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防控技术

2019-03-23祝孟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兽医防治

摘 要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呈现出显著的扩大趋势。在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中,疾病的扩散速度更快和危害程度更大,给兽医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兽医畜禽疾病若干技术的介绍、论述,旨在能够提高兽医防治工作的效果,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兽医;畜禽疾病;防治

畜禽疾病是严重威胁畜禽动物健康的因素,兽医防治工作的开展要从畜禽疾病的治疗、预防和监控等角度入手,通过积极有效的畜禽疾病防治手段来实现对畜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畜禽动物群的整体健康水平,降低由于疾病防治技术落后而造成的畜禽死亡率增高问题,保证广大畜禽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兽医防治人员要积极运用科学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畜禽疾病防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1 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疾病诊断

1.1 畜禽疾病的特点判断

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过程中,为了提高防治技术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对畜禽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由于畜禽种类不同,使得疾病特点也出现一定的差异性。一些疾病在禽类种群中的发病几率远远高于畜类种群,如禽流感疾病在鸡、鸭、鹅等群体中容易大规模爆发,而在牛、羊、猪等种群中发生率较低。在兽医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综合考虑畜禽的多发病以及患病畜禽所表现的病症特点等,从而提高疾病诊断效率。

1.2 畜禽疾病的诊断过程

诊断过程可以分为一般性检查和针对性检查。一般性检查中包括了畜禽发育情况、体温、精神状态、呼吸和脉搏等,如畜禽动物出现急剧消瘦情况则可以初步诊断为腹泻或传染性疾病,如果出现慢性消瘦则可以初步诊断为营养不足或慢性消耗性疾病[1]。在初步诊断的基础上,兽医可以进行针对性检查和诊断,如急剧消瘦动物可以重点进行消化系统检查,如畜禽动物的排便次数是否增加、粪便形状是否成水状并带有黏液等,从而确诊畜禽动物患有肠炎疾病,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和隔离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2 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药物治疗

2.1 畜禽疾病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畜禽疾病治疗中的用药方式、用药剂量和用药种类等对畜禽疾病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对药物药理知识掌握不清,则容易造成药不对症或用药不合理等情况,不仅无法有效缓解畜禽疾病症状,还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畜禽死亡。兽医防治人员要深入研究和验证不同药物的使用说明,明确药物的属性、注意事项、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通过不断积累用药经验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2.2 畜禽疾病药物治疗的方法

一般的药物治疗方式可以分为注射、口服两类,注射药物治疗方式有着药物见效快的特点,较适合对严重威胁畜禽群体的急性病症和传染性病症的治疗,但注射药物需要一个过程,当畜禽群体爆发大面积疾病时,仅仅依靠注射治疗往往会耽误时机;口服用药是最为常见的药物治疗手段,口服用药能够混合到畜禽饲料中,从而实现大规模畜禽群体同时给药的目的,但口服用药见效较慢[2]。通过对药物治疗手段的分析,兽医可以发现不同方式的优缺点,从而在畜禽疾病防治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注射和口服等方法,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

3 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疾病预防

3.1 畜禽疾病预防的卫生清洁措施

为了降低畜禽群体发生大面积患病的情况,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中要与养殖户积极沟通交流,加强养殖户的疾病预防意识。兽医要鼓励养殖户及时反馈和上报畜禽疾病,一旦出现患病畜禽要及时进行隔离。在规模性畜禽养殖中,一般养殖户会建设专供畜禽休息和活动的场所,如鸡舍、牛棚等,在发现畜禽群体中有患病个体出现后,除了及时进行病畜、病禽的隔离,还要对畜禽养殖区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避免畜禽疾病致病细菌和病毒等在畜禽群体中大范围传播。畜禽养殖户还需要保证畜禽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及时打扫畜棚和禽舍并清理畜禽粪便,保证畜禽饮用水的清洁,饲料要存贮在干净无污染的场所[3]。畜禽生活环境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性,使空气在流通的情况下能够显著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从而避免畜禽疾病致病菌通过呼吸道进入畜禽体内造成疾病传染。

3.2 畜禽疾病预防的疫苗措施

兽医在开展畜禽疾病预防工作时,还可以利用疫苗手段进行防控,目前我国畜禽疾病的疫苗研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病;羊大肠杆菌病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羊链球菌病。因此,兽医在畜禽疾病预防工作中可以将日常预防与疫苗預防结合使用。

4 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疾病监控

4.1 畜禽疾病的监控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应用,兽医在开展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疾病监控体系。在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区域内可以通过温度和湿度感应装置来获得准确的畜禽信息资料,疾病监控系统在获得信息数据后进行综合的分析处理,并对比标准数据值来及时发现畜禽群体的非正常情况[4]。

4.2 畜禽疾病的监控方式

畜禽疾病监控系统的用户端安置在养殖户的畜禽养殖区内,监控端则设置在兽医防控机构中,通过花木提取和网络传输等功能,能够帮助兽医和养殖户更好地进行畜禽疾病监测,监控系统还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能够根据气候和时间的变化自动调整畜禽生活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自动定点定量喂食等,降低了人工疾病监控的成本,并提高了现代化的畜禽养殖水平,从而使畜禽科学养殖成为现实,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率和经济损失。

5 小结

很多地区的农民都以畜禽养殖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加强兽医的畜禽疾病防治能力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兽医防治工作是畜禽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兽医防治人员要提高自身的兽医知识和技能,努力积累经验,通过提高畜禽疾病的诊断技术、药物治疗技术、疾病预防技术和监控技术的综合水平,更好地发挥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鑫得.提高兽医在畜禽疾病中的防治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19(04):76-77.

[2]陈玮.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解析[J].中兽医学杂志,2017(06):77.

[3]相杰芳.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04):58.

[4]阿扎玛提·吐日木.提高兽医对畜禽疾病防治技术的对策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09):52.

作者简介:祝孟明(1970.12-),男,汉,河南固始人,二级技师,研究方向:兽医防治。

猜你喜欢

兽医防治
兽医
人工呼吸
2016年全国兽医“四个一行动”完美收官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兽医之死
今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事宜