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反向回填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2019-03-24蒋军
【摘要】在我国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土石方工程量大、工期特别紧的工程建设,采用有效的回填方法是克服量大工期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阐述的正、反向回填法,从理论和实践中解决了受场地狭小的大型土石方回填的问题。
【关键词】回填;运输设备;碾压;弃方;填方
1、正、反向回填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正反向回填法能有效解决普通法施工中,施工期较长,雨季期设备闲置产生成本高、人员窝工、进度缓慢等缺点。具有工艺简捷有效、组织有序、设备通用性强、进度快、效益显著。
正、反向回填法适用于较大型的矿山建设、工业场地建设工程、水利大坝工程、机场工程等挖运回填土石方较集中而场地相对较狭窄,无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非线性工程。
2、正、反向回填法原理
正、反向回填法对土石方量相对较大,而施工场地相对狭小;工期要求紧张(或是对较大型土石方工程受雨季等因素而使绝对施工工期较紧),关键是填方形成多层的正、反向回填。在挖土场合理布置,施工道路畅通,施工指挥优秀,填方区划分合理,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匹配,大大的提高了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提高了设备的施工生产能力,缩短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生产成本。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 施工工艺流程
机具、材料、设备准备、方案优化—施工便道、挖土场、弃土场准备—施工指挥人员到位—挖方区设备布置—道路维护—填方区设备布置—填方区第一层正向回填—填方区第一层反向回填—填方区第一层碾压—第一层碾压区检验合格——填方区第二层正向回填、第二层反向回填—填方区第一层反向回填、第二层反向回填及碾压——填方区第三层正向回填—填方区逐渐形成多层同时正、反向回填碾压区—填方区填筑完成——精平验收
3.2操作要点
3.2.1 施工条件
实施前,挖、填方区表土清理完毕,施工便道全部形成,填方区形成了一定的填土面积。该面积相对于小型土石方工程是较大的面积,而对较大型土石方工程来说是相对狭小。施工人员配备齐全。
3.2.2 挖方区设备布置
挖方区挖土设备为挖掘机、斗容1.4-2.0m3,功率125-138KW,如PC320、卡特330C等,挖机布置按挖机正常工作回转半径的3倍间距横向布置一台,纵向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但不应小于挖机工作一个工作日生產能力的距离。
3.2.3 道路
运输道路宽度确保10米宽,特殊地段8米,道路配备装载机、民工、洒水车进行专业维护,道路的畅通是保证该工法实施的重要条件。专设道路维护班,配备装载机、洒水车、民工。
3.2.4 填方区
填方区受土面积的大小是该方法发挥好坏的条件之一,填方区的规划最为重要。填方区要规划出正向回填区、反向回填区及填土步距的确定。
反向回填区—指运土车辆行驶在本层填土面上,重车卸土在本层,由推土机向前推土摊铺,逐步扩大本层填土面积,汽车卸土受推土机摊铺的影响。
填土步距=5米+推土机机身长*M+拖式压路机机身长*M+检验合格区宽度。
(1)填土步距是指填方区形成多层填土作业时,每一层之间间距适合机械设备作业的最小安全距离;(2)5米指推土机距填土前端的距离,推土机摊铺完成后退5米距离,以便让汽车安全卸土;(3)系数M=1-3,当场地较宽敞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4)5米+推土机机身长*M是摊铺区施工距离,拖式压路机机身长×M是碾压区施工距离;(5)检验合格区最小宽度为10米.
填方区一共能分多少个正反向回填层由填土步距确定。
3.2.5施工指挥
施工指挥包括挖方区施工指挥、道路交通指挥、填方区填土指挥,各区域指挥要做到指挥正确,杜绝瞎指挥。
3.2.6 挖机装车
挖机装车采用下装车方式进行。即挖机站立在高于汽车站立面1-3米平台,挖机挖身前、身后及左右两侧土方。汽车尾部正对挖机。如下图:
每台挖机进行编号,某几辆汽车对应挖机进行编号,汽车只能到自己对应的挖机编号处装土,特殊情况下由挖方区指挥人员调配,如挖机编号为1#,则汽车编号为1-1、1-2、1-3等等。
3.2.7碾压
当推土机摊铺平整距离≥(5米+推土机机身长*M)时,压路机准备开始碾压。首先用自行式压路机静压2-3遍,再用拖式压路机振动碾压4-6遍。碾压参数中的摊铺厚度、碾压遍数、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由现场做碾压试验确定。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则送土样到实验室做击实试验确定。压路机碾压时轮迹重叠20cm以上。填土区密实度检测人员24小时值班,碾压完成区及时取样,合格者回填上一层,不合格者进行补压,直至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正、反向回填法,解决了大型土石方受场地限制,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通过合理布局、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赵瑞国.建筑工程土方的回填与压实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
[2]鲁传文,王娜.关于建筑工程土方回填压实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235-235.
[3]林志伟.工程建设中基础土方回填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228.
[4]吴永清.土方开挖与回填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1,(10):32-33
作者简介:
蒋军,出生年月:1982年12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四川广安,学历:双本,职称:中级,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公路、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