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2019-03-24焦阳
焦阳
如今,家长们之间最热的话题就是“幼小衔接”。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很多家长没有经验,开始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那么,家长们为什么焦虑呢?
现在有很多家长表示,当涉及到幼小衔接这个词语的时候,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即将离开快乐的幼儿园,成为一名小学生时,心里有着不舍和惆怅,同时还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平时和同事们聊天时,她们也会说某某家的孩子在某幼儿园会算多少位加减法,某某家的孩子会多少个汉字,会多少首古诗。着急与紧张,怕孩子在起跑线上起步太晚。
也有家长表示,自己曾经没有认识到幼小衔接中家长角色的重要性。如果回头来看的话,非常后悔没有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锻炼,对孩子综合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不足。
那么,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呢?要使幼小衔接工作能顺利进行,需要家园携手共同帮助幼儿做好角色的转变工作,使幼儿步入小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误区
(一)幼小衔接“偏智化”
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偏“智”倾向比较严重,主观上容易把衔接与文化教学连起来,而忽视了衔接应包括体、德、美、劳各方面。事实表明: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朗的性格、安定的情绪、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对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幼儿入学后考察发现,其学习上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智”的方面准备不足,更多的是由于健康状况及以上其他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幼小衔接必须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去完成。
(二)幼小衔接“小学化”
大部分家长会为了让幼儿步入小学后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很多家长会提前让幼儿学习汉语拼音、数学知识、认字写字等,更有部分家长在幼儿即将毕业的一两个月将幼儿送到专门性衔接班,实施小学化的生活学习管理,致使幼儿园末期生活严重小学化。这样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幼儿对小学的适应,反而让其身心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给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埋下隐患,这些都违背纲要理念的。
因现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竞争压力大,很多家长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向小学教育快速靠拢。家庭对孩子关注最多的是生理健康与智力发展水平。因此,他们希望孩子在园能多学汉字、熟练掌握加减运算、认识汉语拼音。由此可见,重智商、轻情商是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最大误区;部分家长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孩子很聪明,到了小学自然就适应了;另有一些家长则很盲目,不知道该怎样做。
二、以幼儿为本,正视幼小衔接
陶行知先生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儿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相互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幼小衔接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处于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学童具有不尽相同的身心发展特征,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幼儿为本,加强多方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需要家、园、校三方面有机配合,共同完成,幼儿园要向小学靠拢,适当调整日生活内容与时间,小学老师要与幼儿园老师多交流和沟通,同时采取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填写家园练习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徑,引导家长配合幼儿园、小学教育。快乐、自信地迎接小学的学习生活。
四、以幼儿为本,树立正确的观念
蒙台梭利教育指出:“教育效果具有爆发式特征,我们只需通过合理与正确的教学方式,便可为孩子储蓄更久远竞争力能量”。
(一)转变观念,遵循幼儿身心发展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避免拔苗助长式学习,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生活态度、自理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上小学,让孩子对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充满期待,以便入学后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环境的改变。
相反,如果实行“拔苗助长”式教学,过早将超年龄的学习内容以及方式强加和实施到幼儿阶段,则会大大降低教育效果。如果家园能共同认识到这一点,科学合理地培养孩子,必将会对他们今后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更新理念,遵循教育规律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渡环节,要将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理念下考虑。幼小衔接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这等同于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也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家园应注重孩子“学习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准备,这两个“能力”是全面的,不仅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方面;还包括了语言、数学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五、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心理衔接
(一)忌打“预防针”,让孩子产生心理戒备
在幼儿园的孩子升入小学前,家长常常喜欢打这样的“预防针”,还美其名曰让他们有点心理准备。如“就知道玩,等上了小学你就苦吧”诸如此类的语言会使孩子未入学校就产生恐惧感,容易形成心理障碍,不利于孩子对小学产生兴趣和喜爱。
(二)相信孩子,让孩子正常发挥
孩子对进入小学是没概念的,也不会害怕。但师长的行动、语言、会给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不要过于焦虑,也不要在行为和习惯上要求的太严格,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只要孩子是健康正常的,家长就要相信,孩子是可以适应小学生活,即使出现问题,也是暂时和正常的。师长坦然的话,孩子往往也会获得安全感,可以正常发挥自己的能力。
幼小衔接工作任重而道远,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以幼儿为本”,凡事都要都要从幼儿出发,把重视幼儿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