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019-03-24康溪顺
康溪顺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漳州 363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倡,随之成为经济领域热词,并逐步延伸和影响到教育领域。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政治、教育向来就与整个社会生活和发展紧密相连,经济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呼唤并引领教育上的改革。如何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推进教育领域改革,成为新时代高校发展建设的新要求。尤其是如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研究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高校发展改革思路、路径和办法,尤其值得探讨。
一、高校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高校转型发展主要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不一致的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推进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中之重要促进人才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协调,有效实现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衔接。
首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发展职能的迫切需要。随着当前产业的多元发展,高校职能日益丰富,它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其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根本职能。对于高校而言,实施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科研相当于企业生产产品,同样需要从供给侧角度进行改革。“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在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现实社会生产力水平跨越式发展。”[1]从人才培养供给端看,在“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中,供给方是学校,学生是学校的产品,需求方(用人单位)则根据自己所需录用、使用毕业生。高校生产出的“产品”好,就会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产品”不适用,则会被拒绝接收。因此,如果没有适时根据产业发展的供给需要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高校输送的人才培养标准就会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比如,近几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半壁江山”,但社会上“用工荒、技工荒”现象却频频出现。从科研供给端看,在“科研服务”的供需中,高校师生要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此时“科研成果”、校企合作就是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根本途径,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依托,也是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全国高校在发挥高校职能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积极推动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了政校行企多方融合发展的多元方式,但在产学研方面还存在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广度不够、校企合作渠道不顺畅、成果应用率不够高等问题。出现上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供给侧结构性不协调的问题,根源在于政府、企业、高校参与各方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高校的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积极主动性不高,互动协调性不强。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需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思路,对标供需脱节、供需错配,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供给、高效供给,着力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科技成功高转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其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高端化、多样化和融合化倾向愈发明显。在产业领域升级转化中,作为需求端的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种类、能力、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只有以人的发展引领社会发展,才能超越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近年来,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日益丰富,复合型、综合型、创新型、学习型、社会型等多种标准逐步融入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之中,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转型升级在快速迭代的行业领域面前,显得相对滞后。故而,在制造业等支柱型产业中,普遍存在着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有数量、无质量的“人才结构性损失”,以及专业设置不足、数量不够的“人才结构性缺失”。此外,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适应产业升级与新兴职业需求,实现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据产业对人力资源、科技成果的需求,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坚持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的理念,主动契合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兴职业的要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及实训手段,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深度和应用转化率,进而引领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衡量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如何。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功的保证。深入探究分析,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仍面临以下三方面瓶颈 :
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环境瓶颈
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集中在应用型本科及高职教育,但从近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来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浓烈氛围尚未形成,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缺失。一方面,高校虽然关注市场需求,但注重“入口思维”,主要将需求反馈应用于专业设置与招生宣传之中,专业设置缺少科学性、前瞻性,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发生“当下热门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三年五年就被淘汰”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理论优先的先天性特征。很多高校的领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当中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着理念缺失、定位不明、概念不清、育人经验不足等问题。高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存在着“隔膜”,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培养过程中的失衡。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单纯依靠着教育系统中某个环节的变更就能实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解决系统工程问题的第一步,就应该放在思想解放、理念明晰之上。如果做不到,就会给人才培养造成极大的束缚。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瓶颈
从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由此造成了培养的机制瓶颈。首先,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培养不足。高校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其关键指标是“应用性”,既指其与企业岗位的契合度,又包括了在企业空间、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度。当前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一年就业率等数据显示,应用性与适应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次,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培养不足。伴随着社会发展、产业升级,需求侧对人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高校如果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其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就会存在缺失。当前高校专业限制、课程限制,以及自学进修渠道限制等因素,严重限制了综合性的养成。再次,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性培养不足。学习力、创新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指标,但当前的双创教育尚未完全普及,也未能真正融入人才培育体系之中。从具体原因来看,人才培养机制的瓶颈主要在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学生自主性学习、企业主动性融入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3.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资源瓶颈
从当前来看,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的短板。而实践教学不仅需要在校外构建实训基地,更需要建设具有实战性、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甚至需要拥有基于工作岗位与胜任能力紧密结合的实训教材等。但从目前的发展实际看,校企之间的联系仍然不紧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发展不协调,实践教学比重低,实践程度浅。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主体、专业建设主体、课程建设主体仍是高校教师,企业的介入度不足;毕业生的素质、素养及胜任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企业对于贴着“应用型人才”标签的应届毕业生仍然存在质疑。另一方面,高校在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企业的作用上,存在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问题,真正为企业排除忧患破解技术难题的作为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比较少,经验丰富企业员工和学生在知识和经验交流方面缺少平台,校内外资源互通协作机制存在缺失。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推动新时代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和主攻方向。新时代高校应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特色、文化特点,切实从供给侧发力,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重点把握三个层面内涵和构建四种模式、体系。
1. 把握“三个层面”内涵
高校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主体性作用。推动新时代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学会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深入把握好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关系。
就学生层面来讲,学生的要求就是学校的供给,学生就是“人才产品”,其品质优劣检验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成果。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丰富、高质的供给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作为供给方的高校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优质服务保障,包括优质师资队伍、优美校园环境、学习条件和氛围、校园文化等。
就教师层面而言,教师是打造“人才产品”的“工匠”,工匠的水平和教育方法影响着“人才产品”的品质。教师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学校做什么?这是学校和教师必须共同面对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打铁自身硬、练就好本领,才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让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培养其工匠精神。同样学校作为供给方,要为教师创造良好教学与科研条件,提高教师待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学校层面,对企业和社会而言,学校是供给方,关键在于提高供给质量,培养优质、适用的应用人才和提供转化率高的科研成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树立育人为本、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学校办学中的瓶颈问题。
2. 构建“四种体系”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制度是供给侧的最重要的四大要素”[3],其核心作用在于激发释放市场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点在于激发高校、教师、学生的活力,为经济产业发展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第一,要构建完善以释放活力为内核的办学治校体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释放高校自身活力入手。一方面,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在行业、在企业、在区域经济,如何做大做强高校,必须放置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进行思考,进一步明确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方向;通过找准发展方向,明确目标,强化办学主体地位,完善治理方式。另一方面,从学校内部建设入手,对自身运行机制提出新的要求,构建能够适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管理机制。同时要研究制定产教融合的具体措施,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挖掘办学优势,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实施内部评估、自我完善机制,充分释放高校办学活力。
第二,要构建完善以供需合力为前提的产教融合体系。首先,建立教育联盟平台。由高校牵头建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共同参与。通过该平台,高校可以主动了解需求侧信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的契合度。其次,打造产业服务平台。高校通过整合区域内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资源,主动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开展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公共培训等综合服务,增强并活化校企融合。再次,健全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打破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隔膜,改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调整专业,共同培养应用型师资,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如混合所有制学院、现代学徒制等。通过多元的形式,探索建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构建供给方与需求方协同发力的融合体系,不断提高人才输出质量,做到人才供给的增量增质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
第三,要构建完善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紧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于人才培养的规律,因此要围绕培养目标,依据超前性、开放性、地方性、可行性、应用性、复合性等原则,按市场、职业、技术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调整课程,规划教育教学工作。一方面,通过专业与课程的调整变化,着力从理念和发展趋势出发,引导企业需求方进入,共同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利用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把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提升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创新性。另一方面,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的完善,适度推动现代信息化技术,利用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途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岗位学习、中期见习、顶岗实习等融合在一起,适度推动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实践,激活学生的工作热情;学作结合,全面推动学生成长成才。
第四,要构建升级以社会需求为主体的终生学习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高校教育教学,还需要社会、企业的持续引导与协同,在职学习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发展的当代,在职学习日益向终生学习演进,这也要求要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终生学习体系。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在校学生的学习力养成,不仅要教给学生岗位胜任的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拥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心态和相应技术。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主导作用,构建多元的学习、培训、实践平台,不仅服务在校学子,而且还可以用于加强企业在职员工的再教育、再培训。
总之,培养优质、适合的应用型人才,是新时代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使命和新担当,对推动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高校必须把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当前教育重点,精心倾力培育一大批新时代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优质人才队伍保障。
注释 :
[1] 郭 岩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智能结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8年第6期。
[2] 陈新夏 :《以人的发展引领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7月18日,第B01版。
[3] 涂颖清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