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育人三十载创新铸就二十七
2019-03-24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赵彦国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 赵彦国
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创建于1989年,今年正值建校30 周年。30 年来,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荣获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重点中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示范学校、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诸多荣誉。
二十七中从建校之初的两个教学班、19 位教师、93 名学生,发展成为如今的三个校区、72 个教学班、330 名教师、4000 余名学生的教育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学校一直紧随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步伐,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心理健康、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实践。
创新引路,开拓学校优质发展之路
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创新始终是主旋律、总基调。上世纪90 年代末,我校成为首批创办国有民助学校,优化生源、提质升级,一跃跨入石家庄市教学第一方阵;2004 年,我校发挥省文明单位的示范作用,积极承办石家庄市首个高中宏志班,为寒门学子开启了一扇求学之门;2007 年,我校充分发挥心理教师优势,深入分析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首创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并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2010 年,为落实中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开办城市学校少年宫,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全面开花;2015 年,随着槐安路校区划归我校,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一校三区的办学模式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2018 年,学校勇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在追求全国文明校园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多年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学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和困难,只有创新才能跨沟迈坎,也只有创新才能结出累累硕果,为学校优质化发展提供驱动力。
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人必先成人。成人教育就是教育学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高楼平地起,根基最重要。学校以基础和常规为支撑,从小处、细处着眼,为学生打好成人的底色。例如,学生到学校早晨做什么、中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等等,每一个学习节点、每一项学习内容学校都有细致要求。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源泉。我校努力为教师搭建学习、提高的平台,把学校建成工作的乐园、精神的家园、施展才华的田园,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业务精深的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培训是给教师最好的福利”,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创造机会为教师们提供外出考察、教学研讨等活动,从而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从校内的集体备课到市区教研活动,从校内优质课展示到省市评优课观摩,从送教下乡到国外孔子学院支教,省外高端研修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薄弱学科培训等,每年学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达百余人。如今,二十七中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 人、全国优秀班主任1 人、特级教师5 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0 人、市级劳动模范4 人、市管拔尖人才4 人、省学科名师4 人、市学科名师28 人。另外,学校还涌现了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优秀体育教练、河北省创新工作先进个人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营造人文校园,心系教工生活。阳光教师培育阳光学生,而和谐、人文的校园氛围能让教师们开心工作、安心育人。学校为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投入资金,扩建健身房、添置健身器械,组织教职工开展阳光太极拳、广场舞等课间活动。同时,我们从多渠道了解教职工疾苦,及时走访探望患病的教职工。我校每年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菜单式体检,为身患大病的教师申请“职工互助”补贴,为家庭突发变故的困难家庭申请“励耕计划”基金。每逢春节、教师节等节日,学校领导亲自到家中慰问退休老教师,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一句句的问候、一次次的帮助,都体现着二十七中就是一个大家庭,温暖着每一位教职工的心灵。
突出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二十七中在不断追求优质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昂扬向上的高中宏志班。2004 年我校承办石家庄市首个高中宏志班,招收培养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困的学子,如今已承办十五届宏志班,700 余名寒门优秀学子在政府的资助下,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宏志班已成为了我校的一个重要品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润物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学校于2007 年在全国首创“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并荣获了国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学校以“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为核心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学校心理社区被评为石家庄市心理维护二级站点,2015 年荣获石家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5A级示范校”。
互助共进的教师、校长培训基地。学校承担了石家庄市各区县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2008 年,我校被石家庄市教育局命名为全市首批“市中小学校长发展学校”和“初中骨干教师导师制培训学校”。同年6 月,河北省教育厅在学校召开了“省教育人事工作现场会”,面向全省介绍推广二十七中的工作经验。2012 年10 月,学校被教育部指定为“中国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同年11 月,成为“省骨干教师实践基地”。近期,学校受石家庄市委组织部委托,承担了多名新疆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青出于蓝的创新实践教育。我校始终以科技创新教育为引领,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学校每年都以科技节为平台,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龙头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技创新教育花艳果硕,捷报频传。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实验基地”“河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科研先导型实验学校”。2002 年至今,我校有5 人获得国家级奖励,72人获得省级奖励,110多人获得市级奖励。2018 年5 月,学校被评为石家庄市科技特色高中,同年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推广示范校、全国创新教育基地校。
锻铸良才的体育教育。我校是河北省体育传统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特色发展。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中学生体育俱乐部,每天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开展阳光课间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在竞技体育方面也是风生水起,2011 年被评为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2012 年荣获河北省优秀传统项目学校,2015 年荣获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12—2018 连续七年在河北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被评为“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特别是在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二十七中的40名运动员代表石家庄市参赛,共夺得了13 金9 银8 铜的优异成绩。
个性张扬的城市学校少年宫。学校是文明的窗口。2010 年二十七中成为中央文明办“城市学校少年宫”试点学校。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过渡,少年宫在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校依托少年宫探索校本课程建设,开设40项课程,从向上、向真、向善、向美,向新五方面深入研究,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合格的人才。在课程实施中,坚持做到师资、教室、时间、课程四个稳定,开放所有的活动场馆,让学生流动起来,实现学习上的自主选课、自主发展。
峥嵘岁月,我们一路艰辛勇开拓;改革时光,我们与时俱进谱新篇;憧憬未来,我们志存高远创佳绩。回望三十年,一代又一代的二十七中园丁默默耕耘这片希望的沃土,一届又一届的二十七中学子满怀理想沐浴着这里浓郁的学风,他们将自己的青春韶华无怨无悔地抛洒在这里,用自己的才情抱负谱写高亢激昂的奉献之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苦干创牌,实干创业”二十七中精神,二十七中教育集团的明天就一定会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