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的实践性研究
2019-03-24徐宁
徐宁
摘要:基于社区教育的“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打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古美路街道社区学校从理念入手,围绕儿童“友好服务”的“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 三个标准内容体系,进行了系列探索,不仅有效达成“儿童友好社区促进计划”,而且为社区教育通过扎根社区、服务重点人群以实现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
关键词:社区 教育 儿童友好 政策 空间 服务
2016年,九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社区教育要坚持以社区为根,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同时,《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原有的社区教育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与变革,整合社区教育与“儿童优先”,培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教育在古美街道经过实践积累,已汇聚了丰富教育资源,形成了完整体系,成为重要的教育文化阵地。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特色发展,结合街道长期坚持的“儿童优先”原则,古美路街道社区学校开始了“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儿童友好型社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个体友好、家庭友好、社区友好三个纵向层次维度,以及政策友好、服务友好、空间友好三个横向内容维度。它不仅仅关系社区的设计问题,更是一项完整的体系工程,倡导的是在制度结构、社会实践、公共服务等体系中将儿童的发展作为起点,将实现儿童的成长作为最终目标。经过实践探索,该项目不仅有效达成“儿童友好社区促进计划”,而且为社区教育通过扎根社区、服务重点人群以实现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
一、“儿童友好型社区”:内涵与体系
从实践项目提出的背景和预期的价值意义来看,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儿童友好型社区”与“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的相互融入、拓展与提升,丰富、拓展、深化社区教育的理念、实践及提供的服务,搭建、完善、优化友好型社区的资源、平台及路径。
1. 政策:全面普及理念共识,搭建系统制度体系
通过开展教育大讨论,紧扣儿童安全、家庭教育、个性发展等热点问题,普及儿童友好理念;建立完善机制,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立有效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章立制,开堂授课,传播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优化儿童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2. 空间:创设良好公共空间,培育良好人文环境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建立有益于儿童活动的公共空间,配备儿童参与的公共设施;针对儿童、教师、家长三大对象开展培训指导、参与式活动、通过知识和理念的传授,将儿童家庭、学校、社区紧密相连,整体提升儿童所处的人造环境及人文、关系环境。
3. 服务:凝聚丰富服务资源,开发系列服务活动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别儿童的多种需求(如基本生活照顾、健康照护、良好家庭生活、学习、娱乐、心理发展、人际交往等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项目和方案,竭力实现社区里的所有儿童及其家庭都能得到普惠服务的支持。
二、“儿童友好型社区”:基础与意义
社区教育的发展,扎根于社区,反馈于社区。实现社区教育特色发展,更要紧密其与社区的天然联系,更充分融通社区资源,优化面向重点人群的教育服务。
1.优化以“儿童”为重点的社区教育服务顺应街道实际
古美社区是一个人口导入型的社区,人口“三多”——年轻人比较多、知识分子比较多、职场人士也比较多。因此,如何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街道管理面对的普遍且重要的难题。街道调研发现,儿童,尤其是儿童的生活与教育,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重要话题。因此,古美社区长期来坚持“儿童优先”的发展原则,积极为儿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文化氛围。
2.以“儿童友好型社区”作为引领,能实现双赢、双突破
“儿童友好型社区”是围绕“在街区或城市中充分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提出的重要价值理念,以此引领以“儿童”为重点社区教育服務优化,不仅能够为培育“幸福、宽容、理解”的社区儿童环境与氛围带来新路径与新突破,而且能够为社区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深化与突破带来新的方向与立足点,即能够实现双赢与双突破。
社区教育萌芽时便被视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核心就是面向儿童及青少年提供校外教育。如今,通过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积极开青少年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仍然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然而,这一领域的社区教育服务,基本局限于对学校教育的“刻板复制”,运作形式简单类同于“第二课堂”,这一粗犷的服务模式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社区教育融合社区所有有利环境的先天优势与关键特质。进行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构建“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是通过视角转换,将儿童置于“中心”,全方位调动社区教育各方面优势,服务儿童“友好环境”的远大目标。这将带来社区教育之儿童教育服务的理念突破,由单一教育服务晋升至全面环境构建;带来实践深化,由“课堂活动”丰富为政策友好构建、空间友好构建与活动友好构建,实现突破与跃升。
三、“儿童友好型社区”:探索与实施
学校围绕“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标准内容体系进行全面的探索。首先,创新工作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一是建立了多元的领导管理机制。加强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建立社区长效运行机制,是新时代社区教育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抓手[2]。二是充分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展活动实践。只要社区做好统筹协调,将这些人力资源的作用组织发挥出来,将对儿童进入社会选择社会工作有积极的影响[3]。
1. “政策友好”项目的实施
对照“儿童友好社区郊区”的政策友好标准,项目组提出了以理念普及为基础,以共识凝聚为抓手,以优化公共服务组织为路径的实施计划,设立了教育大讨论、培训配送、公务服务组织梳理与培训三个重要项目,有效推动了“儿童友好”理念在社区中的传播与普及。
(1)进行古美教育大讨论,普及儿童友好理念
为推动社区教育对实验项目的关注,在各类人群中普及“儿童友好”理念,项目组进行了“古美教育大讨论”:在组织过程中,将讨论划分为宣传、活动、展示三个阶段,明确群众关心的主题,全面动员社区居民参与,进行深入讨论,形成结果并进行广泛宣传;在主题选定上,涉及各年龄阶段的各方面生活,包括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等各方面;在参与人群上,广泛动员,吸纳与儿童有关的家长、教师等各群体参与,儿童直接参与反馈;在专业引导上,邀请与主题密切相关的领域专家,对教育讨论进行引导与指导,保证讨论的方向与成效。
(2)教育培训“送教上门”,凝聚社区广泛共识
在理念宣传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凝聚广泛共识,项目组遴选了与“儿童友好”密切相关的教育培训配送到邻里中心,以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营造“儿童友好”的家庭生态、学校生态与社区生态。
学校还注意挖掘社区资源,从社区妈妈群体中选拔、发现有号召力的妈妈代表,把这些妈妈培养成为具有专业能力的社区公共服务实践人才,孵化成为儿童友好社会组织的骨干力量。
(3)梳理、培训现有社区公共服务组织
梳理社区现有社区公共服务组织,如:“闵行优生优育优教研究培训中心”、“小主人业余新闻学校”、“亿训文化艺术专修学校”等,优先考虑有儿童项目经验和团队的,培训其关于“儿童友好”的理念与行为,最终提升这些组织的服务儿童的工作品质。
2.“环境友好”项目的实施
项目组从儿童视角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及儿童自由玩耍的环境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改造升级,努力构建不同年龄段儿童在社区里都有符合其成长阶段需求的室内室外空间场所。
(1)公共服务场所硬件升级改造
就儿童教育来说,社区物质教育资源存在形式丰富多样,首先是空间和场地资源,社区儿童活动的空间和场地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成了儿童成长最基本的发展条件和基础,而且具有整体性地影响儿童发展的特点[4]。因此,项目组着力加强公共服务场所硬件升级改造,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便于儿童活动的设施或空间布置,而是以系统理念进行重新规划,为此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改造计划:环保倡导,增设有示范教育意义的区域,即可供孩子玩耍也可以向家庭介绍更生态健康的“海绵城市理念”;玩耍空间,增加儿童自由玩耍的设施,如沙池、攀爬设备等;自然教育,布置自然的空间环境,通过自然生动的器械配备,鼓励儿童的探索精神;居民参与,由社区居民自己制作好玩有趣的公共设施。
(2)加强学校儿童图书馆内涵建设
项目组在文体中心专门建立了儿童图书馆,并且不定期的指导与优化,丰富其内涵建设。比如,组织社区孩子们做一天的图书管理员,到图书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图书馆的老师向大家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分区以及藏书情况,讲解图书的分类和借还流程;组织孩子们参加图书馆公益活动;
3.“服务友好”项目的实施
根据“儿童友好社区”服务友好的理念标准和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别设计了三个品牌项目建设,意在恰当应用每个项目,创造出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气氛和情景,让孩子在各个项目的活动过程中,真正解放小手,放飞想象力,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樂。
(1)小小创想家
“小小梦想家”是以特色科目的创建为核心,让儿童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悟文化的内涵,进行自我的创造。如0-6岁的多肉植物的趣味种植体验:引进专家资源,指导多肉种植活动,将流行元素与科普、生活、植物方面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2)社区改造家
“社区改造家”是以发现美的眼光,去发现、寻找社区里需要改造的对象,以激发艺术创造欲望为主,呈现孩子的艺术特色,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艺术品位。如6-12岁的“改造学校楼梯”活动:围绕学校环境布置,设计学校楼梯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美术方面的技能、更收获了自信心、责任感和那份越来越深厚的友谊。
(3)行走的文化
一般而言,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性,这包括专门为儿童组织的教育活动和成人组织的文化活动,无论哪一种都是儿童教育可以利用的形式[5]。
“行走的文化”——走进非遗传承技艺是以实地体验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来传播中国文化。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特性,定制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体验的活动方案。在每个活动中安排专业的民间达人,带领孩子体验民间技艺,提升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并且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从身到心获得文化的教育和美的传承,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0-6岁走进非遗传承技艺之脸谱:让孩子通过捏、剪、切、点等动作,让孩子们锻炼耐心和精细动作的能力;6-12岁的走非遗传承技艺之皮影:通过变形、夸张、象征、造型等手法,演艺历史人物与故事,为让孩子接受社会伦理的启蒙教育,由浅入深地去了解中华民间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楠,周建华,李旭.儿童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07):118-125
[2]晏静,李琼,訾建坤. 新时代我国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3上):204-205
[3]李辰辰.社区儿童教育资源开发与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探索[J].少年儿童研究,2019,(1):32-40
[4]陈红梅.幼儿园与社区互动行为类型及其推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5):49-55
[5]杨文. 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儿童成长社区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7,(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