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
2019-03-23戴思远
戴思远
摘 要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大豆菌核病为常见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恢复,菌核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大豆产量以及质量。为减少菌核病对大豆质量和产量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其开展针对性研究,探究有效解决措施,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防治
经过大量调查发现,大豆菌核病主要出现在大豆的苗期、花期及花荚期,主要危害大豆叶片、豆荚及茎杆。大豆苗期感病,植株茎部会出现水渍状或者棉絮状的菌丝;大豆花期感染菌核病会出现植株枯萎、茎叶腐烂现象,后期大豆全株会干枯萎缩而死。
1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原因
1.1 前茬作物遗留下来的病残体
大豆菌核病危害的不仅是大豆,其对马铃薯、白菜、油菜等作物都能产生危害。由于种植结构的改变或者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大豆前茬作物种类与菌核病的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调查发现大豆前茬作物为豇豆,菌核病的发病率一般40%左右,而前茬作物为向日葵,土壤菌核病菌含量达到每平方米六克左右,为菌核病严重危害提供了充足的菌源。
1.2 大豆的栽培管理措施
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栽培管理会很大程度影响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程度,举例来说,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如果土壤耕翻不及时、轻视钾肥施用及大豆种植密度过大,都会增加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概率,还会严重影响到大豆产量和质量。
1.3 重迎茬造成危害加重
大量数据表明,重茬种植大豆,菌核病发病概率远高于单茬种植菌核病发病概率,这是由于重茬种植大豆,土壤各方面的养分没有恢复,还积累了更多病菌,因此会使大豆菌核病发病概率更高。
2 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特点
大豆植株感染菌核病后,一般先表现在大豆茎部,之后会在大豆植株的叶片上表现出来。菌核病发病初期都是大豆植株茎部出现褐色斑点,中期慢慢发展成棉絮状菌丝,末期形成大面积的黑色斑点,剖开大豆植株茎部,就会发现有黑色的粒状物,这就是大豆菌核病的菌核。感染菌核病的大豆植株,枯死之后变成灰白色,并且腐败的植株茎部会出现镂空样麻丝结构,有的植株外表黑色菌核会出现脱落现象。经过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大部分菌核在潮湿温暖的天气、重茬种植或者油菜等易感菌核病的种植田地,大豆极易感染菌核病。
3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3.1 农业防治
为降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危害,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是:大豆播种前对豆种进行严格筛选,去除携带的带病菌虫卵籽粒,进行晒种并进行种子包衣;避免重茬种植,选择无病田种植,从根源上杜绝菌核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大豆菌核病只对大豆、向日葵、油菜等寄主作物危害,而对一些禾本科作物没有致病作用。为此种大豆要调整大豆田种植茬口,尽量避免种在前茬是大豆、向日葵、油菜的田块,将大豆种植田放在前茬为禾本科作物或者其他对大豆菌核病免疫的作物种植田。调查发现,大豆种植过程中最科学的种植方式为三年轮作,通过小麦与大豆轮作,不仅能够使土壤得到更多养分,还能够实现不同作物之间的互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危害。
其次能够有效降低大豆菌核病发病概率的途径,就是严格规范田间栽培管理,如种植密度、合理灌溉施肥以及间苗等,通过系列科学合理的田间栽培管理方式来有效避免菌核病的发生。以合理密植来说,一般情况采用三垄种植方式,使大豆种植密度更合理。客观来说,菌核病主要对大豆植株的病枝进行侵染,为此大豆收获后,要对土壤进行深翻土壤处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如果豆田菌核病严重,可结合土壤杀菌处理,减少菌核病田间菌源量,有效控制其危害。
3.2 化学防治
除科学种植管理,还要采用化学方法来降低菌核病发病概率。调查发现,由于菌核病侵染高峰在大豆开花期,因此可以通过化学手段来降低菌核病发病侵染,消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菌核病菌源。
总之,菌核病对于大豆产量以及质量有直接影响,近年来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为振兴大豆产业,要对其开展更深入、全面的研究,寻找能够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危害的技术措施,从而降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危害,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英麗.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9(13):87.
[2]王云龙.浅析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重点[J].农业与技术,2018,38(18):33.
[3]侯礼敬.大豆菌核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方法探讨[J].种子科技,2018,36(07):102.
[4]张秀丽.北方大豆菌核病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7,30(09):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