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替普酶对高危肺栓塞的治疗效果
2019-03-24
(新野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南阳 473500 )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疾病,其发生与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相关。最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肺栓塞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且易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少数肺栓塞患者存在程度不一的肺功能减退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针对肺栓塞的治疗普遍是采取抗凝治疗,但不同抗凝用药方案所获得的疗效也是存在差异性[2],怎样提升高危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一直都是临床热切关注的问题。本次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阿替普酶对肺栓塞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野县第二人民医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82例高危肺栓塞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所有患者均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确诊,符合肺栓塞诊断、危险分层标准。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35~75岁,平均(61.12±10.35)岁;发病到就医时间为4~75 h,平均(32.50±8.00)h。观察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36~77岁,平均(61.53±11.27)岁;发病到就医时间为4~74 h,平均(33.00±7.50)h。排除存在免疫及血液系统疾病者,既往精神病史者,有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肝素冲击治疗,具体:给药肝素,初始剂量为3 000~5 000 U,应用方式为静脉注射,随后根据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调整,维持APTT为50~70 s至稳定后,应用肝素250 U/kg,方式为皮内注射,每次间隔12 h,疗程为7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具体:注射用阿替普酶的初始剂量为50 m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标准:1 mg/mL,5mg在2 min内进行静脉速推,余下45 mg在1 h内进行静脉滴注。随后用药肝素,剂量为250 U/kg,方式为皮内注射,每次间隔12 h,疗程为7 d。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应用2200型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并对FEV1/FVC比值进行计算。检测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距离越远则代表其肺功能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症状消失,CT检查结果显示为基本痊愈;有效为:症状改善明显,CT检查结果显示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CT检查均无改变。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评估,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为2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综合治疗总有效为95.12%(39/41)。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为17例,有效15例,无效9例,综合治疗总有效为78.05%(32/4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
2.2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肺栓塞的发病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肺循环障碍,根据临床研究对该病的病理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3],得知年龄、创伤、活动量小、血栓性静脉炎、肿瘤、静脉曲张、妊娠与避孕药的使用等因素有关。当前,临床针对肺栓塞患者的治疗普遍是应用抗凝药物,其效果较为突出,能够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肝素作为抗凝剂,针对血栓性疾病、体外循环、心脏导管检查、心血管疾病外科术后及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治疗效果[4]。肝素的作用机理有:提高凝血酶亲和、AT-Ⅲ(抗凝血酶3)亲和,加速凝血酶失活。对血小板进行抑制,增加血管通透,加速血管新生。对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进行有效抑制;提高蛋白C活性,刺激并释放纤溶及抗凝物质。阿替普酶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而转化成纤溶酶,在应用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等疾病中,其治疗效果突出[5]。另外,阿替普酶还可以通过将赖氨酸残基、纤维蛋白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将所得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因其属于选择性激活纤溶酶原,故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高危肺栓塞患者采取注射用阿替普酶,其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改善患者肺功能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