设规范化。采用模块化构建和积木式组合,规范各应用模块设计、开发和建设的全过程,确保架构一致、功能开放、接口统一,实现基于模型框架的无缝集成。三是系统应用集约化。规划论证阶段,通过制定规定和技术标准,明确各系统单元的功能作用,确保紧贴军工建设实际;组织运用阶段,通过颁布相应规范,调用不同平台、不同单元,确保使用操作规范。

加快智慧军工制造人才培养

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智慧军工制造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加快形成智慧军工制造人才高地。支持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军人才,重点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系统整合、综合运用的新型人才。通过智慧军工制造的重大研发任务和平台建设,汇集高端人才,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智慧军工制造高端人才,实现高端人才精准引进。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与互联互通

强化各种通信网络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在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基础上,构建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实现网络聚合、系统整合、互联互通。按照统一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统管。信息融合主要应抓好信息检测、关联分析、状态估计、目标识别、态势描述、传感器管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一体化信息处理支撑基础设施,支持网络信息统一访问、综合集成和远程搜索等功能,提高远程协同计算能力、分布式信息处理能力和海量信息查询搜索能力;强化通用软件平台和网络计算存储环境建设,采用即插即用方式,为远端用户提供网络计算、分布式存储和复杂业务处理支持。

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的格局。一是规划设计融合。从顶层设计上把经济社会发展同智慧军工制造有机衔接统一起来,从思想观念、目标规划、政策法规、建设任务、体制机制等各个层面,不断深化融合内容,拓展融合领域,提升融合效益。二是设施建设融合。在国家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智慧军工制造的需求,合理搭载军事功能或预留军事“接口”,实现军民共建、共用、共管和互惠互利,战时快速转换。三是信息网络建设融合。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专业信息中心,搞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加快军地兼容、军地联通、军地共享的综合集成的信息网络建设。突出抓好智慧军工制造的标准化建设,统一模型、统一规范、统一接口,制定颁发军地统一的信息标准,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与编码,实现军地信息融合。四是科研开发融合。以军民共享共用为导向,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科研院所、高校、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军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鼓励优势民口科研力量参与智慧军工制造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嵌入智慧军工制造的创新领域。

不断完善智慧军工制造实践的配套机制

完善智慧军工制造的配套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规范,确保智慧军工制造正规有序发展。一是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智慧军工制造领导机构,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智慧军工制造各领域的军地专家组成,负责建设方案咨询论证。二是建立全方位的改革创新机制。按照“总体规模精干、指挥机制扁平、结构比例科学、部队编组合理”的原则,以集约、灵敏、高效为目标,着力推进与智慧军工制造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职责任务、制度机制等各方面的调整改革,形成扁平化、网络化、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与智慧军工制造模式相配套。三是建立安全可靠的防护机制。区分相应的安全等级,建设和完善集信息与服务保护、系统与网络防御、安全态势感知与运维智能分析于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重点推进可信计算技术、量子加密技术、统一身份识别认证技术、动态授权管理技术和网络防护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确保信息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安全防范最可靠。四是建立成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建立智慧军工制造评价指标体系,推行绩效管理、动态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评估,为指导后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战略支援部队某部采购局;西安速度时空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军工智慧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研发支出政策在军工科研企业的应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