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mage Pro-Plus软件对牙冠表面白垩斑病损采用渗透树脂治疗效果定量分析的应用

2019-03-24陈向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釉质牙冠白垩

罗 纬,陈向深,孙 晋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口腔病防治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8

正常牙釉质由于牙冠部分釉质层发生脱矿后,釉质变成多孔结构,当孔隙里充满水分/空气时,病损区变得不透明,呈现白垩色[1-2]。牙冠釉质的脱矿是白斑病损发生的根本原因[3]。牙冠部分釉质层发生白垩斑病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为菌斑引起的初步脱矿、正畸粘接托槽时酸蚀剂引起的初步脱矿、轻度氟斑牙引起的釉质发育不良等等[4]。临床上一般用以下方法来治疗釉质白垩斑病损:氟化物或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CPP-ACP)再矿化治疗[5];微研磨技术[6];树脂充填或贴面修复[7];渗透树脂[8-9]。渗透树脂具有微创、无痛、美学效果好、渗透性能佳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10]。

目前,对于渗透树脂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主观性评价及客观性评价,主观性评价为医生及患者采用肉眼对牙冠表面色彩还原进行评分[11];客观性评价主要为采用光学系统结合软件进行分析。目前,大部分报道集中在离体牙研究,通过人为制作牙冠白垩斑病损并渗透树脂处理后对牙冠表面或切片后显微镜下采集L*、a*及b*三通道数据,然后计算ΔE数值*,从而获得颜色的改变情况[12]。此方法运用最广、准确性较高,然而,实验对象为离体牙模型,并且需要昂贵的设备,笔者认为此方法的适应证较窄。此外,有文章介绍采用数码相机于患者口内采集数码照片后采用电脑软件进行定量分析[13]。由于实验对象为患者口内牙齿,且设备简单,本研究认为该方法可行性很高,但目前相关研究文章极少。为此,本文采用实际病例,探讨电脑软件对牙冠表面白垩斑病损采用渗透树脂治疗效果定量分析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通过我院科研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共有5名受试者,10颗上颌中切牙,平均26.8岁,每位受试者了解实验过程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上颌两中切牙;釉质表面可见白斑斑病损;无实质性缺损龋损;无任何修复体(充填物、贴面、冠)。排除标准:釉质表面无白垩斑病损;存在实质性缺损龋损;(3)存在任何修复体。

1.2 渗透树脂术前的准备

使用橡胶抛光杯及无氟抛光膏抛光牙冠釉质表面,使用三用气枪喷水冲洗牙冠釉质表面;使用无油无水空气干燥牙冠釉质表面;使用数码相机对牙冠釉质表面进行首次图像采集。

1.3 渗透树脂的应用

渗透树脂的应用按照其说明书执行。于左上尖牙远中至右上尖牙远中放置橡皮障(HYGENIC,Coltene Whaledent, 美国),于左上尖牙远中及右上尖牙远中邻间隙位置放置楔线,于每颗牙冠颈部放置缠绕的牙线牵拉橡皮障以充分暴露牙冠唇面;使用15%盐酸凝胶(ICON,DMG,德国)侵蚀牙冠釉质表面2 min;使用三用气枪喷水冲洗牙冠釉质表面30 s,使用无油无水空气干燥牙冠釉质表面直至酸蚀区域出现明显的白斑;使用99.9%无水乙醇(ICON,DMG,德国)注射至牙冠釉质表面30 s使其脱水;使用无油无水空气干燥牙冠釉质表面直至酸蚀区域再次出现明显的白斑;在避光条件下,于牙冠釉质表面涂布渗透树脂(ICON,DMG,德国)并静止3 min,清理牙冠邻面多余渗透树脂,光固化40 s;重复上述涂布渗透树脂并静止1 min,清理及光固化40 s;拆除橡皮障,常规牙冠釉质表面抛光;使用无油无水空气干燥牙冠釉质表面;使用数码相机对牙冠釉质表面进行第二次图像采集。

1.4 Image Pro-Plus软件的操作

打开照片;选择测量项目:菜单栏Measure-Count/Size-对话框 -Measure-Select Measurements-对话框-Area(polygon)-OK;选择阳性区域:Select Colors-对话框-将Sensitivity调至5-选择吸管工具-点击照片白垩斑病损-合理利用撤销及橡皮擦工具最大化选择白垩斑病损区域-Close;计算白垩斑病损区域面积:Count-View-Statistics-Sum数值即为白垩斑病损区域面积数值;选择全牙冠区域:方法与选择阳性区域同,将全牙冠标记为红色区域;计算全牙冠区域面积。

1.5 统计分析

以公式分别算出术前及术后白垩斑病损比例,白垩斑病损比例=阳性区域面积/全牙冠区域面积,白垩斑病损比例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Image Pro-Plus软件测量术前及术后全牙冠区域面积及白垩斑病损区域面积,计算白垩斑病损比例。术前及术后白垩斑病损比例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2±0.15vs0.26±0.09,P=0.0003)。

3 讨论

随着正畸治疗的普及,牙冠表面发生白垩斑病损的病例越来越多[14]。目前,渗透树脂已被证明是治疗白垩斑病损的最佳方法[8]。由于渗透树脂具有微创、无痛、美学效果好、渗透性能佳等优点[17],因此口腔医生及患者对其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查阅文献,渗透树脂的评价方法目前分为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成本低、无创伤,然而却缺乏客观性[11]。客观评价为在模型或离体牙切片表面上使用分光光度计或体式显微镜来采集L*、a*和b*三通道数据,继而计算ΔE值,从而评价颜色的改变程度[12,20]。很多报道以离体牙作为研究对象[18]。此方法的优点明显在于很高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然而其需要昂贵的设备,以及研究对象必须为离体牙[15]。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常用的客观方法在实际口腔临床应用中欠缺可行性。近年来有学者开始尝试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两者优点的结合作为出发点寻找一种高准确及高便捷的评价方法。有研究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数码照片中患者口内牙冠表面的灰度值,发现渗透树脂能够显著的改善正畸后牙冠表面的白垩斑病损[13]。有报道则通过使用Image Pro-Plus或Photoshop软件进行测量牙冠表面的灰度值[16,19]。上述方法均是首先采用数码相机对患者口内牙冠进行图像采集,继续采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以客观真实的数字进行比较。本研究详细的介绍了Image Pro-Plus软件在牙冠表面白垩斑病损中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步骤着重讲解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且Image Pro-Plus软件显示术前白垩斑病损面积比例为0.52±0.15,术后白垩斑病损面积比例为0.26±0.0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Image Pro-Plus软件在评价渗透树脂治疗效果应用中的可行性。此外,现有文献主要测量对象是牙冠表面的灰度值,而本研究则是牙冠表面的白垩斑病损面积,继而通过对比两组白垩斑病损与牙冠面积的比例。笔者认为本研究的测量对象比较直接,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渗透树脂在牙冠表面白垩斑病损的治疗效果。然而,本研究通过多次的试验发现该方法对于拍摄前提要求较高,例如拍摄前牙冠表面务必尽量吹干,防止水渍白色反光致使Image Pro-Plus软件测量时出现假阳性。

由于目前没有公认标准来衡量树脂渗透对白垩斑病损的治疗效果,因此许多学者正致力于发明一种更好的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Image Pro-Plus软件对牙冠表面白垩斑病损的面积以及全牙面面积进行测量,是最直接的评价手段,此外,由于本方法同时具有高准确性、低成本以及无创伤的优点,在树脂渗透对白垩斑病损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的寻找中起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猜你喜欢

釉质牙冠白垩
柚皮苷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的影响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人体第一磨牙牙冠的逆向设计*
釉质形成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龋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不同浓度锌的含氟矿化液对人恒前磨牙釉质脱矿影响的体外研究
治白垩病良方
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对上前牙复杂根折治疗效果的比较
我对白垩病的观察
白垩病的防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