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祈愿的物态化呈现
——以恩施滚龙坝村古建筑为例
2019-03-24张敏,覃莉
张 敏,覃 莉
(湖北民族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
“一个物品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是在人类活动中用得着它的地方,只在它能满足人类需要的地方。”[1]最初人们为了舒适这一基本需求,逐渐创造了居所。建筑是人类文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见证历史的一个角度,更是一定文化观念的外显。我国古建筑在选址、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装饰细节等方面表现了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满益德、谢亚平以湖北恩施的鱼木寨、彭家寨和滚龙坝为例,对此类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类型进行探讨。王琰等以滚龙坝石狮子屋建筑景观为主,对其体现的伦理观念、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进行分析。总的来说,虽涉及恩施滚龙坝古建筑的文章较少,但有诸多文献从不同建筑形态的划分依据、建筑功能及其蕴含的伦理观念等进行分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崔家坝镇滚龙坝村的三种不同的古建筑形态是武陵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筑,具有一定的民族古建筑艺术研究价值、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本文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古建筑所在的滚龙坝村地域环境对建筑选材的影响以及各古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细节进行分析,探究滚龙坝先民的需求和祈愿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
一、滚龙坝村概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和楚汉文化的交汇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这一地区特有的传统古民居建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存200余处古建筑遗迹,可以分为寺庙类、书院类、教堂类、民居类等14大类。其中,古代民居建筑形态又可以分为半悬空的干栏式建筑和四合院式的天井屋(包括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滚龙坝村得名于村外的尖龙河与洋鱼沟。尖龙河与洋鱼沟从滚龙坝村的南北两侧穿插而过。尖龙河的水较为浑浊呈黄色,被称为黄龙;洋鱼沟的水清澈,被称为青龙,两条河流仿佛两条龙翻滚直入天坑。滚龙坝村从800年前的以向氏为主的独姓村落,发展到今天的有200余户、总计800余人的小聚居、大杂居的民族村落。滚龙坝村拥有大量古建筑、古树木和古墓葬,并在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2]一般古建筑在选址和建筑布局上会打破传统的宫殿和寺庙道观的对称平整的布局形式,因地制宜构建房屋。滚龙坝村所在地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有大量天然的木材。此处多山,石质材料丰富。因海拔落差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出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象,所以建筑的通风、冬暖夏凉等实用功能需求被人们优先考虑。滚龙坝村的建筑多以石、木、砖三种材料建造而成。建筑在形制上有所差异,与地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据《向氏宗源》记载,向氏祖先向大发为明朝武将,公元1635年携家眷征战,始于豫,复经楚,由彭水经施州,后定居滚龙坝村,后代职业多样。滚龙坝村是以向氏为大姓且人才辈出的历史名村。由向氏一族带来的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是当地人民对外来文化的接受与认同的过程,并将二者融合在当地建筑之中,使当地建筑有了多元文化的特点。
二、滚龙坝村古建筑形态
滚龙坝村古建筑建造的材料、结构、选址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息息相关。古建筑中有石瓦结构建筑,有木质材料为主的土家族吊脚楼,还有明清木石砖混合结构建筑。
(一)石瓦结构建筑
在明清时期生活在滚龙坝村的先民们居住在四周环山的环境里,他们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生存智慧。滚龙坝村的土质为沙壤土,大片地区为石多土少,多为黑灰板岩及页岩。房屋的墙壁是以简易加工成大小较为规则的石片、石板或小块石头混合石灰、黏性较强的黄泥修建而成。这样的建筑密封性较好,造价低,冬暖夏凉,有利于防火防潮。至于屋顶,技艺高超的村民以石为墙,用轻巧、弧形的黑瓦按照严格的顺序搭建成房屋的屋顶,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形成硬山黑瓦屋顶(如图1所示)。硬山黑瓦屋顶于明清时期大量出现,与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有一定联系,有利于防风、防火。这种结构在整体上减少了墙体本身的重量,从审美心理角度看避免了头重脚轻的压迫感。黑瓦屋和浅色墙体没有雕梁画栋,也没有昂贵的建筑材料,造型简朴、色彩和谐,显示了当地人民单纯质朴的性格。
图1 硬山黑瓦屋
(二)木结构建筑
土家族的建筑以吊脚楼为代表,集建筑、绘画、雕刻于一体。滚龙坝村的吊脚楼是当地村民将生活实践和自然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1.干栏式吊脚楼
武陵山区是指武陵山及其余脉所在的区域,位于我国华中腹地。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吊脚楼是我国南方干栏式建筑形态中的一个代表。干栏式吊脚楼从平面布局上如一个钥匙头,一正一横,由三个单座子屋以一明两暗的方式建造。一明两暗即中间明间为堂屋,堂屋主要用于祭祖[3]。左右两屋作为卧室和火铺。火铺在前,卧室在后。吊脚楼架空而建,使得正屋落地,而横屋大部分处于架空状态。这是为了适应地势的崎岖不平,架空部分可以被用作圈养牲畜或放置农具及其他家用杂具,也可以隔离蚊虫病害,有利于通风驱湿。屋外檐廊用作走动、做手工农活或闲暇聊天的空间。廊下的空地可以用于晾晒农作物或药材,也便于招待客人摆宴时设酒席。干栏式吊脚楼空间布局秩序井然,功能划分明确。滚龙坝村的吊脚楼在结构上与传统形制的土家族吊脚楼大体相近(如图2所示),背山面水,分布在深山之中,就地取材。
2.马头墙与木结构结合的建筑
滚龙坝村除依山而建的干栏式吊脚楼,也有将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与木结构相结合的形式。与传统的吊脚楼不同,其屋顶是硬山顶。由于北方风沙大、气候干燥,人们为了防火将建筑屋顶低于山墙,呈现出硬山形式。在湿润多雨的南方,人们将建筑屋顶伸出山墙,呈悬山状。在滚龙坝村,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同时出现,是因地处鄂西,常年多雨,建筑群山环绕,防火也是必需的。
图2 滚龙坝干栏式吊脚楼
(三)石、木、砖混合结构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滚龙坝村不仅有石瓦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还有将这二者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建筑,如石狮子屋。石狮子屋是将传统的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川式抱厅、天井屋相结合。石狮子屋分为左、中、右三屋,有三门九排间和多厅(如图3所示)。门前是清道光十八年打造的石狮子一对(如图4所示)。石狮子屋最初由向氏宗族居住,以石、砖、木等材料共同建成,逐层升高。高处设置火塘和房屋主人的厢房以及接待客人的厅堂。墙体用砖石围砌而成,格局上是四合院式的天井屋,成“回”字形。三个屋子间以防火墙隔开,各个屋是独立的个体,但并不封闭隔离。中屋与左右两屋的连接处开有石门,作为各家来往的通道。房屋布局是三开间制,其进数与台阶的阶数大多为三、五、七等奇数。墙体朝向四面,格局为四合院式。为了避免“阴盛阳衰”的局面,以房屋的进数和台阶的基数变通调和。这体现了当地人民阴阳调和的建筑伦理观。除此之外,大门、厢房也是遵循长幼尊卑与男左女右的观念进行划分。与其说是传统的思想,不如说是当地建筑所体现出的独一无二的中华民族特有的建筑文化,更是滚龙坝先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朴素的传统观念的融合。
图3 石狮子屋平面图
图4 石狮子屋中屋正立面图
三、古建筑中的装饰细节与文化观念
滚龙坝村三种不同的建筑类型虽然在形制、建材、结构上有所不同,但在功能、选址以及建筑的细节上有着共同的特征,如建筑细节和装饰上体现了恒定的主题与文化观念。石狮子屋在建筑装饰细节上相较于石瓦结构建筑和木结构建筑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石狮子屋的建筑装饰细节
通过对建筑装饰细节(如建筑的柱式、门窗雕刻、墙壁和屋檐下纹饰以及屋脊与脊饰)的分析,可以看出建筑装饰的主题较为恒定,即趋利避害和纳财招福。建筑装饰的主题体现了人们对后代的教化作用和自身陶冶情操的需求。
1.马头墙的有效利用
赣派建筑和徽州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重要的流派之一,马头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风火墙、防火墙等。马头墙的形状酷似昂起的马头,常用于密度较大的古民居建筑群落中。较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建筑发生火灾时隔断火源,防止火势连绵而殃及其他邻居。这种设计随屋顶坡面层层跌落,因各宅院的进深而异。墙头一般高于屋顶,呈阶梯状,分为一阶、二阶、三阶、四阶。此起彼伏的马头墙高高越过屋脊,半遮半掩[4]。在石狮子屋中,马头墙则为二阶式(如图5所示)。
图5 石狮子屋中的马头墙
阶数的不同以及座头的形状皆是依据房屋主人的身份地位而定,除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外,马头墙也寄寓了人们对读书做官、仕途一帆风顺的美好祈愿。除此之外,古代徽州男子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会离开家乡踏上经商之路,马头墙成为家人翘首盼其早日衣锦还乡的象征。在树木多的滚龙坝村,马头墙与蝴蝶瓦共筑。这一形式具有减小火灾伤亡的实用功能,也可以视为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怀念家乡的一种方式。
2.汇聚财气的抱厅式天井
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平面布局大多以内向庭院为活动中心,是一种传统院落式的空间展现形式。这与地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联,反映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特征。四川的抱厅式天井民居建筑中的抱厅可以称为亭子屋。亭子屋以四根柱承重,上方以木材搭建亭子作为屋顶连接左右两进房屋。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井和“财禄”相关。天井要采光通风。在整个民居中,天井是采光效果最好的地方,能直接看到天井的客厅(如图6所示)。在古徽州,天井被称作“明堂”,并有“四水归明堂”之意。人们想将天上飘洒而下具有灵性的事物保存在住宅中,或出于对聚集钱财的希望建造了天井,让从天而降的雨露与财气汇聚在自家院落之中。
图6 石狮子屋中抱厅平面图
3.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的门窗及墙体纹饰
门窗及墙体纹饰具有装饰美化功能和遮风挡雨等实用功能。在完成实用功能的使命外,其装饰功能为建筑本身增添了光彩,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内涵所在。滚龙坝村古建筑的墙体、门窗类型丰富,装饰手法各异,其结构、图像纹样与加工方式皆与建筑所在地域、民族有一定的联系。滚龙坝村古建筑充分利用各类吉祥图案,对门窗柱式以及墙体进行雕饰与加工。比如,素砖石的外墙面无粉饰和图案变化,却更加显示了建筑的魅力;入口处的门槛到厅堂地面以至檐廊走道两旁的窗户及屋檐雕饰形式多样,内涵统一,保留了建材本身的质感和色彩,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不同建筑形态的存在反映了文化的分层性和流变性[5]。这些不同的建筑形态是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带来冲击与影响的具体体现。滚龙坝村古建筑没有统一的形制,却体现了滚龙坝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和对完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石狮子屋的建筑装饰细节是当地居民将我国传统观念(如阴阳调和、四水归堂等)与恒定的吉祥主题相结合而产生并形成的,采用艺术的手法将文化观念一一付诸滚龙坝村不同材质建筑的各个方面。
(二)建筑装饰细节中的恒定主题
滚龙坝村古建筑中装饰细节的表达方式多样,这其中包括雕刻或绘画的写实或抽象等。但强烈的装饰趣味和恒定的主题是其共同之处。其装饰趣味和主题是丰衣足食、人丁兴旺、仕途一帆风顺等美好祈愿。
1.延年益寿主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宗族门姓传承延续的观念,期望宗族人丁兴旺,家眷亲族延年益寿。在武陵山区,当地常以姓氏为村寨名字。在滚龙坝村,由于清朝道光年间向氏三兄弟科举入仕,前途光明,修缮了石狮子屋。因此,向氏修缮的石狮子屋也被当地人称为向家大院。院中设置的火塘、神位是祈祷家族兴旺、生子继嗣。窗户中雕刻有精美的图案,以植物和动物为主,取其吉祥的寓意。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图案体现了其审美功能,也是物态化的表象和内在意蕴的统一与融合。雕刻内容大多取材于蝴蝶、菊花和梅花等。比如,石狮子屋中运用了象征、谐音和假借等手法,在中屋杂物间的窗户上以梅花进行装饰(如图7所示),表达了房屋主人对延年益寿的向往[6]。
图7 梅花窗
2.纳福招财主题
封建时代人们考取功名的目的,除了实现个人抱负和人生价值并使门第显赫之外,则是希望日常生活丰衣足食。石狮子屋的中屋设计了抱厅和天井,里面有柱式雕刻以及收集雨水、提升家中风水的石缸。抱厅柱基雕刻的是莲花,莲花绽放将圆柱包含其中,线刻简洁明了,与柱式浑然一体。门窗中常雕刻精美的图案纹样,除常见的蝙蝠、鹿、莲等,也会将不知名的瓜果蔬菜纹样雕刻其中。这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事物深入当地人的内心。在石缸正立面绘有蝙蝠和蝴蝶,寓招财纳福之意,如图8所示。
图8 庭院石缸正立面图
3.驱邪消灾主题
我国各地区的建筑细节、相关器物和行为符号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认为,拥有坚定的信仰会驱散他们生活中的不幸,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需求。驱邪消灾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要求。硬山黑瓦的脊饰、吊脚楼门窗上的雕花、石狮子屋脊下的祥云图案与门前的麒麟、凤凰石鼓以及一对石狮子等,都是对当地人希望借其神力化险为夷、改善来年运程的愿望的反映。人们希望对现实事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简化以便掌握,从中得到或转移原型的“神秘力量”,以现实事物的视觉形象驱赶厄运。在物态化形象里保持原型的“吉祥”因素,如石狮子屋门前石鼓上雕刻的麒麟(如图9所示),反映了建筑使用者希望获得其吉祥的力量。
图9 石狮子屋门前的麒麟石鼓
4.伦理教化与陶冶情操主题
人们建造居所时往往都有趋利避害、纳福招财的愿望。除此之外,在面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遭遇时,就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石狮子屋墙体花纹中的“卍”字符(如图10所示)象征着太阳,反映了人们即使遭遇挫折也依然保持着对光明和幸福的向往。建筑及其雕饰细节是一定的艺术主题和生活主题、审美意识与功利意识的统一,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图10 抱厅墙壁上的“卍”字纹
四、结语
在我国传统古建筑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独特的建筑语言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观念,建筑与文化观念完美地融为一体。人们对生命、衣食起居、财富等的需求鲜明地表现在建筑之中。滚龙坝村三种不同材质的建筑,从布局、结构、装饰等各方面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是将其实用功能与文化观念相结合以及人们认同现实与改造现实的体现。根据材料的划分,建筑形态有石瓦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以及石、木、砖混合结构建筑等。人们将自身需求寄托在建筑及其装饰细节之中,以此作为文化回应。人是空间情感营造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建筑空间装饰是人们彰显个性和经济实力的物化表现[7]。滚龙坝先民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利用自然环境给予的器材,将美好愿望置于建筑形态中。可诉诸视觉、物态化的建筑样式及其细节反映了当地居民期望生活富足、消灾解难等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