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新品种广两优6869 的选育与应用
2019-03-24陈家银
陈家银
(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建宁354500)
两系杂交稻可选用的恢复源更为广泛、配组自由,可利用的父本遗传类型丰富多样,有利于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再加上其品质普遍较好,近年来更是受到市场和水稻育种工作者们的广泛重视。近20 a 来,中国的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和应用推广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广占63-4S 是近年来育成的配合力好、适应性广、品质优、抗性好的优良不育系之一,已有大量的杂交稻组合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广占63-4S 的优良特性,选择农艺性状与之互补的恢复系禾恢6869与之测交,经过多年多点的品比与筛选,选育的广两优6869 表现突出,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和生产应用潜力。
1 选育经过
1.1 广占63-4S 的选育
母本广占63-4S 是由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与合肥丰乐种业水稻所从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 中经再加工育成的不育系,2003 年通过江苏省不育系鉴定,定名为广占63-4S。
1.2 禾恢6869 的选育
父本禾恢6869 是于2006 年春,福建禾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南选用明恢86/R527 后代的优良单株,与多系1 号进行复交。2006 年秋沙县种植复交F1代,成熟后全部混收,同年冬海南种植F2代群体1 560 株,选择株叶形态好,熟期适中的优良单株66 株。2007—2008 年海南、沙县,按株系种植,加代定向筛选,抗瘟性筛选。2009 年秋,在沙县选择优良单株与谷丰A、广占63-4S 等不育系进行测交,同年冬海南种植测交F1代,同时加代并测交。2010 年中稻,沙县种植测交F1代。综合评价代号为K6869 株系入选,代号为K6869 定名为禾恢6869。
1.3 广两优6869 的选育
2011 年夏在建宁用广占63-4S、Y58S、谷丰A等不育系与禾恢6869 少量制种,2011 年夏在海南三亚进行株行观察、品比试验,广占63-4S/禾恢6869 组合当选,2012—2013 年进行多点的品比试验,并小面积试制广两优6869,表现优势明显,米质优,抗性好,用广占63-4S 与禾恢6869 配组的组合定名为广两优6869。2014 年进入福建省中稻区域试验,2016 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2017 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 20170010)。
2 特征特性
2.1 广两优6869 的特征特性
广两优6869 群体整齐,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每667m2有效穗数13.3 万,株高125.8 cm,穗长25.7 cm,每穗总粒数187.9 粒,结实率85.42%,千粒重30.0 g。
2.2 产量及生育期表现
广两优6869 全生育期2 a 区试平均135.6 d,比对照Ⅱ优明86 早熟3.3 d。产量表现:2014 年初试,平均每667m2产量619.04 kg,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8.5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 位,增产点率88.9%;2015 年续试,平均每667m2产量562.00 kg,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13.4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4 位,增产点率100.0%;2 a 平均每667m2产量590.52 kg,比对照Ⅱ优明86 增产10.81%。2016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2产量594.4 kg,比对照增产18.23%。
2.3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广两优6869 的稻米品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9%,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2.1%,直链淀粉含量14.0%,垩白度4.3%,透明度1 级,碱消值5.2 级,胶稠度78 mm,蛋白质含量9%,达部颁3 级米标准。
2.4 稻瘟病抗性
2014 年参加福建省中籼区试,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叶稻瘟、穗颈瘟均表现中感(MS),用稻瘟病菌株混合小种苗期室内喷雾接种鉴定表现中感(MS);2015 年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叶稻瘟、穗颈瘟也均表现中感(MS),苗期室内喷雾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MS);2 a 综合鉴定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期播种,稀播、培育多蘖壮秧
在建宁县广两优6869 作一季中稻种植,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667m2控制在10 kg 为宜。秧田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偏上、排灌便利的田块作秧田,浸种前,先将种子暴晒l ~2 d,每天2 ~3 h,以破除种子休眠,增强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为防治水稻恶苗病等病害,种子可用药剂强氯精药剂浸种。播种前秧田畦面精翻、细耕整平,施足基肥,秧田每667m2用20 kg 复合肥(N-P205-K20=18-7-16)作基肥,采取湿润育秧。待秧苗1 叶1 心时,每667m2用15%多效唑150 g对水50 kg 施药,培育壮秧,在秧苗2 叶1 心时及时施断奶肥和分蘖肥,移栽前3~4 d及时施送嫁肥。同时在秧苗期应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及管理,在秧苗2 叶1 心期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稻飞虱、稻蓟马和蚜虫等。3 叶1 心期喷施除草剂,同时防治纹枯病和苗叶瘟,并在移栽前l d 喷施锐劲特,做到秧苗带药下田。
3.2 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广两优6869 作中稻种植,秧龄应该控制在30 d 以内为宜,该品种穗大粒多,插秧应适当稀植,株行距以20.0 cm×26.4 cm 为宜,每丛插1 ~2 粒谷,移栽时每667m2基本苗数应确保在5 万~7 万。做到浅水插秧,水深度以移栽后淹过植株的1/3 左右为宜,水层的深度也可以根据秧苗的高矮来作适当调整,避免移栽时因倒苗或缺水导致秧苗失水过多而出现萎蔫。
3.3 科学水肥管理
广两优6869 植株中等,分蘖力强、长势旺,耐肥抗倒,整个生长期间,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施肥方法,后期要注意控氮,增施磷钾肥。一般中等肥力田每667m2施纯氮量13 kg,N、P205、K20 质量比例1∶0.8∶1,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5∶3∶2,做到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重施基肥,每667m2施复合肥25 kg(N-P205-K20=18-7-16,下同),移栽后5 ~7 d,分蘖肥可与除草剂混合施用,一般每667m2施41%复合肥20 kg 或尿素和氯化钾各10 kg,占肥料的40%,撒施后保水8 ~10 d,以促根系对肥料的充分吸收,有利于早分蘖、多分蘖,保证足够的有效穗。巧施穗肥,这次施肥应结合气候观察广两优6869 的田间长势,如长相健壮,叶片直立且长短适中,在光照充足时,适当多施肥;如植株生长旺盛,叶片较长且阳光不足时,可减少施肥或暂时不施肥,待天气晴好再施用;如植株片较窄,长势较弱则应提早施肥,同时应结合田块实际撒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 作穗肥。
水管做到“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灌溉方式,即少水移栽维持到秧苗返青,少水分蘖、及时自然落干烤田。水稻孕穗期和扬花期灌溉要浅水勤灌,灌浆期间则要勤灌跑马水,不要过早断水。应充分利用水管理方法促早分蘖和分蘖成穗。即移栽至返青期间灌寸水活棵,促进早生快发。当80%的苗达到最多有效穗数时应及时排水晒田,及时控制无效分蘖,同时通过晒田达到控制秧苗过度营养生长,同时烤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灌浆成熟期则应保持田间湿润,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供氧能力,从而保持水稻根系活力,以根保叶,保障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
3.4 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要做到种子充分消毒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害,并应适时开展对稻瘟病、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根据虫情两查两定,当虫口密度达到或超过防治指标而天敌难以控制害虫种群量时用药防治,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影响小、对天敌安全的药剂品种。如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噻嗪酮,稻纵卷叶螟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螟虫用氯虫苯甲酰胺等对口药剂防治;针对稻瘟病每667m2用45%咪鲜胺乳油50 ~70 mL,或75%三环唑(稻艳)可湿性粉剂30 g,或40%稻瘟灵乳油100 mL,对水45 kg 均匀喷雾防治。施药后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调查,视情况确定第2 次防治。多次用药时,应轮换、交替使用农药。施药期间田间应保持浅水层3 ~5 d。
3.5 及时收获
水稻籽粒九成黄熟时,选择晴朗天气及时收割,确保籽粒完整性。收货时应在晴天露水干后,且及时风干和翻晒,避开在烈日下暴晒,可提高其稻米品质,有条件的可选用卧式烘干机或改造烤烟房烘干。
4 制种技术要点
制种生产安排时,应根据广两优6869 的父、母本生育期和特征特性合理安排,以达到高产和保证种子纯度的目的。
4.1 田块选择
广占63-4S 属中籼光温敏核两系不育系,起点温度24℃,为防止转育,要求制种田海拔不高于350 ~400 m,制种田应选择地势平坦、断面开阔,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
4.2 确定父母本播种期、播差期
根据父、母本的生育特性及制种地的气象资料,安排父、母本在高温少雨的8 月中上旬抽穗为宜,充分提高广占63-4S 的柱头外露率和制种产量的提高。广两优6869 在建宁制种,母本5 月下旬播种,播始天数74 d,父本4 月下旬播种,播始天数104 d,父母本时差30 d,叶差7 ~7.2 叶,花期相遇良好。
4.3 合理密植,确定栽插行比
本田栽插时,父、母本行比为1∶8,父、母本行之间间隔24 cm 左右。先移栽父本,株行距25 cm×23 cm,丛插1 ~2 粒谷,父本秧龄控制在28 d 左右;移栽母本时,株行距20 cm×20 cm,丛插2 粒谷,母本秧龄一般要求控制在25 d 以内。
4.4 科学施肥,促进平衡生长发育
田间管理以N、P、K 适量配合,施足有机肥。移栽母本前2 d 用过磷酸钾、水稻复合肥、氯化钾等按比例拌匀作基肥施用,本田移栽后7 d 内施分蘖肥,烤田复水后追施穗肥。父本移栽前在父本行施面肥,插秧后7 d 施球肥,插后14 d,在父本行间施追肥,促进多分蘖、大穗稳促群体。父本移栽后要加强水肥管理,确保在母本移栽前就形成较多分蘖,保障后期有足够的穗数,保证父本在抽穗扬花期间有足够的花粉量。
水管理上做到浅水插秧,寸水活棵,浅水促分蘖,苗够搁田,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成熟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收割前7 d 断水自然落干[1]。
4.5 适时适量喷好“九二〇”,做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制种产量
喷施“九二〇”可以克服母本包颈,疏松穗层结构,增强茎秆弹性,保持适宜的父母本高度差,提高结实率。广占63-4S 对“九二〇”较敏感,一般每667m2用30 g“九二〇”可解除包颈,在母本抽穗5%时应及时喷施“九二〇”,宜早不宜迟。喷施时间应在上午露水快干时和下午16:00 后。
为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倡绳子或者竹竿赶粉。采用麻绳或者2 ~3 m 长的竹竿辅助授粉,每天上午9:00 前先赶一遍露水,使母本提早开花。10:00—12:30 开始授粉操作,每隔30 min 操作1 次,每天3 ~4 次。
4.6 加强病虫防治,严格去杂保纯
要根据制种所在地往年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最近的病虫预测预报,提前预防病虫害,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等。确保有安全的隔离措施,最好使用生育期隔离或者物种隔离,在父、母本本田移栽后的全生育期均要密切关注生长情况,及时去除杂株。特别是要严格把握水稻始穗前至抽穗扬花期间的去杂关键时期彻底去除杂株。适时抢晴收割,防止种子过度成熟,防止人为和机械混杂,确保种子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